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第01回 长孙后遣放宫女 唐太宗魂游地府
- 第02回 唐俭奉诏选秀女 西辽遣使下战书
- 第03回 仁贵统兵征辽西 保童献计困大唐
- 第04回 苏保童刀伤仁贵 薛丁山箭敌保童
- 第05回 薛仁贵辽西认子 陈金定计杀辽婆
- 第06回 金莲作法救丁山 青云领兵战金莲
- 第07回 仁贵保驾回长安 媚娘披缁入尼寺
- 第08回 冯小宝行淫禅寺 武媚娘蓄发还宫
- 第09回 昌宗受荐幸太后 怀义建节抚硕贞
- 第10回 安金藏剖腹鸣冤 骆宾王草檄讨罪
- 第11回 改国号女主称尊 违君召怀僧丧身
- 第12回 释情痴夫妇感恩 伸义讨兄弟被戮
- 第13回 结彩楼嫔御评诗 游灯市帝后行乐
- 第14回 鸩昏主竟同儿戏 斩逆后大快人心
- 第15回 上皇难庇恶公主 张说不及死姚崇
- 第16回 江采萍恃爱追欢 杨玉环承恩夺宠
- 第17回 禄山入宫见妃子 力士沿街觅状元
- 第18回 纵嬖宠洗儿赐钱 惑君王对使剪发
- 第19回 谪仙应诏答番书 力士进谗议雅调
- 第20回 逍遥学士识英雄 误用番人作藩镇
- 第21回 幻作戏屏上婵娟 小游仙空中音乐
- 第22回 公远预寄蜀当归 禄山请用番将士
- 第23回 长生殿半夜私盟 勤政楼通宵欢宴
- 第24回 雪衣女诵经得度 赤心儿欺主作威
- 第25回 安禄山范阳造反 封常清东京募兵
- 第26回 唐明皇梦中见鬼 雷万春都下寻兄
- 第27回 矢忠贞真卿起义 遭疑忌舒翰丧师
- 第28回 延秋门君臣奔窜 马嵬驿兄妹伏诛
- 第29回 留灵武储君践位 陷长安逆贼肆凶
- 第30回 凝碧池乐工殉节 普施寺摩诘吟诗
- 第31回 安禄山屠肠殒命 南霁云啮指乞师
- 第32回 李暮石上逢怪虎 老翁船中惊蛟龙
- 第33回 郭令公上表报恩 广平王立功奏绩
- 第34回 达奚盈盈续旧好 江采萍妃返故宫
- 第35回 得画像上皇题诗 遗锦袜老妪获钱
- 第36回 赦反侧君念臣恩 了前缘人同花谢
- 第37回 迁西内离间父子 遣鸿都结证隋唐
『混唐后传』第28回 延秋门君臣奔窜 马嵬驿兄妹伏诛
- 本章共 2.6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4
却说玄宗听信杨国忠之言,催逼哥舒翰出战,遂至全军覆没,潼关失陷。于是河东、华阴、冯翊、上洛等处守将,都弃城而走。贼兵乘胜来取长安。报马连忙飞报入朝,玄宗大惊,急召廷臣商议。国忠怕人埋怨他催战之误,倒先大言道:“哥舒翰本当早战,以乘贼之无备。只因战之不早,使贼转生狡谋,堕彼之计。”平章事韦见素道:“轻战而败,悔已无及。为今之计,宜速征诸道兵入援,更命大将督率京中新募丁壮,守卫京城。”玄宗闻奏,问宰相之见若何。国忠奏道:“征兵御贼,督兵守城,固皆要旨。但潼关既陷,长安甚危,贼势方张,渐逼京师,外兵未能遂集,所谓远水难救近火。以臣愚见,莫如车驾暂幸西蜀,先使圣躬安稳,不为贼氛所惊扰。然后徐待外兵之至,乃为万全之策。”玄宗闻奏,未及开言,只见诸臣纷纷议论,皆言不可幸蜀:“若车驾一行,京都谁守?陛下独不为宗庙社稷计乎?”玄宗传谕诸臣,齐赴中书省,再议良策复旨,遂罢朝回宫。看官,你道国忠为何忽倡幸蜀之说?原来他曾为剑南节度使,四川是他的熟径。前日一闻禄山反叛,他即私遣心腹,密营储蓄于蜀中,以备缓急。故今倡议幸蜀,图自便耳。当下国忠见上意未决,想道:“前日天子欲亲征,多亏我姊妹们劝止。今日幸蜀之计,也须得他们去撺耸才妙。”遂走到虢国夫人府中,慌慌张张道:“急走为上,急走为上!”虢国夫人忙问:“何事?”国忠道:“潼关失守,贼兵将至,为今之计,莫如劝圣驾幸蜀。我们有家业在彼,到那里可不失富贵。怎奈众论纷纷,圣意不决。须得你姊妹入宫与贵妃一同劝驾为妙,若更迟延,贼信紧急,人心一变,我辈齑粉矣。”虢国夫人听了,急约韩国夫人一起入宫见贵妃,密将国忠所言述了一遍。姊妹三人同劝玄宗早早幸蜀。你一句,我一句,继以啼泣,不由玄宗不从,遂召国忠入宫共议。国忠道:“陛下若明言幸蜀,廷臣必多异议,必至迟延误事。今宜虚下亲征之诏,一面起驾西行。”玄宗依言,遂下诏亲征,以少尹崔光远为西京留守,内宫边令诚掌管宫门锁钥。既夕,命龙武将军陈玄礼整敕护驾军士,选厩马千余匹备用,总不使外人知道。
次日黎明,玄宗与杨妃姊妹,皇太子并在宫的皇子妃、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近宦官宫人,出延秋门而去。临行之时,玄宗欲召梅妃江采萍而行,杨妃止之道:“车驾宜先发,余人不妨另日徐进。”于是玄宗遂行。梅妃与诸王孙妃主之在外者,俱不得从。当时百官未知,乃仍入朝,宫门尚闭,立仗俨然。及宫门一启,宫人乱出,嫔御奔逃,宣传圣驾不知何往。秦国模、秦国桢料玄宗必然幸蜀,飞骑追随。其余官员,四出逃之。军民争入宫禁及宦官之家,盗取财宝。公子王孙有一时无可逃者,号泣于路旁,甚可怜悯。那时玄宗西幸,驾过左藏。国忠奏道:“左藏积粮甚多,一时不能载去,将来恐为贼所得,请焚之。”玄宗道:“贼来若无所得,必更苛求百姓,不如留此与之,勿重困吾民。”遂驱车前进。过了便桥,国忠即使人焚桥,以防追者。玄宗闻之咄嗟道:“人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留高力士率军扑灭之。及驾至咸阳望贤宫,地方官员俱先逃遁,日已晌午,犹未进食。民献粝饭杂以麦豆,皇孙辈争以手掬食之,须臾而尽。玄宗厚酬其值,百姓都哭失声,玄宗亦挥泪不止,用好言慰谕而遣之。从行军士乏食,听其散往村落觅食。是夜宿金城驿,官民皆走,驿中无灯,人相枕藉而寝,无分贵贱。次日,驾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怀愤怒欲变。陈玄礼言杨国忠召乱起衅,欲诛之。东宫内侍李太国密告太子,未决。会吐蕃使者二十余人来议和好,随驾而行。这日遮国忠马前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回答,陈玄礼大呼曰:“杨国忠交通番使谋反,我等可共杀反贼。”于是从军一起鼓噪起来,登时把杨国忠砍倒,屠割肢体,顷刻而尽。以枪揭其首于驿门外,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杨暄。时韩国夫人乘车而至,众军一起上前,也将他砍死。虢国夫人与其子裴徽,并国忠的妻子幼儿逃至陈仓,被县令薛景仙率吏民追着,个个被杀。当日玄宗闻国忠为众军所杀,急出驿门,用好言安慰。各令收队,众军只是喧闹不散。玄宗传问:“你等为何不散?”众军哗然道:“反贼虽诛,贼根犹在,何敢便散。”陈玄礼奏上众人之意:“以国忠既诛,贵妃不宜复侍至尊,伏候圣断。”玄宗惊慌道:“国忠谋反与妃子何干?”高力士奏道:“贵妃诚然无罪,但众军已杀国忠,而贵妃犹在帝左右,岂能自安。愿皇爷慎思之。将士安,则皇爷安矣。”玄宗默默点头,转步入门,倚杖垂首而立。久之,京兆司铎韦谔(见素之子也)跪奏曰:“众怒难犯,安危在顷刻。愿陛下割恩忍爱,以宁国家。”玄宗乃步入行宫,见杨妃一字也说不出,但抚之而哭。门外哗声愈甚。高力士道:“事宜速决。”玄宗携杨妃出驿大哭道:“妃子,我和你从此永别矣!”杨妃亦哭道:“愿陛下保重,妾负罪良多,死无所恨,乞容礼佛而死。”玄宗令力士引至佛堂,大哭而入。杨妃至佛堂礼佛毕,力士奉上罗巾,促令自缢于佛堂前之梨树下。年三十八。尸置驿庭,召玄礼引众军入观之。众军见杨妃果死,免胄释甲,顿首呼万岁而去。
玄宗命力士速具棺殓葬于西郊之外道北坎下。及葬毕,玄宗谓力士道:“妃子向有异梦,今日应矣。”力士道:“贵妃何梦?”玄宗道:“妃子曾说梦与朕闲游骊山,至兴元驿。方对食,后院忽发火。忙走出,回望驿中,树木皆焚。俄有二龙至,朕跨白龙,妃子跨黑龙。忽见一黑人,状如鬼魅,自云是此峰之神,称上帝命授妃子为益州牧蚕元后,悚然而觉,明日即闻范阳叛信。如今想起来,与朕游骊山,骊者离也 ;方食火发,失食之兆;火为兵象;驿木俱焚,驿与易同,加木于旁,杨字也;朕跨白龙,西行之象;妃子跨黑龙,幽阴之象;峰神者,山鬼也,山鬼乃嵬字;益州牧蚕太后,蚕所发致丝,益旁加丝,缢字也,正缢死于马嵬之兆。”高力士道:“梦兆如此,系前缘所定,皇爷宜自宽,不必过于伤情。”正说间,玄礼入奏,请旨约饬军队启行。未知此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