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提要
- 目录
- 原序
- 进宋名臣奏议劄子
- 进宋名臣奏议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宋名臣奏议』原序
- 本章共 854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宋名臣奏议原序
古之人臣所以告其君者不可得而详矣考之於书臯陶之矢厥谟伊尹之作伊训傅说之作说命周公之作无逸大抵皆後之谏疏也至於君奭之篇所以告召公者既历举商之诸臣而又曰有若虢叔闳夭有若散宜生太颠有若南宫括并及乎周之贤臣而申言之盖古圣贤之相告相勉者无非以前闻人为法虽五臣之谋谟不可见以周公之言推之则遗风余烈尚可想也汉兴将相名臣议论务在寛厚意其当时兰台石室之所藏金匮玉版之所载一时名臣奏陈未必不萃此书降武宣以後博士议郎备中朝顾问应对者未闻举一言以告其主宜乎武宣之治不能守高文之旧若魏相条汉兴以来贤臣贾?鼂错董仲舒所言奏请施行虽曰得国家之大体然考其时滥赵盖韩杨之诛开金张许史之渐宣帝虽以中兴之君而为基祸之主乌在其为条陈故事也惟我国朝淳化懿纲远接三代小臣不佞窃窥累朝国论则淳厚见於立国之初中正作於庆历之际矫激起於熙宁之後方其淳厚也如太羮玄酒淡乎其味朱弦疏越纯如其音及其中正也则朝阳鸣凤而见者歌舞法筵龙象而闻者作兴至其矫激也则大冬严霜而松柏不雕惊湍骇浪而巨石不转即诸臣之言以考一代之治虽医者用药各有不同而参苓乌喙皆足以收药石之效故当时公道大行尽言无隐忠言极谏皆萃於朝流芳简册足以垂万世之宏规逮夫绍圣以後议论一反一覆钳天下以一人之口揜天下以一人之目而祖宗良法美意无复一存夫以先朝名公钜卿章疏联篇累牍未易管窥然要其大纲则畏天命也法祖宗也恤人言也而或者乃以三不足之说反之遂使小人祖述其说以祸天下始作俑者未尝不痛恨於荆舒也明鉴之垂前车之戒凡有志於国家者其可舍是而他求哉先正丞相忠定福王赵公曩尝编类国朝名臣奏议开端于闽郡奏书于锦城亦巳上彻乙覧淳熙至今踰六十年矣蜀旧锓本巳毁于兵公之孙尚书阁学必愿绳武出鎭尝命工刋刻而未就适季温以臬事摄郡捐金命郡文学掾朱君貔孙继成之念昔先大父芗室曾受忠定之知尝同蜀之名流预讨论之列今既遂尚书之志亦可发扬先祖旧事自兹家藏此书举以告君推以治国以复我宋纯懿之治犹有望焉诗云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尚二家臣子拳拳继世之忠云淳佑庚戌立秋日朝请大夫权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本路劝农提举河渠公事提举弓手寨兵借紫眉山史季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