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禀赋源流总论
- 卷一 摄养为本总论
- 卷二 阴阳脏腑总论
- 卷三 营卫经络总论
- 卷四上 四诊合参总论
- 卷四下经解 格阳关阴脉
- 卷四下经解 脉应四时阴阳
- 卷四下经解 脉候部位
- 卷四下经解 脉象辨病
- 卷四下经解 诊脉察色观形
- 卷四下经解 经脉应四时十二月
- 卷四下经解 五脏绝脉
- 卷四下经解 五脏脉象
- 卷四下经解 辨脉平病死旺之象
- 卷四下经解 辨平病死之脉
- 卷四下经解 辨脉太过不及中外异病
- 卷四下经解 真脏死脉
- 卷四下经解 辨脉阴阳四时逆从病状
- 卷四下经解 辨阴阳脏腑脉象病证
- 卷四下经解 辨脉病生死
- 卷四下经解 辨妇人怀妊崩产脉病
- 卷五 外感内伤总论
- 卷六 诸风病证
- 卷六 诸痹证
- 卷六 诸痛证
- 卷六 诸疟证
- 卷七 寒热病证
- 卷七 热病
- 卷七 诸肿胀病
- 卷七 诸积病证
- 卷七 诸厥病证
- 卷七 诸痿病证
- 卷八 病邪传变
- 卷八 病邪胜负传变
- 卷八 诸瘅病
- 卷八 噎膈反胃 呕 哕 噫 太息 饥不欲食
- 卷八 肠便红下白沫脓血
- 卷八 淫邪发梦
- 卷八 惑病
- 卷八 癫疾
- 卷八 不寐 不得卧 喘息
- 卷八 内伤诸病
- 卷八 咳嗽
- 卷八 呵欠 唏 喷嚏 涎下 泣涕耳鸣啮舌颊唇
- 卷九 治法准则总论
-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灵素节注类编』卷八 惑病
- 本章共 807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灵枢·大惑论》岐伯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阴阳合敷而精明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感,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闻者为迷,甚者为惑。】
此详言目由五脏六腑之精气聚会而成者也。其瞳子为骨之精,是根于肾,乃髓之光华,而神寓于中,故能见物。若瞳子散大,神光不聚,虽有黑珠,即不能见物矣。脑为髓海,故目珠之脉系上属于脑也。太阳经脉上连脑,下循项,故邪之中项,因其体虚而脑不足。其邪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则脑因邪气而转动,牵引目系紧急,则目因之眩以转,故病患视物转动者,物本不动,由目光动也。目精受邪,其气血乱而不相比洽,则精华散而视歧,见一物成两物,此言因外邪所伤者也。盖目由脏腑精华、营卫魂魄之所营聚,神气之所生者,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也。瞳子黑珠在里法于阴,白眼血脉在表法于阳,阴阳之气合敷而精明也。然其所主在心,故目为心之使,即神之用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散乱,则目光闪烁,卒然见非常境界,反动其心,使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如其心有所喜,神有所恶,而喜恶之事,卒然相感,则精气乱而视亦歧误,故惑;久之神定情移,忘其喜恶,乃能复元。是故耳闻而情动不甚者为迷,目见而情动甚则为惑矣。此言皆由心志妄动,精散神移,致目见异物,以成迷惑,如重即变痴癫痼疾,非因外邪之所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