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章 生活的脉络
- ├ 我的戒烟
- ├ 扬州的夏日
- ├ 说笑
- ├ 生活的舆图
- ├ 幸福
- ├ 故乡的野菜
- ├ 藕与莼菜
- ├ 劝菜
- └ 腊叶
- 第二章 润物有声
- ├ 好书谈
- ├ 初到清华记
- ├ 东西人教育不同
- ├ 我的读书经验
- ├ 尽信书
- ├ 贤明的聪明的父母
- ├ 多年父子成兄弟
- └ 我与文学
- 第三章 往事如烟
- ├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 ├ 悼鲁迅先生
- ├ 蔡先生的回忆
- ├ 知堂先生
- ├ 怀李叔同先生
- ├ 敬悼佩弦先生
- ├ 追悼志摩
- └ 回忆林徽因
- 第四章 轻盈的信笺
- ├ 好梦
- ├ 笑
- ├ 破晓
- ├ 雨巷
- ├ 送别
- ├ 断章
- └ 红烛
- 第五章 民主与科学
-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
- ├ 五四断想
- ├ 我生命中的五四
- ├ 下五四的半旗
- ├ 《新青年》宣言
- ├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
- ├ 青年烦闷的解救法
- └ 爱情
- 第六章 人在旅途
- ├ 再别康桥
- ├ 在赣江上
- ├ 五月的北平
- ├ 江南的冬景
- ├ 五月的青岛
- ├ 市集
- └ 野店
- 第七章 遭遇文化
- ├ 文学与生活
- ├ 文学里的“幽默”
- ├ 艺术与克服困难
- ├ 诗与胡说
- ├ 文学的游离与独在
- └ 幼稚的“现代病”
- 第八章 金声玉振
-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 兰亭集序
- ├ 滕王阁序
- ├ 醉翁亭记
- ├ 赤壁赋
- └ 送东阳马生序
『百年老课文』《新青年》宣言
- 本章共 1.8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新青年》宣言
陈独秀
本志具体地主张,从来未曾完全发表。社员各人持论,也往往不能尽同。读者诸君或不免怀疑,社会上颇因此发生误会。现当第七卷开始,敢将全体社员的共同意见,明白宣布。就是后来加入的社员,也共同担负此次宣言的责任。但“读者言论”一栏,乃为容纳社外异议而设,不在此例。
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了。
我们相信世界各国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因袭的旧观念中,有许多阻碍进化而且不合情理的部分。我们想求社会进化,不得不打破“天经地义”、“自古如斯”的成见;决计一面抛弃此等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贤哲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
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希望那虚伪的、保守的、消极的、束缚的、阶级的、因袭的、丑的、恶的、战争的、轧轹不安的、懒惰而烦闷的、少数幸福的现象,渐渐减少,至于消灭。
我们新社会的新青年,当然尊重劳动;但应该随个人的才能兴趣,把劳动放在自由愉快艺术美化的地位,不应该把一件神圣的东西当作维持衣食的条件。
我们相信人类道德的进步,应该扩张到本能(即侵略性及占有心)以上的生活;所以对于世界上各种民族,都应该表示友爱互助的情谊。但是对于侵略主义、占有主义的军阀、财阀,不得不以敌意招待。
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和过去及现在各摄政党,绝对断绝关系。
我们虽不迷信政治万能,但承认政治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生活;而且相信真的民主政治,必会把政权分配到人民全体,就是有限制,也是拿有无职业做标准,不拿有无财产做标准;这种政治,确是造成新时代一种必经的过程,发展新社会一种有用的工具。至于政党,我们也承认他是运用政治应有的方法;但对于一切拥护少数人私利或一阶级利益,眼中没有全社会幸福的政党,永远不忍加入。
我们相信政治、道德、科学、艺术、宗教、教育,都应该以现在及将来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为中心。
我们因为要创造新时代新社会生活进步所需要的文学道德,便不得不抛弃因袭的文学道德中不适用的部分。
我们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破除迷信妄想,是我们现在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
我们相信尊重女子的人格和权利,已经是现在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并且希望他们个人自己对于社会责任有彻底的觉悟。
我们因为要实验我们的主张,森严我们的壁垒,宁欢迎有意识有信仰的反对,不欢迎无意识无信仰的随声附和。但反对的方面没有充分理由说服我们以前,我们理当大胆宣传我们的主张,出于决断的态度;不取乡愿的、紊乱是非的、助长惰性的、阻碍进化的、没有自己立脚地的调和论调;不取虚无的、不着边际的、没有信仰的、没有主张的、超实际的、无结果的绝对怀疑主义。
(1919年12月1日《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
【点评】
陈独秀(1879—1942),原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文学革命的先驱。文艺理论家、教授。1915年自日本回国后创办的《青年杂志》(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1917年2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1917—1920年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复辟与尊孔》、《偶像破坏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关于社会主义讨论》等著名文章,在新文化运动的各个阶段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1921年7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1922年出版《独秀文存》,1924年出版《陈独秀先生讲演录》,1925年出版《字义类例》。1927年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徒刑13年,1937年8月被释放。同年出版《抗日战争之意义》、《实庵字说》。1938年出版《实庵自传》。1942年5月27日病逝。
《〈新青年〉宣言》:《新青年》是五四的旗帜,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陈独秀在这篇宣言中明确了这个刊物的创办宗旨,那就是抛弃旧有的、阻碍进化的东西;追求社会的进化,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提出了社会改造的理念,提倡新的文学和文化,改造的原动力就在于科学的精神。本篇原题为《本志宣言》,发表时未署名,收入《独秀文存》时改为现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