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第一回 喜豪华起造园亭 三篾骗计哄吕昆
- 笫二回 侯公子游园请柳氏 三篾骗计较唤吕昆
- 第三回 风月子无心落套 赛玄坛闯入花园
- 第四回 娇娘幸会风月子 英雄怒打宦家奴
- 第五回 风月子花园解围 青楼女金桥赠燕
- 第六回 吕昆探病看鲍公 张寅好语劝良朋
- 第七回 二篾客痴心请友 张天佩捉弄奸人
- 第八回 莫六头侯府谤友 黄子方酒债无偿
- 第九回 两篾骗断绝宦府 吕公子再会卿云
- 第十回 使讹诈硬行借贷 因怀恨暗起奸心
- 第十一回 吕相公雪洞藏身 侯公子入院搜楼
- 第十二回 侯公子入院搜楼 莫六头弄巧反拙
- 第十三回 风月子误入佳境 青楼女无奈逃京
- 第十四 回吕昆逾墙遇佳人 临妆唤猫逢秀士
- 第十五回 美书生暗进兰房 俏佳人私行方便
- 第十六回 吕公子奇逢佳偶 临妆女匣内藏人
- 第十七回 安老爷京报高升 吕秀士香闺出丑
- 第十八回 安小姐闺房责婢 吕夫人得病思儿
- 第十九回 鲍舅出招寻宅相 张寅避雨遇娇娘
- 第二十回 邓氏开门识旧侣 张寅回家梦二娘
- 第二十一回 张寅邓氏两交欢 祁中缴批归故宅
- 第二十二回 祁二娘房中骗夫主 张秀才桶内失真魂
- 第二十三回 张寅得命逃回第 祁中酒醒转生疑
- 第二十四回 老管家当面劝主 小梅香背后漏机
- 第二十五回 夫恩妇爱皆假意 舍死忘生恋旧情
- 第二十六回 李氏带病见主母 子方说谎诈张寅
- 第二十七回 张寅酒醉露真言 子方有意行奸事
- 第二十八回 假冒名贪淫被杀 幸漏网奔走无门
- 第二十九回 邓氏避祸潜张宅 李连义人命遭横
- 第三十回 苏州府救火检验 李连义人命缠身
- 第三十一回 李连义堂供张秀士 柳知府商酌见军门
- 第三十二回 知府夤夜上辕门 兵部奉旨归故里
- 第三十三回 香闺内侍女得信 扮女装书生逃回
- 第三十四回 女医生盘问就里 假花婆道出真情
- 第三十五回 吕昆回第家人喜 鲍氏闻儿病体痊
- 第三十六回 鲍舅硬自作冰人 吕府偶然遭回禄
- 第三十七回 季兵科为女扫兴 安国治盘问临妆
- 第三十八回 修《纲目》九重下诏 接圣旨错听讹言
- 第三十九回 瑞云逼婢要清身 临妆别主欲自缢
- 第四十回 写情词留与薄幸 延岁月思想偷生
- 第四十一回 老兵部关心侍女 姜女医舌辩鬼胎
- 第四十二回 姜先生有心粉饰 安小姐无奈周旋
- 第四十三回 临妆女胎堕轻身 鲍舅爷见聘起怒
- 第四十四回 张寅回家逢故旧 吕昆托友作冰人
- 第四十五回 安兵部为女择婿 张秀才代友为媒
- 第四十六回 吕昆辞婿浑是假 兵部择婿一团真
- 第四十七回 花园内吕昆允婚 山石傍临妆留意
- 第四十八回 吕太太纳采行聘 安国治奉诏出师
- 第四十九回 二秀士科举入闱 两奸臣假传圣旨
- 第五十回 老夫人为夫问卦 安小姐乔扮进京
- 第五十一回 阅试录吕昆中举 放夜剗瑞云受惊
- 第五十二回 认强人家丁放箭 胭脂寨主婢遭擒
- 第五十三回 张指挥愤怒报箭 安瑞云就计认亲
- 第五十四回 二公子会试入都 安夫人金山许愿
- 第五十五回 安夫人姐弟相逢 谈翰林刑部探狱
- 第五十六回 安夫人为女得病 吕公子旅邸听琴
- 第五十七回 爬墙窥探吕公子 刘府评理谈翰林
- 第五十八回 谈翰林爱才加亲 安小姐冒名会试
- 第五十九回 安小姐平空及第 柳卿云抵死不从
- 第六十回 柳卿云真心全节 赛玄坛侠义报恩
- 第六十一回 万辉回家盘柳氏 吕昆忘义负前盟
- 第六十二回 柳氏情急告御状 神宗准奏问原由
- 第六十三回 圣旨锁拿吕侍读 瑞云勘问柳卿云
- 第六十四回 吕翰林当堂强辩 安小姐动刑问夫
- 第六十五回 吕翰林法堂认妇 安瑞云御前赋诗
- 第六十六回 太后下诏誊经士 瑞云奏对改妆情
- 第六十七回 爱才情收为公主 奉圣旨敕令领兵
- 第六十八回 安国治点将出师 孔总兵请帅看营
- 第六十九回 看地理安排擒贼 点众将各路埋兵
- 第七十回 万先锋假行败诈 佛顶珠连伤总兵
- 第七十一回 安元帅伤心折将 哈思克预备偷营
- 第七十二回 总兵讨令设空营 真人被赚失龙驹
- 第七十三回 哈思克战败投降 安国治得胜班师
- 第七十四回 安元帅回朝见驾 圣天子赐宴皇宫
- 第七十五回 安国治御筵思女 圣天子说破情由
- 第七十六回 皇宫内父女相逢 驸马府诸臣送亲
- 第七十七回 玉燕金钗重聚会 佳人才子永团圆
『玉燕姻缘全传』第六十一回 万辉回家盘柳氏 吕昆忘义负前盟
- 本章共 2.3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词曰:
炎炎使势心方快,凡是忠良多受害。不从心愿便招灾,正是民间风俗坏。愁锁春山横翠黛,何须视之如草芥?恨来谁望此身存?却喜芳名留得在。
按下闲词。
话表外面来了一位英雄,就是当日在南凹小桃园打侯韬家人的万傲,柳卿云和吕昆曾赠他银子。今日在门外听得柳氏道姓通名,喊声不止,这英雄: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将门一腿打下,闯入院中。只见卿云捆缚牢拴,近前解了绳索,将自己身上衣服脱下,裹在柳卿云身上,背上肩膊,口中骂言不绝,如飞而去。韩妈儿连连着人追赶,那里敢近他身?又不知他的来历,意欲禀官追究,犹恐惹出祸来。只得叹了一口气,悄悄的将这件事冷淡下来。这且不表。
单表万傲将柳卿云背至家下,叫他嫂嫂戚氏连忙取了衣服,与柳卿云穿好;说明当日受他恩惠的缘故。戚氏却也是个贤惠的人,留他住在家下,犹如姊妹相同。万傲本是习武之人,将柳氏交与他的嫂嫂看管,依然在外面南去北来,干他的本等了。
一日,他兄长归家,见有个外来的妇人,忙问妻儿:“这人是谁?那里来的?”戚氏就将二叔的原故说知,万辉并无外念。每日只见柳氏:
双眉紧锁含悲泪,面带忧容暗里睡。
万辉问道:“恩人何故悲啼?若有什么心事,说与我知道,或者代你出得一臂之力,也未可定。”柳卿云即将吕昆的话大略说了一遍。万辉道:“此事不待细言,我也尽知,想是当日在苏州时,恩人与他两下私定终身,只说图个从良之策,却是有的。据我看来,青楼楚馆原是往来杂沓之地,不过一时戏玩之情;近来的时世,能有几个有始有终人?大都是无非嘴上工夫,说得天花乱坠,钓誉沽名,骗的人心肠痛热,希图来往。独不闻古语道t:
天下交游皆好友,知心能有几多人?
据我看来,只怕当日受了他的骗了。”柳卿云道:“那时指日为盟,愿同生死。我曾以玉燕赠他,蒙彼还赠金钗一股:誓订丝萝,永无更易。”
万辉听得这句话,仔细一想:若论婚姻,原以聘定为准;既两下都有换手,出自情愿,何得顾之不理?其中必有原故。忙向柳卿云道:“闻得此人已中新科鼎甲,现为翰林院侍读,目下赘亲在谈府上,离此不过十余里。既与恩人有约,何不前去—会?好歹便知。”柳卿云道:“京师地面,路又广,人又生,岂能前往?”万辉道:“既然如此,我自[有]主意。恩人在苏州相赠舍弟之情,万辉自当感报。”随命妻子戚氏取了服色与他更换,雇了一顶小轿,请柳卿云乘坐;万辉跟随,一同前去。一直来到南城。
将抵谈府门首,万辉[命]抬轿的人将轿子歇在一边,先至谈府门首。只见门楼内有许多的人在那里谈闲,万辉上前擎拳拱手,望着谈府众人道:“列位请了!相烦通报一声,外面有吕老爷的前夫人柳氏到了。”这万辉生平以来不肯下气与人,今日为着兄弟的恩人,也是出于无奈,故尔望着家人拱手。众人细想:“我们姑老爷那里有什么前夫人?只有老爷的外甥女儿安小姐,前番有他的家人报道,在于山东登州,被强人劫去,除此并无他人。今日来了个前夫人,到是一件奇事。”管门的到了门外一看,果然有顶小轿歇在门首,只得进去通报谈翰林与吕昆。
他翁婿正在那里谈心,见有人来报:“吕姑老爷的前夫人柳氏到了。”吕昆一听,心下着惊道:“我那里有什么前夫人柳氏?胡言乱道,满口吱唔。”翰林谈老爷道:“贤婿不必这等光景。想是在秦楼楚馆,与甚妓者戏言,今日你做个官,故尔到此相认。都是少年人有得的事,何须着惊?况且那个烟花之事,无非偶尔侥幸,只是一个不理他便了。”吕昆心下细想:柳卿云来了,在岳父面前那里敢认?只得硬着心肠回道:“不认得此人,教他不必在此缠绕。”家人们出来回说,柳卿云欲撞死谈府门前。万辉无(何)奈,将卿云拉入轿中,抬回家内。
卿云道:“虽荷推爱,岂有久累之理?惟有一死而已。但是一无所有。拜恳(肯)恩人见怜,于奴施舍一口棺木。”有诗为证:
念我背井离乡女,有是深闺梦里人。
万辉夫妇听得,愈加可怜,再四相劝,饮食不进。直至晚间,复劝用夜膳,柳卿云无法,吃了半碗。只是啼哭,停一回,复大声的哭。柳卿云在西首房中,两下对着房门,[房]中万辉听不耐烦,只得相劝,那里肯听?柳卿云啼啼哭哭,外面已是二鼓,一人在房内,对着一盏孤灯,自言自语道:“吕昆,你今日身登科第,另择侯门,可谓负心已极!我柳卿云虽系楚馆女流,实非寻常可比。若早些回绝,使我早些死心,寻条绝路,何必害得我这等光景?”
万辉夫妇被他闹到三更,何曾得睡?命戚氏复至内室,将柳卿云请在外面商议:“若论恩人伤心,却也怪不得。然伤心也无益,须定一计较,务必要相认才好。若要他相认,必须当官告他,若不去告,他不肯死心。”卿云道:“多蒙恩人指点!这忘恩无义,奈何他官居翰苑,难以相敌。”万辉冷笑了几声:“恩人此言差矣!自古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何在他一个翰林前程?
任他人心真似铁,怎如官法却为炉。
不若代你写下一纸御状,等待天明五鼓,前去叩阍。不知意下如何?”柳卿云一听,千谢万谢。万辉取了文房四宝,添一添灯花,思想了一会,磨得墨浓,添得笔饱,连连写就,递与柳卿云。柳卿云接来一看,却也利害。事到其间,也不能顾得首领了,忙把状子收下。万辉道:“事虽如此,也不是桩容易的事。舍得自己,才赢得他人。皇上午门外有一座冤鼓楼。楼下有多少御林军把守,你却不可害怕。自古道:理直气壮,词穷理亏。看人的来意虚实。还有钉板等,尽设在午门,须要小心。”三人谈至四更,柳卿云进房收拾,将头青丝扎得紧紧的,插了多少绣花针在头发上,外加一方乌绫手帕,扎在头上。身穿布衫布裙,腰里插一柄刺刀,将御状收在身旁。
收拾已毕,方交五鼓。戚氏准备茶饭与他,些微吃了些,万辉也用了些儿,命戚氏收过一边。看一看东方发白,海曙将明,望着柳卿云道:“本待叫一顶小轿送你前去,何奈天色尚早,无处顾轿,只可步行了罢。”开了大门,命他妻子看守门户。正是:
为人不下行凶手,焉得骊龙颔底珠?
万辉同着柳卿云欲击冤鼓告状。不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再为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