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 編選者序
- 第一編《佛學通論》
- ├ 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
- ├ 附︰佛法為今時所必需
- ├ 附︰歐陽競無先生答梅君書
- ├ 唯識抉擇談
- ├ 心學大意
- ├ 《內學》敘言
- ├ 辨方便與僧制
- ├ 辨虛妄分別
- ├ 辨二諦三性
- ├ 附︰解惑四則
- ├ 辨唯識法相
- └ 附︰解惑二則
- 第二編《佛教教育》
- ├ 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
- ├ 法相大學特科開學講演
- ├ 今日之佛法研究
- ├ 談內學研究
-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師訓第一
-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悲訓第二
-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教訓第三
- 第三編《佛典研究》
- ├ 《瑜伽師地論》敘卷上
- ├ 《瑜伽師地論》敘卷下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一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二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三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四
- ├ 《藏要》第一輯敘
- ├ 《藏要》第二輯敘
- ├ 《維摩詰所說經》敘
- ├ 贈友《藏要》
- ├ 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
- ├ 《經論斷章讀》敘
- └ 精刻大藏經緣起
- 第四編《論佛學書》
- ├ 《心經》讀
- ├ 與章行嚴書
- ├ 覆陳伯嚴書
- ├ 覆魏斯逸書
- ├ 答熊子真書
- ├ 覆歐陽浚明書
- ├ 答陳真如書(二則)
- ├ 與李正剛書
- └ 覆梅擷芸書(七則)
- 第五編《儒學通論》
- ├ 夏聲說
- ├ 孔佛
- └ 孔佛概論之概論
- 第六編《儒典研究》
- ├ 《論語十一篇讀》敘
- ├ 《孟子十篇讀》敘
- ├ 《中庸讀》敘
- ├ 《大學王注讀》敘
- ├ 附︰讀《大學》十義
- ├ 《心史》序
- ├ 《孟子課》敘
- ├ 《論語課》敘
- ├ 《毛詩課》敘
- └ 《中庸》傳
- 第七編《論儒學書》
- ├ 與陶 士書(四則)
- ├ 覆張溥泉書
- ├ 跋《中庸傳》寄諸友
- └ 覆蒙文通書
- 第八編《人物行狀》
- ├ 歐陽東泅斃哀紀碑
- ├ 楊仁山居土傳
- └ 附︰親教師歐陽先生事略
『悲愤而后有学』《論語課》敘
- 本章共 476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能使其國必亡而無可救藥者,偷與私也。能使偷私之禍深錮而不拔者,鄉愿也。求生則害仁,謀道不謀食。而鄉愿同流合污,奄然媚世。積習中于人心,豆羹簞食是圖,而何有于國?大廈將傾之勢,而聊樂我員;流血百萬,乃視若無睹、聽若無聞;若之,何其救之也﹗
疾雷破山風振海,儻足以動之;烈日當空,儻足以明之;其必曰︰孔子真精神,嚴之以義利之界也歟﹗義利之界明,譬之播種,始可以言耕耨,以是談學,志不離道而游不廢藝,學祛其蔽而思通其神,忠必參前倚衡,恕必人立人達,詩必于思,禮必于本,性天必至于寂,而上達乎不可思議。若乎為政,則大同之世,必極于均和而安。孔子之道有如此夫﹗
義利之界不明,二千余年晦盲否塞,反覆沉錮,以極于今日也。《論語》至言,視之如秋日慘談而無光也,嚼之如土飯陳羹而無味也。以是談學,鄉愿也,偽孔也。國危如是,人心如是。孔子真精神,嚴義利之界,于《論語》中表而出之,課己課天下,溺以是援,憤以是啟,誕先登岸,德以不孤,誠先務之急哉﹗誠先務之急哉﹗
民國二十七年(1938)五月敘于江津支那內學院蜀院
(選自《孔學雜著》,載《歐陽競無先生內外學》第十四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