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集释

庄子集释

作者:郭庆藩

清郭庆藩撰。前人注解 《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 《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的解释文句,则分别列于注疏音义之下。凡是关于音义的,都移于陆德明注解之下。其余所采卢文弨、王念孙、俞樾、李桢及郭庆藩世交郭嵩焘诸家之说,则偏重于训诂名物之文。《庄子》一书,旨意艰深,寓言也最多。郭庆藩集释 《庄子》,由声音以通训诂,因章句而求其大义,其方法颇为正确。解释之处,也基本恰当。对于附会之言,都弃之而不用,可见其治学严谨。司马彪注本较为近古,陆德明音义本又不完全,郭庆藩又辑自他书,补其缺漏。遇有异文,录之以便参考校订。后世学者认为这些都是可取之处。只是郭象注、成玄英疏还有不合《庄子》本意之处,郭庆藩未能认真核查,对于音义所引,又未详细注解,热衷于反切而忽视了校雠,这是其不足之处。尽管如此,后世学者都认为此书是目前流传最广、注释最好的通行本。现存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44)湖南长沙思贤讲舍刻本、清末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1954年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61年中华书局排印本。

  • 总字数:65.47 万字
  • 成书年代:
  • 最近更新:2022-07-07

目录列表

  1. 前 言
  2. 莊子集釋序
  3. 莊子序
  4. 經典釋文序錄
  5. 莊子序
  6. 莊子集釋卷一上
  7. 莊子集釋卷一下
  8. 莊子集釋卷二上
  9. 莊子集釋卷二中
  10. 莊子集釋卷二下
  11. 莊子集釋卷三上
  12. 莊子集釋卷三下
  13. 莊子集釋卷四上
  14. 莊子集釋卷四中
  15. 莊子集釋卷四下
  16. 莊子集釋卷五上
  17. 莊子集釋卷五中
  18. 莊子集釋卷五下
  19. 莊子集釋卷六上
  20. 莊子集釋卷六下
  21. 莊子集釋卷七上
  22. 莊子集釋卷七下
  23. 莊子集釋卷八
  24. 莊子集釋卷八中
  25. 莊子集釋卷八下
  26. 莊子集釋卷九上
  27. 莊子集釋卷九下
  28. 莊子集釋卷十上
  29. 莊子集釋卷十下
  30. 點校後記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