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感冒
- 霍乱
- 泄泻
- 痢疾
- 便秘
- 脱肛
- 疟疾
- 黄疸
- 积聚
- 水肿
- 淋证
- 疝气
- 诸虚
- 中毒
- 发
- 杂治
- 风温
- 春温
- 暑温
- 湿温
- 伏暑
- 秋燥
- 冬温
- 咳嗽
- 喘证
- 哮证
- 痰证
- 血证
- 惊悸怔忡
- 不寐
- 遗精
- 癫狂
- 痫证
- 中风
- 眩晕
- 厥证
- 脱证
- 痹证
- 痿证
- 脚气
- 胃脘痛
- 胁痛
- 腹痛腹胀
- 噎气
- 呃逆
- 呕吐
- 月经不调
- 热入血室
- 崩漏
- 白带
- 妊娠感冒
- 妊娠疟疾
- 妊娠咳嗽
- 妊娠泄泻
- 胎漏
- 滑胎
- 滞产
- 死胎不下
- 产后血晕
- 恶露不下
- 产后发痉
- 产后昏谵
- 产后发热
- 产后头痛
- 产后痹痛
- 产后吐泻
- 产后急劳
- 子宫脱垂
- 麻疹
- 痘疫
- 惊风
- 疳积
- 疽
- 无名肿毒
- 疖
- 瘰
- 发颐
- 乳中结核
- 肠痈
- 梅毒
- 肾囊痈
- 脓窠疮
- 目赤
- 内障
- 胞睑肿核
- 喉痹
- 喉风
- 疫喉痧
- 阴虚喉癣
- 鼻渊
- 舌疮舌糜
『王氏医案』滑胎
- 本章共 1.4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李华甫继室,娠三月而崩,孟英按脉,弦洪而数。予大剂:生地 银花 茅根 柏叶 青蒿 白 薇 黄芩续断 驴皮胶 藕节 胎发灰 海螵蛸而安。奈不能安逸,越数日,胎堕复崩。孟英于前方去后六味,加犀角、竹茹、元参为治。
或谓胎前宜凉,产后则否,乃招专科及萧山竹林寺僧治之。咸用温药,且执“暴崩宜补”。服药数剂,虚象日着,时时汗出昏晕,畏闻人声,懒言息微,不食不眠,间有呃忒,崩仍不止,皆束手待毙矣。复邀孟英视之,曰:此执死书以治活病也。夫血因热而崩,胎因崩而堕。岂胎堕之后,热即化为寒乎?参、术、姜、桂、棕灰、五味之类,温补酸涩,既助其热,血亦奔流。又窒其气,津液潜消。至现以上诸证。脉或不知,而苔黄黑燥,岂不见乎?
因与:犀角 石膏 元参 知母 花粉 竹沥 麦冬 银花 栀子 石斛 旋复 青蒿 白薇等,大剂投之,神气渐清,旬日后,各恙始平。继去犀角,加生地,服二月,痊愈。
朱砥斋司李之夫人,累患半产,每怀孕,服保胎药,卒无效。今秋受妊后病(咳)嗽,孟英视之,尽屏温补,纯与清肺。或诘其故?曰:胎之不固,或由元气之弱者,宜补正。或由病气之侵者,宜治病。今右寸脉滑大搏指,吾治其病,正所以保其胎。苟不知其所以然,而徒以俗尚保胎之药投之,则肺气愈壅,咳逆愈甚,震动胞系,其胎必堕矣。朱极钦佩。服之,良效。次年夏,诞子甚茁壮。
胎前产后,疑似(之证)极多,号曰专科,尚难措手。陈肖岩孝廉之媳,屠仲如之女也。汛愆一度,次月仍行,方疑其病也。孟英诊曰:尺虽小弱,来去缓和,是娠也。继而果然。
屠仲如令弟子缘之室,经事稍迟,孟英偶诊,亦以妊断,寻验。甫三月,患胎漏,适孟英丁内艰(遭母丧),遂不克保而堕。堕后恶露虽行,而寒热头痛,时或自汗,且觉冷自心中出。医谓类疟,与温化之药,病日甚。交八日,孟英始出门,即延诊之,脉来沉实而数,舌苔紫黯,乃瘀血为患耳。与:桃仁 泽兰 山楂 茺蔚 旋复红花 丹参 通草 琥珀 蛤壳 丝瓜络之剂,服之,腹痛大减,下瘀血如肺者一枚。次日,诸恙较减,乳汁大流,再以前方去通草,加麦 投之,服后仍腹痛,复下瘀块累累,而诸恙若失。
或问曰:先生尝言,产后腹无痛苦者,不可妄行其血。此证恶露已行,腹无痛胀,何以断为瘀阻,而再行其血耶?孟英答曰:正产如瓜熟蒂落,诸经荫胎之血,贯串流通,苟有瘀停,必形痛胀,堕胎如疡痈未熟,强挤其脓,尚有未化之根绊,不能一齐尽出。所以胎虽堕,而诸经荫胎之血,萃而未涣,浅者虽出,深者尚留,况是血旺之躯,加以温升之药,挽其顺流之路,窒其欲出之机,未到腹中,胀痛奚作?吾以循经通络、宣气行瘀之法,导使下行,故出路始通,而后腹痛瘀来,必然有脉可征。非谓凡属堕胎,皆有是证也。
张慈斋室,自春间半产后,发热有时,迄于季秋。广服滋阴之药,竟不能愈。其大父陈霭山延孟英诊脉,按之豁然。投以当归补血汤而热退,继以小建中(汤)愈之。
全畹香令媳,半产后,营分不摄,淋漓数月,治之勿瘳。孟英于季夏诊视,两尺皆浮,左寸关弦,与:“三甲”“二至”“二地”(青)蒿 (白)薇 柏叶 (海)螵蛸 黄柏为方,服之渐愈。
仲秋,诊其脉,即断(为)受孕,渠谓怀孕,必无病矣。而不知病久初痊,正须培养,虽即受孕,涵蓄无权,果至仲冬而胎堕矣。
顾氏妇,半产后,因吃饭脘痛。人以为停食也,进以消导。痛甚发热,卧则右胁筋掣难忍。孟英曰:此非发散攻消可疗。与:旋复 丝瓜络 冬瓜子 莲秆 苇茎 竹茹贝母 枇杷叶 兰叶 通草为方,一剂知,二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