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苏轼的生平与思想
-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 ●卷一 ◎诗四十七首
- ●卷二 ◎诗八十三首
- ●卷三 ◎诗七十六首
- ●卷四 ◎诗八十八首
- ●卷五 ◎诗一百三首
- ●卷六 ◎诗九十九首
- ●卷七 ◎诗八十三首
- ●卷八 ◎诗七十二首
- ●卷九 ◎诗六十七首
- ●卷十 ◎诗四十七首
- ●卷十一 ◎诗七十二首
- ●卷十二 ◎诗四十九首
- ●卷十三 ◎诗八十一首
- ●卷十四 ◎诗七十九首
- ●卷十五 ◎诗七十二首
- ●卷十六 ◎诗八十八首
- ●卷十七 ◎诗八十八首
- ●卷十八 ◎诗一百十八首
- ●卷十九 ◎诗六十四首
- ●卷二十 ◎诗六十二首
- ●卷二十一 ◎诗六十六首
- ●卷二十二 ◎诗六十九首
- ●卷二十三 ◎诗六十七首
- ●卷二十四 ◎诗六十八首
- ●卷二十五 ◎诗八十六首
- ●卷二十六 ◎诗七十七首
- ●卷二十七 ◎诗六十六首
- ●卷二十八 ◎诗一百十首
- ●卷二十九 ◎诗一百十六首
- ●卷三十 ◎诗一百十首
- ●卷三十一 ◎和陶诗七十八首
- ●卷三十二 ◎和陶诗五十七首
- ●卷三十三 ◎赋十七首
- ●卷三十四 ◎叙二十五首
- ●卷三十五 ◎记十三首
- ●卷三十六 ◎记十四首
- ●卷三十七 ◎记十三首
- ●卷三十八 ◎记十九首
- ●卷三十九 ◎传十首
- ●卷四十 ◎论十二首
- ●卷四十一 ◎论十九首
- ●卷四十二 ◎论十首
- ●卷四十三 ◎论十一首
- ●卷四十四 ◎论十一首
- ●卷四十五 ◎制策二首
- ●卷四十六 ◎策略五首
- ●卷四十七 ◎策别十七首
- ●卷四十八 ◎策断三首
- ●卷四十九 ◎策问二十三首
- ●卷五十 ◎南省说书十道
- ●卷五十一 ◎奏议四首
- ●卷五十二 ◎奏议六首
- ●卷五十三 ◎奏议二十七首
- ●卷五十四 ◎奏议十八首
- ●卷五十五 ◎奏议十二首
- ●卷五十六 ◎奏议十首
- ●卷五十七 ◎奏议六首
- ●卷五十八 ◎奏议十二首
- ●卷五十九 ◎奏议六首
- ●卷六十 ◎奏议十三首
- ●卷六十一 ◎奏议五首
- ●卷六十二 ◎奏议八首
- ●卷六十三 ◎奏议十三首
- ●卷六十四 ◎奏议十首
- ●卷六十五 ◎奏议十七首
- ●卷六十六 ◎奏议九首
- ●卷六十七 ◎表状三十三首
- ●卷六十八 ◎表状四十二首
- ●卷六十九 ◎表状四十二首
- ●卷七十 ◎启四十三首
- ●卷七十一 ◎启六十四首
- ●卷七十二 ◎书十一首
- ●卷七十三 ◎书十首
- ●卷七十四 ◎书九首
- ●卷七十五 ◎书二十首
- ●卷七十六 ◎书十六首
- ●卷七十七 ◎尺牍六十六首
- ●卷七十八 ◎尺牍一百九首(本卷实为一百五首)
- ●卷七十九 ◎牍八十三首
- ●卷八十 ◎尺牍七十九首
- ●卷八十一 ◎尺牍八十六首
- ●卷八十二 ◎尺牍九十八首
- ●卷八十三 ◎尺牍一百十一首
- ●卷八十四 ◎尺牍八十四首(本卷实为八十三首)
- ●卷八十五 ◎尺牍九十五首(本卷实为九十七首)
- ●卷八十六 ◎碑十首
- ●卷八十七 ◎碑二首
- ●卷八十八 ◎墓志铭二首
- ●卷八十九 ◎墓志铭十二首
- ●卷九十 ◎行状二首
- ●卷九十一 ◎祭文四十一首
- ●卷九十二 ◎解一首
- ◎说七首
- ◎评史四十六首
- ◎评文选四首
- ●卷九十三 ◎书后二十八首
- ●卷九十四 ◎赞三十七首
- ●卷九十五 ◎赞八十首
- ●卷九十六 ◎铭五十七首
- ●卷九十七 ◎铭二十五首
- ●卷九十八 ◎颂十七首
- ●卷九十九 ◎祝文六十八首
- ●卷一百 ◎杂文十八首
- ●卷一百一 ◎志林五十五条·记游
- ●卷一百二 ◎志林五十五条·祭祀
- ●卷一百三 ◎志林四十二条·异事
- ●卷一百四 ◎志林四十六条·古迹
- ●卷一百五 ◎志林十三条·论古
- ●卷一百六 ◎外制制敕六十七首
- ●卷一百七 ◎外制制敕七十三首
- ●卷一百八 ◎外制制敕七十四首
- ●卷一百九 ◎内制赦文三首
- ●卷一百十 ◎内制诏敕五十二首
- ●卷一百十一 ◎内制口宣一百四十一首
- ●卷一百十二 ◎内制口宣一百二十二首
- ●卷一百十三 ◎内制批答七十六首
- ●卷一百十四 ◎内制表本一十七首
- ●卷一百十五 ◎乐语十六章
- ●补遗 ◎诗一百七十九首
- ◎词三百五十二首
- ◎赋四首
- ◎记二首
- 【传一首·蔡使君传】
- ◎传一首·策问三首
- ◎表状十四首
- ◎尺牍四百九十三首
- 【与程正辅四十七首(之一)】
- 【与冯祖仁三首(之一)】
- 【与章质夫三首(之一)】
- 【与章子平十五首(之一)】
- 【与米元章十九首】
- 【与王庠等若干首】
- ◎尚书解十首
- 【论语.孟子等解若干首】
- ◎书后五百六首
- ●附录 ◎四库全书提要
『东坡全集』【与米元章十九首】
- 本章共 1.4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一)】
某启。人至,辱书累幅,承孝履无恙,甚慰想念。某自登赴都,已达青社,衰病之余,乃始入闹,忧畏而已。复思东坡相从之适,何可复得。适人事百冗,裁谢极草草。惟千万节哀自重。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二)】
某启。示及数诗,皆超然奇逸,笔迹称是,置之怀袖,不能释手。异日为宝,今未尔者,特以公在尔。呵呵。临古帖尤奇,获之甚幸,灯下昏花不复成字,谨已降矣,余未能尽,俟少暇也。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三)】
书牌额用公名,岂不足耶?而必欲得仆名,此老阙败不小,可以此答之也。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四)】
自承至京,欲一见,每遇休沐,人客沓至,辄不敢出,公又不肯见过,思仰不可言。二小诗甚奇妙,稍闲,当和谢。三本皆妙迹,且暂留一两日,题跋了奉还。偶与客饮数杯,薄醉,书不成字。悚息!悚息!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五)】
元章想旦夕还县,竟不得一款话。某累请终不允,信湖山非有分者不能得也。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六)】
某恐不久出都,马梦得亦然。旦夕间一来相见否?乞为道区区。惠示殿堂二铭,词翰皆妙,叹玩不已。新著不惜频借示。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七)】
马髯且为道意,未及答书,十千修屋缗,更旬日寄去也。非久得郡,或当走寓邑中待水也。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八)】
某以疾请郡,遂得余杭,荣宠过分,方深愧恐,重辱新诗为送,词韵高雅,行色增光,感服不可言也。无缘面谢,益用悚息。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九)】
某启。示法书一轴,已作两诗跋尾封纳,请批一二字,贵知达也。诗皆戏语,不讶。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十)】
某启。昨日远烦追饯,此意之厚,如何可忘。冒热还城,且喜尊体佳胜。玳簪甚奇,岂公子宾客之遗物耶?佳篇辱贶,以不作诗故,无由攀和。山研奇甚,便当割新得之好为润笔也。呵呵。今晚不渡江,即来辰当济。益远,惟万万保爱。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十一)】
某启。前在扬州领所惠书,当路日不暇给,不即裁答。人至,复枉手教,荷存记之厚,且审起居佳胜,感慰交集。梦得来谈新政不容口,甚慰所望。万万自重。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十二)】
笺启过礼,深愧相疏。外人回速,未暇占词奉贺。不罪!不罪!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十三)】
某启。辱书,承佳胜,甚慰想望。衰倦本欲远引,因得会见,竟未遂此心。何时到府,因复少款。未间,万万保重。不宣。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十四)】
某启。过治下得款奉,辱主礼之厚,愧幸兼极。出都纷冗,不即裁谢。辱书感怍,仍审起居佳胜,为慰。邑政日清简,想有以为适。新诗文寄示,幸甚。惟万万保练。不宣。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十五)】
某启。辱临访,欲往谢,又蒙惠诗,欲和答,竟无顷刻暇,愧负可量。雨冷,起居佳胜。只今出城。无缘走谢,想公难得人仆,亦不烦出。千万保重,非远,北行矣。匆匆,不宣。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十六)】
某启。辱简,承存慰至厚,哀感不已。平生不知家事,老境乃有此苦。蒙仁者矜愍垂诲,奈何!奈何!入夜目昏,不谨。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十七)】
出城固不烦到,复得一见,幸矣。微疾想不为患,余非面莫究。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十八)】
某启。辱教,且审起居佳胜,并惠新诗,足为衰朽光荣,感慰之极。途中宾客纷然,裁答未能详谨,千万恕察。
【与米元章十九首(之十九)】
傅守会已罢而归矣,风止江平,可来夜话。德孺同此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