章节列表
- 第一章 生活的脉络
- ├ 我的戒烟
- ├ 扬州的夏日
- ├ 说笑
- ├ 生活的舆图
- ├ 幸福
- ├ 故乡的野菜
- ├ 藕与莼菜
- ├ 劝菜
- └ 腊叶
- 第二章 润物有声
- ├ 好书谈
- ├ 初到清华记
- ├ 东西人教育不同
- ├ 我的读书经验
- ├ 尽信书
- ├ 贤明的聪明的父母
- ├ 多年父子成兄弟
- └ 我与文学
- 第三章 往事如烟
- ├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 ├ 悼鲁迅先生
- ├ 蔡先生的回忆
- ├ 知堂先生
- ├ 怀李叔同先生
- ├ 敬悼佩弦先生
- ├ 追悼志摩
- └ 回忆林徽因
- 第四章 轻盈的信笺
- ├ 好梦
- ├ 笑
- ├ 破晓
- ├ 雨巷
- ├ 送别
- ├ 断章
- └ 红烛
- 第五章 民主与科学
-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
- ├ 五四断想
- ├ 我生命中的五四
- ├ 下五四的半旗
- ├ 《新青年》宣言
- ├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
- ├ 青年烦闷的解救法
- └ 爱情
- 第六章 人在旅途
- ├ 再别康桥
- ├ 在赣江上
- ├ 五月的北平
- ├ 江南的冬景
- ├ 五月的青岛
- ├ 市集
- └ 野店
- 第七章 遭遇文化
- ├ 文学与生活
- ├ 文学里的“幽默”
- ├ 艺术与克服困难
- ├ 诗与胡说
- ├ 文学的游离与独在
- └ 幼稚的“现代病”
- 第八章 金声玉振
-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 兰亭集序
- ├ 滕王阁序
- ├ 醉翁亭记
- ├ 赤壁赋
- └ 送东阳马生序
『百年老课文』再别康桥
- 本章共 923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
【点评】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再别康桥》: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胡适曾经在悼念志摩的文章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桥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非常推崇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这首诗的节奏非常优美,就像水中泛起的涟漪一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足音,又契合了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