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道德经碑本
- 一章
- 二章
- 三章
- 四章
- 五章
- 六章
- 七章
- 八章
- 九章
- 十章
- 十一章
- 十二章
- 十三章
- 十四章
- 十五章
- 十六章
- 十七章
- 十八章
- 十九章
- 二十章
- 二十一章
- 二十二章
- 二十三章
- 二十四章
- 二十五章
- 二十六章
- 二十七章
- 二十八章
- 二十九章
- 三十章
- 三十一章
- 三十二章
- 三十三章
- 三十四章
- 三十五章
- 三十六章
- 三十七章
- 三十八章
- 三十九章
- 四十章
- 四十一章
- 四十二章
- 四十三章
- 四十四章
- 四十五章
- 四十六章
- 四十七章
- 四十八章
- 四十九章
- 五十章
- 五十一章
- 五十二章
- 五十三章
- 五十四章
- 五十五章
- 五十六章
- 五十七章
- 五十八章
- 五十九章
- 六十章
- 六十一章
- 六十二章
- 六十三章
- 六十四章
- 六十五章
- 六十六章
- 六十七章
- 六十八章
- 六十九章
- 七十章
- 七十一章
- 七十二章
- 七十三章
- 七十四章
- 七十五章
- 七十六章
- 七十七章
- 七十八章
- 七十九章
- 八十章
- 八十一章
- 附录
- 后记
- 补遗
- 补注
『老子校释』六十三章
- 本章共 970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谦之案:成玄英庄子逍遥游篇疏、后汉书荀爽传引首二句并同,文子道原篇引首二句同,第三句作「知不知也」,疑「味」字乃「知」字倒植而误。知无知,即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之旨。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姚鼐曰:「大小多少」下有脱字,不可强解。
谦之案:「大小多少」,即下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之说,谊非不可解。六十四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亦即本此。此谓大由于小,多出于少。韩非曰:「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
又案刘向新序杂事四引「报怨以德」句。论语宪问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曰:「以德报怨,其学出于老子。」
○难于易,为大于细。
严可均曰:各本「于」下皆有「其」字。
罗振玉曰:景龙本、敦煌辛本均无「其」字。
谦之案:韩非喻老及难三篇,又续汉书五行志引马融集,并有「其」字,傅、范本「于其」上并有「乎」字,遂州、严遵、顾欢、强本成疏、荣注及意林引并无「其」字。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细」作「小」。
罗振玉曰:敦煌辛本无「天下」二字。
谦之案:据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校敦煌壬本有「天下」二字,遂州本无。又彭、赵、傅、范及韩非喻老篇于「难事」、「大事」上,均有「之」字。严本二句「难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细」,高翿「细」均作「○」。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无此二句。
谦之案:敦煌壬本有此二句。
奚侗曰:二句乃三十四章文,复出于此。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严可均曰:「故终无难」,王弼作「无难矣」。
魏稼孙曰:「犹难」,御注「犹」作「由」。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景福及敦煌庚、辛、壬诸本均无「矣」字。
谦之案:严遵本无「夫」字,二「必」上均有「者」字,与傅、范同。遂州、磻溪、楼正、严、顾、河上、柰卷、王羲之、高翿亦均无「矣」字,同此石。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无韵。奚侗:为、味韵,易、细、易、细、大、大韵。案为、味实际非韵。
右景龙碑本七十六字,敦煌本七十一字,河上本七十八字,王本七十九字,傅本八十五字,范本八十四字。河上题「恩始第六十三」,王本题「六十三章」,范本题「为无为章第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