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原序
- 内篇 六家第一
- 内篇 二体第二
- 内篇 载言第三
- 内篇 本纪第四
- 内篇 世家第五
- 内篇 列传第六
- 内篇 表历第七
- 内篇 书志第八
- 内篇 论赞第九
- 内篇 序例第十
- 内篇 题目第十一
- 内篇 断限第十二
- 内篇 编次第十三
- 内篇 称谓第十四
- 内篇 采撰第十五
- 内篇 载文第十六
- 内篇 补注第十七
- 内篇 因习第十八
- 内篇 邑里第十九
- 内篇 言语第二十
- 内篇 浮词第二十一
- 内篇 叙事第二十二
- 内篇 品藻第二十三
- 内篇 直书第二十四
- 内篇 曲笔第二十五
- 内篇 鉴识第二十六
- 内篇 探赜第二十七
- 内篇 摸拟第二十八
- 内篇 书事第二十九
- 内篇 人物第三十
- 内篇 覈才第三十一
- 内篇 序传第三十二
- 内篇 烦省第三十三
- 内篇 杂述第三十四
- 内篇 辨职第三十五
- 内篇 自叙第三十六
- 外篇 史官建置第一
- 外篇 古今正史第二
- 外篇 疑古第三
- 外篇 惑经第四
- 外篇 申左第五
- 外篇 点繁第六
- 外篇 杂说上第七
- 外篇 杂说中第八
- 外篇 杂说下第九
- 外篇 汉书五行志错误第十
- 外篇 汉书五行志杂驳第十一
- 外篇 暗惑第十二
- 外篇 忤时第十三
『史通』内篇 品藻第二十三
- 本章共 1.2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盖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若乃商臣、冒顿,南蛮、北狄,万里之殊也;伊尹、霍光,殷年汉日,千载之隔也。而世之称悖逆,则云商、冒;论忠顺则曰伊、霍者,何哉?盖厥迹相符,则虽隔越为偶,奚必差肩接武,方称连类者乎?
史氏自迁、固作传,始以品汇相从。然其中或以年世迫促,或以人物寡鲜,求其具体必同,不可多得。是以韩非、老子,共在一篇;董卓、袁绍,无闻二录。岂非韩、老俱称述者,书有子名;袁、董并曰英雄,生当汉末。用此为断,粗得其伦。亦有厥类众夥,宜为流别,而不能定其同科,申其异品,用使兰艾相杂,朱紫不分,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
案班书《古今人表》,仰包亿载,旁贯百家,分之以三科,定之以九等。其言甚高,其义甚惬。及至篇中所列,奚不类于其叙哉!若孔门达者,颜称殆庶,至于他子,难为等衰。今乃先伯牛而后曾参,进仲弓而退冉有,求诸折中,厥理无闻。又楚王过邓,三甥请杀之,邓侯不许,卒亡邓国。今定邓侯入下愚之上,夫宁人负我,为善获戾,持此致尤,将何劝善?如谓小不忍乱大谋,失于用权,故加其罪。是则三甥见几而作,决在未萌,自当高立标格,置诸云汉,何得止与邓侯邻伍,列在其中庸下流而已哉?又其叙晋文之臣佐也,舟之侨为上,阳处父次之,士会为下。其序燕丹之宾客也,高渐离居首,荆轲亚之,秦舞阳居末。斯并是非瞀乱,善恶纷拏,或珍瓴甋而贱璠玙,或策驽骀而舍骐骥。以兹为监,欲谁欺乎?
又江充、息夫躬馋谄惑上,使祸延储后,毒及忠良。论其奸凶,过于石显远矣。而固叙之,不列佞幸。杨王孙裸葬悖礼,狂狷之徒,考其一生,更无他事,而与朱云同列,冠之传首,不其秽欤?
若乃旁求别录,侧窥杂传,诸如此谬,其累实多。案刘向《列女传》载鲁之秋胡妻者,寻其始末,了无才行可称,直以怨怼厥夫,投川而死。轻生同于古冶,殉节异于曹娥,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辄与贞烈为伍,有乖其实者焉。又嵇康《高士传》,其所载者广矣,而颜回、蘧瑗,独不见书。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正如董仲舒、扬子云,亦钻仰四科,驰驱六籍,渐孔门之教义,服鲁国之儒风,与此何殊,而并可甄录。夫回、瑗可弃,而扬、董获升,可谓识二五而不知十者也。
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借如阳瓒效节边城,捐躯死敌,当有宋之代,抑刘、卜之徒欤?而沈氏竟不别加标榜,唯寄编于《索虏》篇内。纪僧真砥节砺行,终始无瑕,而萧氏乃与群小混书,都以《恩幸》为目。王頍文章不足,武艺居多,躬诣戚藩,首阶逆乱。撰隋史者如不能与枭感并列,即宜附出《杨谅传》中,辄与词人共编,吉士为伍。凡斯纂录,岂其类乎?
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我。"光武则受误于庞萌,曹公则见欺于张邈。事列在方书,惟善与恶,昭然可见。不假许、郭之深鉴,裴、王之妙詧,而作者存诸简牍,不能使善恶区分,故曰谁之过欤?史官之责也。
夫能申藻镜,别流品,使小人君子臭味得朋,上智中庸等差有叙,则惩恶劝善,永肃将来,激浊扬清,郁为不朽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