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太阳篇上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 卷一 太阳篇上 太阳正治法第一
- 卷一 太阳篇上 太阳权变法第二
- 卷一 太阳篇上 太阳斡旋法第三
- 卷二 太阳篇下 太阳救逆法第四
- 卷二 太阳篇下 太阳类病法第五
- 卷三 阳明篇上 辨列阳明条例大意
- 卷三 阳明篇上 阳明正治法第一
- 卷四 阳明篇下 阳明明辨法第二
- 卷四 阳明篇下 阳明杂治法第三
- 卷五 少阳篇 辨列少阳条例大意
- 卷五 少阳篇 少阳正治法第一
- 卷五 少阳篇 少阳权变法第二
- 卷五 少阳篇 少阳刺法第三
- 卷六 太阴篇 辨列太阴条例大意
- 卷六 太阴篇 太阴诸法
- 卷七 少阴篇 辨列少阴条例大意
- 卷七 少阴篇 少阴诸法
- 卷八 厥阴篇 辨列厥阴条例大意
- 卷八 厥阴篇 厥阴诸法
『伤寒贯珠集』卷六 太阴篇 辨列太阴条例大意
- 本章共 231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太阴者。土也。在脏为脾。在气为湿。伤寒传经之热。入而与之相抟。则为腹满吐利等证。直中之寒。入而与湿相抟。亦为腹满吐利等证。但有肢冷肢温。脉迟脉数。口渴不渴之异耳。又三阴为三阳之里。而三阴亦自有表里。是以风寒所中。不必尽入于脏。而亦留连于经。故有太阴中风之条。与桂枝发汗之法。又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此为经脏俱病之证。故与先里后表之法。乃今之论三阴者。但云直中传经而已。是知有三阴之里。不知有三阴之表也。兹篇先列脏病。次列经病。又次为经脏俱病。凡十条。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