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提要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上
- 卷十一下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缺)
- 卷一百七十八(缺)
- 卷一百七十九(缺)
- 卷一百八十(缺)
- 卷一百八十一(缺)
- 卷一百八十二(缺)
- 卷一百八十三(缺)
- 卷一百八十四(缺)
- 卷一百八十五(缺)
- 卷一百八十六(缺)
- 卷一百八十七(缺)
- 卷一百八十八(缺)
- 卷一百八十九(缺)
- 卷一百九十(缺)
- 卷一百九十一(缺)
- 卷一百九十二(缺)
- 卷一百九十三(缺)
- 卷一百九十四(缺)
- 卷一百九十五(缺)
- 卷一百九十六(缺)
- 卷一百九十七(缺)
- 卷一百九十八(缺)
- 卷一百九十九(缺)
- 卷二百(缺)
- 卷二百一(缺)
- 卷二百二(缺)
- 卷二百三(缺)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缺)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上
- 卷二百二十三下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缺)
- 卷二百二十九(缺)
- 卷二百三十(缺)
- 卷二百三十一(缺)
- 卷二百三十二(缺)
- 卷二百三十三(缺)
- 卷二百三十四(缺)
- 卷二百三十五(缺)
- 卷二百三十六(缺)
- 卷二百三十七(缺)
- 卷二百三十八(缺)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 卷二百七十五
- 卷二百七十六
- 卷二百七十七
- 卷二百七十八
- 卷二百七十九
- 卷二百八十
- 卷二百八十一
- 卷二百八十二
- 卷二百八十三
- 卷二百八十四
- 卷二百八十五
- 卷二百八十六
- 卷二百八十七
- 卷二百八十八
- 卷二百八十九
- 卷二百九十
- 卷二百九十一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
- 卷二百九十四
- 卷二百九十五
- 卷二百九十六
- 卷二百九十七
- 卷二百九十八
- 卷二百九十九
- 卷三百
- 卷三百一
- 卷三百二
- 卷三百三
- 卷三百四
- 卷三百五
- 卷三百六
- 卷三百七
- 卷三百八
- 卷三百九
- 卷三百十
- 卷三百十一
- 卷三百十二
- 卷三百十三上
- 卷三百十三下
- 卷三百十四
- 卷三百十五
- 卷三百十六
- 卷三百十七
- 卷三百十八
- 卷三百十九
- 卷三百二十
- 卷三百二十一
- 卷三百二十二
- 卷三百二十三
- 卷三百二十四
- 卷三百二十五
- 卷三百二十六
- 卷三百二十七
- 卷三百二十八
- 卷三百二十九
- 卷三百三十
- 卷三百三十一
- 卷三百三十二
- 卷三百三十三
- 卷三百三十四上
- 卷三百三十四下
- 卷三百三十五
- 卷三百三十六
- 卷三百三十七
- 卷三百三十八
- 卷三百三十九
- 卷三百四十
- 卷三百四十一
- 卷三百四十二
- 卷三百四十三
- 卷三百四十四
- 卷三百四十五
- 卷三百四十六
- 卷三百四十七
- 卷三百四十八
- 卷三百四十九
- 卷三百五十
- 卷三百五十一
- 卷三百五十二
- 卷三百五十三
- 卷三百五十四
- 卷三百五十五
- 卷三百五十六
- 卷三百五十七
- 卷三百五十八
- 卷三百五十九
- 卷三百六十
- 卷三百六十一
- 卷三百六十二
- 卷三百六十三
- 卷三百六十四
- 卷三百六十五
- 卷三百六十六
- 卷三百六十七
- 卷三百六十八
- 卷三百六十九
- 卷三百七十
- 卷三百七十一
- 卷三百七十二
- 卷三百七十三
- 卷三百七十四
- 卷三百七十五
- 卷三百七十六
- 卷三百七十七
- 卷三百七十八
- 卷三百七十九
- 卷三百八十
- 卷三百八十一
- 卷三百八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三
- 卷三百八十四
- 卷三百八十五
- 卷三百八十六
- 卷三百八十七
- 卷三百八十八
- 卷三百八十九
- 卷三百九十
- 卷三百九十一
- 卷三百九十二
- 卷三百九十三
- 卷三百九十四
- 卷三百九十五
- 卷三百九十六
- 卷三百九十七
- 卷三百九十八
- 卷三百九十九
- 卷四百
- 卷四百一
- 卷四百二
- 卷四百三
- 卷四百四
- 卷四百五
- 卷四百六
- 续编卷一
- 续编卷二
- 续编卷三
- 续编卷四
- 续编卷五
- 续编卷六
- 续编卷七
- 续编卷八
- 续编卷九
- 续编卷十
- 续编卷十一
- 续编卷十二
- 续编卷十三
- 续编卷十四
『六艺之一录』卷十一上
- 本章共 2.4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十一上 钱塘倪涛撰
金器欵识十一上
周簋
周太师望簋【考古图作小子师服簋】
右通盖高六寸七分深二寸八分口径长七寸二分阔五寸腹径长七寸九分濶五寸六分容三升七合共重八斤十有四两两耳四足铭共一十八字曰太师小子师望作防彞按齐世谱太公出于姜姓而吕其氏也故曰吕尚西伯猎于渭阳得尚与语説之曰自吾先君太公云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铭曰太师者语其官也曰望者语其号也曰小子则孤寡不谷侯王自称之义也今簋也而谓之防彞盖防训煑熟食簋盛黍稷惟熟然后可食耳【愽古图】小子师簋铭九字按铭曰鼎彞而其制簋也大师小子师或官号服其名也服字书所不载未知其音【考古图】
周京叔簋
右通盖高六寸二分深三寸口径长六寸八分阔五寸腹径长七寸一分阔五寸三分容四升共重五斤十有二两两耳四足铭十一字按春秋隠公元年经书郑伯克段于鄢左传言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荘公及共叔?姜氏爱叔?请京邑使居之因谓之京城太叔者疑出于是也诸簋铭欵有言旅簋有言寳簋而此曰飨者因飨礼以锡其器若肜弓言一朝飨之者也【博古图】
周寅簋
有进退粤邦人正人师民
人有辜有故廼驭朋即汝
廼繇宕威复虐徒故君故
师廼作余一人服王曰寅敬
明乃心用辟我一人善效及
及大辟勿事虣虐从狱受
杂□行道故非正命廼敢矢
傒人则唯辅天降丧不廷
唯死锡汝秬鬯一卣及斧芾
赤舄驹辇华轩朱防卣
虎冕练里画 画辇爵金
銿马三所鋚勒敬夙夕勿废
朕命寅拜稽首对扬天子
丕显 休用作寳簋叔邦
父叔姞万年子诉永寳用
右得于京兆铭一百五十七字【考古图】
寅者不见于经传即其铭文所载其殆有功于王室故有赤舄驹辇华轩朱防虎冕练里之锡其铭文典雅字画奇古尤非他器之比【愽古録】
周叔高父簋【内旅字集古録作煑】
铭言叔高父如伯硕父叔邦父之类是也【钟鼎欵识】右防簋铭曰叔高父作防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寳用原父在长安得此簋于扶风原父曰簋容四升其形外方内圆而小楕之似有首有尾有足有甲有腹今礼家作簋亦外方内圆而其形如桶但扵其盖刻为形与原父所得真古簋不同也君谟以为礼家传其说不见其形制故名存实亡原甫所见可以正其缪也故并録之以见君子之扵学贵乎多见而博闻也【集古録】
临江刘原父得铜簋考其识曰叔高父作防簋余按古文高当作郭防当作旅郭象城郭相通旅犹为中为众与今文无异盖人三众也簋形圜而楕如原父因叹礼器散亡得此可以证礼图误谬且今所用簋疑礼家无所据依崇宁五年纪城得铜器数十物有内圜外方如桶其形者其盖正作形容量不及今六升才三合余考之知为簋也传曰豆实三而觳豆为四升则簋容一斗二升以汉量校之周一斗一升有奇魏齐权量于古二而为一周隋则三而为一今之量法犹当魏隋之中则不及六升者正周之斗二升也古人制器随时则异后世偶得一物即据以为制不知三代礼器盖异形也又诸侯之国得自为制岂必尽合礼文哉今所见宗器自为多制郑康成谓制之同异未闻盖古人慎疑如此【广川书跋】
周师宁父簋【考古图作师奕父簋】
右铭曰师宁父作旅簋师言其官如师师毁师毛之类是也【钟鼎欵识】
师奕父旅簋底盖有铭铭皆六字【考古图】
伯考父簋
陈氏得古簋其文曰伯考父作此寳簋形制与原父所得甚异不知其为何代器也然古以敦琏瑚簋为同物汉儒考定皆黍稷器也前世礼官谓簠簋以铜而后世以木者非也郑康成曰敦有首者尊器饰也饰盖象周之礼饰器各以其类有上下甲则所论已异贾公彦唐人名知礼其论簠簋曰以木为之容斗二升上刻以如是而已岂不知旊人为簋其用以铜者自周有之而夏商则或以玉今簠簋有幸而存者皆铜也若旊瓦刻木则宜世久不得见周之簠簋大夫刻为诸侯饰以象天子饰以玉则楕而圜以象盖者诸侯制也刻以而为饰扵盖者大夫制也后世以大夫之制行于天子且用以享帝则非矣礼家不论于此【广川书跋】
防簋
先秦古器有防簋杨氏古器图有防甗永叔集古皆存其名不废或曰以火亨防也不知簋存黍稷且又可烹饪耶考其文恊当为旅今字学诸书有据可考不知诸公皆以为防何也古之食礼有正鼎又有陪鼎而进黍稷者以簋进稻粱者以簠故有八簋六簠又有一物而二簋者皆旅陈于席则以众列而进者皆谓之旅其甗言旅者亦用以亨享非一器也【广川书跋】
宋公寳簋
河南王氏得铜簋六其制各异铭曰宋公作寳簋或疑其器在一时而制不同将无所考于礼耶盖礼则有之后世不得其制而但守一物而为据者鲜或不乱于礼也元丰三年诏礼官考据典礼定为奉祀礼文其书大备礼官请依古作簠簋上难其事谓礼制无明宪今偶得一器即用为据则古之礼岂尽此一器呜呼昭鉴逺矣今考宋公簋知礼器未可以一而据也【广川书跋】
周豆
右高四寸五分口俓五寸四分重二斤一两铭八字单疑生考之经传无见唯周有单穆公号为盛族然所谓疑生者盖指其名若左氏言寤生书言宜生皆指其名也此器上若盘状而复穿镂于濡物宜非所设然纯旁尚余四拱意其必有承盘是必亡之矣【博古图】
周姬寜豆【攷古图广川书跋俱作齐豆】
姬宁母作太公郭公公鲁
仲览伯孝公静公豆用祈
眉寿永命多福永寳用
攷古云蔡?士肇藏铭二十九字【钟鼎欵识】
考器之形知为豆矣而曰齐豆吕氏以铭得之曰作太公郭公孝公豆盖齐世家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始立如郭公以下三世至孝公始见于史记去吕伋十四世矣今考齐世家无郭公曰孝公则其世数甚逺虽一豆之荐不如是遍于宗庙然自一时作器书以有别不知诸侯享庙其得至十四世耶当周之时秦有太公其后世为孝公田氏亦有太公而后世无以孝公为谥者虽世有相类然以太公号求之孝公皆逺在十世后可考也【广川书跋】
熈宁中得于扶风铭三十字【考古图】
右高五寸五分深一寸六分口径七寸六分容二升三合重五斤铭十字按周灵王时有刘定公景王时有刘献公此曰刘公未审其谁也然言公而不言谥以其刘公自作此器追享杜嬬宜乎不言其谥也刘字当従卯金刀而说文止有镏字从卯金田此以又易田乃近刀意而许慎解金字今声也下从土□注两旁象金生于土中此去其声单取生金意其省文如此曰杜嬬者无见扵书传观此形制虽承槃小异于豆然下为圏足宜豆类也攷礼图有所谓豊者亦与豆不异郑?谓豊似豆而卑者是也是器形全似豊然铭曰铺者意其铭铺荐之义铺虽无所经见要之不过豆类盖铭之有或异者是宜列之于豆左也【愽古图】
杜嬬铺得于京师铭十字按公食大夫礼大羮清不和实于鋀鋀文従金即金豆也此器従金従甫其形器似豆而卑以为簠则非其类以为豆则不名铺古无是器皆不可考【考古图】
簠之字小篆作□籀文作□盖小篆而籀文今铺字従金従甫则为簠无疑也【钟鼎欵识】
六艺之一録卷十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