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论
作者:徐干
儒学类著作。东汉徐幹著。今本二卷,共二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六卷。陈振声《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作二卷,与今本合。北宋曾巩在《校书序》中指出:“始见馆阁及世所有徐幹《中论》二十篇,以谓尽于此;及观《贞观政要》,怪太宗称尝见幹《中论·复三年丧篇》,而今书此篇缺;因考之《魏志》,见文帝称幹著《中论》二十余篇,于是知馆阁及世所有幹《中论》二十篇者非全书也。”书中提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的命题,反对当时“鄙儒”之“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中论·治学》)。故其内容主要是阐明儒家经义。魏文帝曹丕称其成一家之义,足传于后。有《四部丛刊》本、《双鉴楼》本及《四库全书》本。
- 总字数:3.97 万字
- 成书年代:汉代
- 最近更新:2022-07-06
目录列表
- 序
- ├ 簡介
- ├ 漢無名氏徐幹《中論》序
- ├ 宋曾鞏徐幹《中論》目録序
- ├ 明杜思刻徐幹《中論》序
- └ 徐幹《中論》目錄
- 卷上
- ├ 治學第一
- ├ 法象第二
- ├ 脩本第三
- ├ 虚道第四
- ├ 貴驗第五
- ├ 貴言第六
- ├ 藝紀第七
- ├ 覈辯第八
- ├ 智行第九
- └ 爵禄第十
- 卷下
- ├ 考僞第十一
- ├ 譴交第十二
- ├ 暦數第十三
- ├ 夭壽第十四
- ├ 務本第十五
- ├ 審大臣第十六
- ├ 愼所從第十七
- ├ 亡國第十八
- ├ 賞罰第十九
- └ 民數第二十
- 补遗
- ├ 復三年喪第二十一
- └ 制役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