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乾 卦(第一)
- 坤 卦(第 二)
- 屯 卦(第 三)
- 蒙 卦(第 四)
- 需 卦(第 五)
- 讼 卦(第 六)
- 师 卦(第 七)
- 比 卦(第 八)
- 小 畜 卦(第 九)
- 履 卦(第 十)
- 泰 卦 (第十一)
- 否 卦 (第十二)
- 同 人 卦 (第十三)
- 大 有 卦 (第十四)
- 谦 卦 (第十五)
- 豫 卦 (第十六)
- 随 卦 (第十七)
- 蛊 卦 (第十八)
- 临 卦 (第十九)
- 观 卦 (第二十)
- 噬 嗑 卦 (第二十一)
- 贲 卦 (第二十二)
- 剥 卦 (第二十三)
- 复 卦 (第二十四)
- 无 妄 卦 (第二十五)
- 大 畜 卦 (第二十六)
- 颐 卦 (第二十七)
- 大 过 卦 (第二十八)
- 坎 卦 (第二十九)
- 离 卦 (第三十)
- 咸 卦 (第三十一)
- 恒 卦 (第三十二)
- 遯 卦 (第三十三)
- 大 壮 卦 (第三十四)
- 晋 卦 (第三十五)
- 明 夷 卦 (第三十六)
- 家 人 卦 (第三十七)
- 睽 卦 (第三十八)
- 蹇 卦 (第三十九)
- 解 卦 (第四十)
- 损 卦 (第四十一)
- 益 卦 (第四十二)
- 夬 卦 (第四十三)
- 姤 卦 (第四十四)
- 萃 卦 (第四十五)
- 升 卦 (第四十六)
- 困 卦 (第四十七)
- 井 卦 (第四十八)
- 革 卦 (第四十九)
- 鼎 卦 (第五十)
- 震 卦 (第五十一)
- 艮 卦 (第五十二)
- 渐 卦 (第五十三)
- 归 妹 卦 (第五十四)
- 丰 卦 (第五十五)
- 旅 卦 (第五十六)
- 巽 卦 (第五十七)
- 兑 卦 (第五十八)
- 涣 卦 (第五十九)
- 节 卦 (第六十)
- 中 孚 卦 (第六十一)
- 小 过 卦 (第六十二)
- 既 济 卦 (第六十三)
- 未 济 卦 (第六十四)
『东坡易传』比 卦(第 八)
- 本章共 991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坎上 坤下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比:吉”,“比”未有不吉者也。然而比非其人,今虽吉,后必有咎。故曰“原筮”。筮所从也,“原”,再也。再筮,慎之至也。“元”,始也,始既已从之矣,后虽欲变,其可得乎?故曰“元永贞”。始既已从之,则终身为之贞;知将终身贞之,故再筮而后从。孰为可从者?非五欤?故曰“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不宁方来,谓五阴也。五阴不能自安,而求安于五。 后夫凶,其道穷也。 穷而后求比,其谁亲之?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五阴皆求比于五。初六最处于其下,而上无应,急于比者也。夫急于求人者,必尽其诚,故莫如初六之有信也。五以其急于求人也而忽之,则来者懈矣。故必“比之”,然后“无咎”。是有信者,其初甚微且约也,其小盈缶而已;然而因是可以致来者,故曰“终来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言致“他”者,初六之功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以应为比,故自内于二,可谓“贞吉”、“不自失”者;于五,则陋矣。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近者皆阴,而远无应,故曰“匪人”。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於贤,以从上也。 “上”,谓五也。非应而比,故曰“外比”。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王弼曰:“为比之主而应在二,‘显比’者也。比而显之,则所亲者狭矣。夫无私于物,惟贤是与,则去之与来,皆无失也。三驱之礼,禽逆来趋己则舍之,背己而走则射之,爱于来而恶于去也,故其所施,常‘失前禽’也。以‘显比’而居王位,用三驱之道者也。故曰‘王用三驱,失前禽’也。用其中正,征讨有常。伐不加邑,动必讨叛,邑人无虞,故不诫也。”“此可以为上之使,非为上之道”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无首”,犹言无素也。穷而后比,是无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