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感冒
- 霍乱
- 泄泻
- 痢疾
- 便秘
- 脱肛
- 疟疾
- 黄疸
- 积聚
- 水肿
- 淋证
- 疝气
- 诸虚
- 中毒
- 发
- 杂治
- 风温
- 春温
- 暑温
- 湿温
- 伏暑
- 秋燥
- 冬温
- 咳嗽
- 喘证
- 哮证
- 痰证
- 血证
- 惊悸怔忡
- 不寐
- 遗精
- 癫狂
- 痫证
- 中风
- 眩晕
- 厥证
- 脱证
- 痹证
- 痿证
- 脚气
- 胃脘痛
- 胁痛
- 腹痛腹胀
- 噎气
- 呃逆
- 呕吐
- 月经不调
- 热入血室
- 崩漏
- 白带
- 妊娠感冒
- 妊娠疟疾
- 妊娠咳嗽
- 妊娠泄泻
- 胎漏
- 滑胎
- 滞产
- 死胎不下
- 产后血晕
- 恶露不下
- 产后发痉
- 产后昏谵
- 产后发热
- 产后头痛
- 产后痹痛
- 产后吐泻
- 产后急劳
- 子宫脱垂
- 麻疹
- 痘疫
- 惊风
- 疳积
- 疽
- 无名肿毒
- 疖
- 瘰
- 发颐
- 乳中结核
- 肠痈
- 梅毒
- 肾囊痈
- 脓窠疮
- 目赤
- 内障
- 胞睑肿核
- 喉痹
- 喉风
- 疫喉痧
- 阴虚喉癣
- 鼻渊
- 舌疮舌糜
『王氏医案』黄疸
- 本章共 420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张某,患发热,医知其非寒邪也。用清解药数剂,腿痛异常,身面渐黄。孟英诊之,脉滑实,腹胀,口干,予茵陈大黄汤两剂,便行而各恙霍然。
仲秋久雨,吴汾伯于乡试后患恙,自言坐于水号,浸及于膝。人皆以为寒湿之病。孟英切脉,甚数,溲赤苔黄,口干燥呛,因谓其尊人酝香曰:病由暑湿,而体极阴亏,已从热化。不可以便泻而稍犯温燥之药。先与轻清肃解,继用甘凉撤热,渐能安谷。半月后,热始退尽,而寝汗不眠。投以大剂滋填潜摄之药,兼吞五味子、磁朱丸数十帖,乃得康复。
此证误治即败,少谬亦必成损。苟非诚信于平日,焉能诚服于斯时。闻其寐汗不收,夜不成寐之间,旁言啧啧。
孟英恐其动摇主意,必致全功尽弃,嘱其邀顾听泉、许芷卿质证,而顾、许咸是孟英议。于是,主人之意甚坚,而大病乃痊。吁!谈何易耶。
朱湘槎令侄新泉之室人,怀妊患痢,医投温燥止涩,腹痛甚而遍身发黄,饮食不思。孟英视之,暑湿也。与:(黄)芩 (黄)连 银花 茅根 桑叶 栀(子) 楝(实) 竹叶 茵陈 冬瓜皮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