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感冒
- 霍乱
- 泄泻
- 痢疾
- 便秘
- 脱肛
- 疟疾
- 黄疸
- 积聚
- 水肿
- 淋证
- 疝气
- 诸虚
- 中毒
- 发
- 杂治
- 风温
- 春温
- 暑温
- 湿温
- 伏暑
- 秋燥
- 冬温
- 咳嗽
- 喘证
- 哮证
- 痰证
- 血证
- 惊悸怔忡
- 不寐
- 遗精
- 癫狂
- 痫证
- 中风
- 眩晕
- 厥证
- 脱证
- 痹证
- 痿证
- 脚气
- 胃脘痛
- 胁痛
- 腹痛腹胀
- 噎气
- 呃逆
- 呕吐
- 月经不调
- 热入血室
- 崩漏
- 白带
- 妊娠感冒
- 妊娠疟疾
- 妊娠咳嗽
- 妊娠泄泻
- 胎漏
- 滑胎
- 滞产
- 死胎不下
- 产后血晕
- 恶露不下
- 产后发痉
- 产后昏谵
- 产后发热
- 产后头痛
- 产后痹痛
- 产后吐泻
- 产后急劳
- 子宫脱垂
- 麻疹
- 痘疫
- 惊风
- 疳积
- 疽
- 无名肿毒
- 疖
- 瘰
- 发颐
- 乳中结核
- 肠痈
- 梅毒
- 肾囊痈
- 脓窠疮
- 目赤
- 内障
- 胞睑肿核
- 喉痹
- 喉风
- 疫喉痧
- 阴虚喉癣
- 鼻渊
- 舌疮舌糜
『王氏医案』恶露不下
- 本章共 839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朱氏妇,产后恶露不行,而宿哮顿发,专是科者不能下手。孟英以:丹参 桃仁 贝母 茯苓 滑石 花粉桂枝 通草 蛤壳 苡仁 紫菀 山楂 旋复 琥珀 丝瓜子 茺蔚子等,出入为方,三日而愈。
予荆人娩后恶露不行。或劝服生化汤。适孟英枉顾,诊曰:阴虚内热,天令炎蒸,虽赤砂糖,不可服也。
以:生地 丹参 丹皮 豆卷 茺蔚子 茯苓 桃仁 山楂 栀子 泽兰 琥珀,投之即效。且无别恙而易健。可见体质不齐,药难概用,况其致病之因不一,病机传变无穷。语云:“量体裁衣”,而治病者,可不辨证而施治耶?孟英尝曰:凡产后,世俗多尚生化汤,是以一定之死方,疗万人之活病,体寒者固为妙法,若血热之人,或兼感温热之气者,而一概投之,骤则变证蜂起,缓则蓐损渐成,人但知产后之常有,而不知半由生化汤之历阶。此风最盛于越,方本传于越之钱氏,自景岳采入《八阵》,遂致流播四海,人之阴受其害者,数百年矣。
从无一人能议其非,今特为此长夜之灯,冀后人不致永远冥行,或可稍补于世。但景岳最偏于温补,而独于产后一门,力辨丹溪大补气血为主之非,可谓此老之一隙微明,惜犹泥于产后宜温之谬说,盖由未入仲圣之宫墙也。
金亚伯廷尉之 室,产后恶露不行,渴、泻、痰多。孟英以:北沙参 滑石 生薏苡 扁豆 蛤壳 豆卷 石斛竹茹 枇杷叶 琥珀 茯苓等药,数剂而愈。
庚子春,戴氏妇产后恶露不多,用山楂、益母草酒煎,连服数日,遂发热自汗,口渴不饥,眩晕欲脱,彻夜不眠。孟英视之,曰:此素禀阴亏,血已随胎而去,虽恶露甚少,但无胀痛之苦者,不可妄投药饵。酒煎益母草、山楂不特伤阴,且能散气。而汗泄口干,津液有立竭之势,即仲圣所谓“无阳也”。盖人身天真之气谓之阳,阳根于津,阴化于液,津液既夺,则阳气无根而眩晕,阴血不生而无寐,若补气生阴,则舍本求末,气血不能生津液也。唯有澄源洁流,使津液充而气血自复,庶可无忧。以:西洋参生黄 龙骨 牡蛎 玉竹 百合 甘草 麦冬 生苡仁 生扁豆 石斛 木瓜 桑叶 甘蔗浆,投之,一剂即安,数日而愈。后以滋填阴分,服之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