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第一回 喜豪华起造园亭 三篾骗计哄吕昆
- 笫二回 侯公子游园请柳氏 三篾骗计较唤吕昆
- 第三回 风月子无心落套 赛玄坛闯入花园
- 第四回 娇娘幸会风月子 英雄怒打宦家奴
- 第五回 风月子花园解围 青楼女金桥赠燕
- 第六回 吕昆探病看鲍公 张寅好语劝良朋
- 第七回 二篾客痴心请友 张天佩捉弄奸人
- 第八回 莫六头侯府谤友 黄子方酒债无偿
- 第九回 两篾骗断绝宦府 吕公子再会卿云
- 第十回 使讹诈硬行借贷 因怀恨暗起奸心
- 第十一回 吕相公雪洞藏身 侯公子入院搜楼
- 第十二回 侯公子入院搜楼 莫六头弄巧反拙
- 第十三回 风月子误入佳境 青楼女无奈逃京
- 第十四 回吕昆逾墙遇佳人 临妆唤猫逢秀士
- 第十五回 美书生暗进兰房 俏佳人私行方便
- 第十六回 吕公子奇逢佳偶 临妆女匣内藏人
- 第十七回 安老爷京报高升 吕秀士香闺出丑
- 第十八回 安小姐闺房责婢 吕夫人得病思儿
- 第十九回 鲍舅出招寻宅相 张寅避雨遇娇娘
- 第二十回 邓氏开门识旧侣 张寅回家梦二娘
- 第二十一回 张寅邓氏两交欢 祁中缴批归故宅
- 第二十二回 祁二娘房中骗夫主 张秀才桶内失真魂
- 第二十三回 张寅得命逃回第 祁中酒醒转生疑
- 第二十四回 老管家当面劝主 小梅香背后漏机
- 第二十五回 夫恩妇爱皆假意 舍死忘生恋旧情
- 第二十六回 李氏带病见主母 子方说谎诈张寅
- 第二十七回 张寅酒醉露真言 子方有意行奸事
- 第二十八回 假冒名贪淫被杀 幸漏网奔走无门
- 第二十九回 邓氏避祸潜张宅 李连义人命遭横
- 第三十回 苏州府救火检验 李连义人命缠身
- 第三十一回 李连义堂供张秀士 柳知府商酌见军门
- 第三十二回 知府夤夜上辕门 兵部奉旨归故里
- 第三十三回 香闺内侍女得信 扮女装书生逃回
- 第三十四回 女医生盘问就里 假花婆道出真情
- 第三十五回 吕昆回第家人喜 鲍氏闻儿病体痊
- 第三十六回 鲍舅硬自作冰人 吕府偶然遭回禄
- 第三十七回 季兵科为女扫兴 安国治盘问临妆
- 第三十八回 修《纲目》九重下诏 接圣旨错听讹言
- 第三十九回 瑞云逼婢要清身 临妆别主欲自缢
- 第四十回 写情词留与薄幸 延岁月思想偷生
- 第四十一回 老兵部关心侍女 姜女医舌辩鬼胎
- 第四十二回 姜先生有心粉饰 安小姐无奈周旋
- 第四十三回 临妆女胎堕轻身 鲍舅爷见聘起怒
- 第四十四回 张寅回家逢故旧 吕昆托友作冰人
- 第四十五回 安兵部为女择婿 张秀才代友为媒
- 第四十六回 吕昆辞婿浑是假 兵部择婿一团真
- 第四十七回 花园内吕昆允婚 山石傍临妆留意
- 第四十八回 吕太太纳采行聘 安国治奉诏出师
- 第四十九回 二秀士科举入闱 两奸臣假传圣旨
- 第五十回 老夫人为夫问卦 安小姐乔扮进京
- 第五十一回 阅试录吕昆中举 放夜剗瑞云受惊
- 第五十二回 认强人家丁放箭 胭脂寨主婢遭擒
- 第五十三回 张指挥愤怒报箭 安瑞云就计认亲
- 第五十四回 二公子会试入都 安夫人金山许愿
- 第五十五回 安夫人姐弟相逢 谈翰林刑部探狱
- 第五十六回 安夫人为女得病 吕公子旅邸听琴
- 第五十七回 爬墙窥探吕公子 刘府评理谈翰林
- 第五十八回 谈翰林爱才加亲 安小姐冒名会试
- 第五十九回 安小姐平空及第 柳卿云抵死不从
- 第六十回 柳卿云真心全节 赛玄坛侠义报恩
- 第六十一回 万辉回家盘柳氏 吕昆忘义负前盟
- 第六十二回 柳氏情急告御状 神宗准奏问原由
- 第六十三回 圣旨锁拿吕侍读 瑞云勘问柳卿云
- 第六十四回 吕翰林当堂强辩 安小姐动刑问夫
- 第六十五回 吕翰林法堂认妇 安瑞云御前赋诗
- 第六十六回 太后下诏誊经士 瑞云奏对改妆情
- 第六十七回 爱才情收为公主 奉圣旨敕令领兵
- 第六十八回 安国治点将出师 孔总兵请帅看营
- 第六十九回 看地理安排擒贼 点众将各路埋兵
- 第七十回 万先锋假行败诈 佛顶珠连伤总兵
- 第七十一回 安元帅伤心折将 哈思克预备偷营
- 第七十二回 总兵讨令设空营 真人被赚失龙驹
- 第七十三回 哈思克战败投降 安国治得胜班师
- 第七十四回 安元帅回朝见驾 圣天子赐宴皇宫
- 第七十五回 安国治御筵思女 圣天子说破情由
- 第七十六回 皇宫内父女相逢 驸马府诸臣送亲
- 第七十七回 玉燕金钗重聚会 佳人才子永团圆
『玉燕姻缘全传』第七十三回 哈思克战败投降 安国治得胜班师
- 本章共 1.2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词曰:
奇闻尽有,从无两女成婚媾。同衾共枕相虚受,始信言词荒谬。风流担搁,理当把个眉儿皱。一番剖破消疑窦,从此夫妻作友。
闲词按下。
话表倭贼哈思克这一阵,被宋兵杀得大败亏输,垂头丧气,破胆亡魂,只得带领了那干将士,连夜取路奔逃。居总兵率领大队人马,灯球火把照耀如同白昼,喊呐摇旗,追赶下来。已有百十余里,只见正东方微微曙色,旭日初升,正是: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天旭日映旌旗。
霜风凛凛吹鼍鼓,寒气威威透战衣。
杀了一夜,不觉力已倦,天色大亮,住营埋锅造饭,按下不题。
只表哈思克与道往真人却也扎下行营,准备战饭。用毕,查点三军,已伤其二、三万之数,哈思克自叹曰:「真不欲我成其大事!若是昨晚不劫宋营,或者不得至此。」这才是: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道往真人说:「大王何必忧虑!独不闻: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后可成大事?想山河掌握,事非容易,只宜缓图。况今番宋将果然枭勇,料是中华气运未衰,不可轻举。恐画虎不成,反类其犬。不若趁此宋家追兵未到,取路回营,偃(掩)旗息鼓,收兵回去。勾引高丽、琉球各国合兵,养成锐气。等待宋家天运终时,那时借他们成事,岂不是反掌而得?但是可惜了佛顶珠,不知何人盗去,好不可恨!」此刻却也不及追究,传令众将,拔寨起营,打从小路而进。
有宋营参将陈鹏、孔方谷埋伏鸟枪炮手在此,远远望见倭兵前来,还有数万之众,相隔不远,吩咐三军将火箭一齐进发前去,箭后是炮,炮后是鸟枪,烟雾迷天,沙灰滚滚,只打得:
尸横遍野如山叠,血溅沙场似水流。
那里得能前进!哈思克率领败兵转路而走。有探事报子来报:前面旗鼓山有总兵雷掌衡统兵把守,不能前进;昨晚三更,营寨俱被宋兵劫去,片甲全无。哈思克大惊,只得带了军士,取盘龙山大路而来。有宋将总兵龙耀海率兵挡在前面,后有参将张彪、鲁冉、齐湘、齐潞,游击蒋谦、李文灿、金铙、俞大伦等率兵各路追来。哈思克道:「苍天、苍天!杀得我片甲无存,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无奈将兵扎住,遣一能言之士,前往大营求降,情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断不敢再动干戈。安爷将计就计,准了他降。哈思克贡纳金银、马匹,收兵回国去了。安爷差人飞奏朝廷。
那一日,皇上登殿,边报到京,黄门官启奏,将本呈上天子观看。上写着:
臣兵部尚书、征西将军安国治,奏为奉命遣征、倭寇永除事。切思我皇临御以来,东征西讨,南战北争,用兵无不天顺人归。今倭寇犯边,蒙差潼关征剿。赖皇命福庇,率领大兵到关。详其地势,差兵盘龙,旗鼓两山埋伏;又追兵将引诱入套。谁知倭贼哈思克不识时务,追赶前来。我兵四路夹攻,势如破竹。哈思克势穷力尽,叩首马前,归顺投降。从此西隅清净,干戈永息,所有阵亡总兵谈国表并参将彭学海,殊堪悯恻,理合奏明,照依军功施奖。臣今在关,安民已毕,候旨班师,来朝再渎。谨奏。
夭子看完奏章,龙心大悦:足见朕之用人不差。随即下旨,着令文武百官班师到日,迎接郊外。
不知后事如何?且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