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自序
- 卷一·考城隍
- 卷一·耳中人
- 卷一·尸变
- 卷一·喷水
- 卷一·瞳人语
- 卷一·画壁
- 卷一·山魈
- 卷一·咬鬼
- 卷一·捉狐
- 卷一·荞中怪
- 卷一·宅妖
- 卷一·王六郎
- 卷一·偷桃
- 卷一·种梨
- 卷一·劳山道士
- 卷一·长清僧
- 卷一·蛇人
- 卷一·斫蟒
- 卷一·犬奸
- 卷一·雹神
- 卷一·狐嫁女
- 卷一·娇娜
- 卷一·僧孽
- 卷一·妖术
- 卷一·野狗
- 卷一·三生
- 卷一·狐入瓶
- 卷一·鬼哭
- 卷一·真定女
- 卷一·焦螟
- 卷一·叶生
- 卷一·四十千
- 卷一·成仙
- 卷一·新郎
- 卷一·灵官
- 卷一·王兰
- 卷一·鹰虎神
- 卷一·王成
- 卷一·青凤
- 卷一·画皮
- 卷一·贾儿
- 卷一·蛇癖
- 卷二·金世成
- 卷二·董生
- 卷二·龁石
- 卷二·庙鬼
- 卷二·陆判
- 卷二·婴宁
- 卷二·聂小倩
- 卷二·义鼠
- 卷二·地震
- 卷二·海公子
- 卷二·丁前溪
- 卷二·海大鱼
- 卷二·张老相公
- 卷二·水莽草
- 卷二·造畜
- 卷二·耿十八
- 卷二·珠儿
- 卷二·小官人
- 卷二·胡四姐
- 卷二·祝翁
- 卷二·猪婆龙
- 卷二·某公
- 卷二·快刀
- 卷二·侠女
- 卷二·酒友
- 卷二·莲香
- 卷二·阿宝
- 卷二·九山王
- 卷二·遵化署狐
- 卷二·张诚
- 卷二·汾州狐
- 卷二·巧娘
- 卷二·吴令
- 卷二·口技
- 卷二·狐联
- 卷二·滩水狐
- 卷二·红玉
- 卷二·龙
- 卷二·林四娘
- 卷三·江中
- 卷三·鲁公女
- 卷三·道士
- 卷三·胡氏
- 卷三·戏术
- 卷三·丐僧
- 卷三·伏狐
- 卷三·蛰龙
- 卷三·苏仙
- 卷三·李伯言
- 卷三·黄九郎
- 卷三·金陵女子
- 卷三·汤公
- 卷三·阎罗
- 卷三·连琐
- 卷三·单道士
- 卷三·白于玉
- 卷三·夜叉国
- 卷三·小髻
- 卷三·西僧
- 卷三·老饕
- 卷三·连城
- 卷三·霍生
- 卷三·汪士秀
- 卷三·商三官
- 卷三·于江
- 卷三·小二
- 卷三·庚娘
- 卷三·宫梦弼
- 卷三·鸲鹆
- 卷三·刘海石
- 卷三·谕鬼
- 卷三·泥鬼
- 卷三·梦别
- 卷三·犬灯
- 卷三·番僧
- 卷三·狐妾
- 卷三·雷曹
- 卷三·赌符
- 卷三·阿霞
- 卷三·李司鉴
- 卷三·五羖大夫
- 卷三·毛狐
- 卷三·翩翩
- 卷三·黑兽
- 卷四·余德
- 卷四·杨千总
- 卷四·瓜异
- 卷四·青梅
- 卷四·罗刹海市
- 卷四·田七郎
- 卷四·产龙
- 卷四·保住
- 卷四·公孙九娘
- 卷四·促织
- 卷四·柳秀才
- 卷四·水灾
- 卷四·诸城某甲
- 卷四·库官
- 卷四·酆都御史
- 卷四·龙无目
- 卷四·狐谐
- 卷四·雨钱
- 卷四·妾杖击贼
- 卷四·秀才驱怪
- 卷四·姊妹易嫁
- 卷四·续黄粱
- 卷四·龙取水
- 卷四·小猎犬
- 卷四·棋鬼
- 卷四·辛十四娘
- 卷四·白莲教
- 卷四·双灯
- 卷四·捉鬼射狐
- 卷四·蹇偿债
- 卷四·头滚
- 卷四·鬼作筵
- 卷四·胡四相公
- 卷四·念秧
- 卷四·蛙曲
- 卷四·鼠戏
- 卷四·泥书生
- 卷四·土地夫人
- 卷四·寒月芙蕖
- 卷四·酒狂
- 卷五·阳武侯
- 卷五·赵城虎
- 卷五·螳螂捕蛇
- 卷五·武技
- 卷五·小人
- 卷五·秦生
- 卷五·鸦头
- 卷五·酒虫
- 卷五·木雕美人
- 卷五·封三娘
- 卷五·狐梦
- 卷五·布客
- 卷五·农人
- 卷五·章阿端
- 卷五·馎饦媪
- 卷五·金永年
- 卷五·花姑子
- 卷五·武孝廉
- 卷五·西湖主
- 卷五·孝子
- 卷五·狮子
- 卷五·阎王
- 卷五·土偶
- 卷五·长治女子
- 卷五·义犬
- 卷五·鄱阳神
- 卷五·伍秋月
- 卷五·莲花公主
- 卷五·绿衣女
- 卷五·黎氏
- 卷五·荷花三娘子
- 卷五·骂鸭
- 卷五·柳氏子
- 卷五·上仙
- 卷五·侯静山
- 卷五·钱流
- 卷五·郭生
- 卷五·金生色
- 卷五·彭海秋
- 卷五·堪舆
- 卷五·窦氏
- 卷五·梁彦
- 卷五·龙肉
- 卷六·潞令
- 卷六·马介甫
- 卷六·魁星
- 卷六·厍将军
- 卷六·绛妃
- 卷六·河间生
- 卷六·云翠仙
- 卷六·跳神
- 卷六·铁布衫法
- 卷六·大力将军
- 卷六·白莲教
- 卷六·颜氏
- 卷六·杜翁
- 卷六·小谢
- 卷六·缢鬼
- 卷六·吴门画工
- 卷六·林氏
- 卷六·胡大姑
- 卷六·细侯
- 卷六·狼
- 卷六·美人首
- 卷六·刘亮采
- 卷六·蕙芳
- 卷六·山神
- 卷六·萧七
- 卷六·乱离
- 卷六·豢蛇
- 卷六·雷公
- 卷六·菱角
- 卷六·饿鬼
- 卷六·考弊司
- 卷六·阎罗
- 卷六·大人
- 卷六·向杲
- 卷六·董公子
- 卷六·周三
- 卷六·鸽异
- 卷六·聂政
- 卷六·冷生
- 卷六·狐惩淫
- 卷六·山市
- 卷六·江城
- 卷六·孙生
- 卷六·八大王
- 卷六·戏缢
- 卷七·罗祖
- 卷七·刘姓
- 卷七·邵九娘
- 卷七·巩仙
- 卷七·二商
- 卷七·沂水秀才
- 卷七·梅女
- 卷七·郭秀才
- 卷七·死僧
- 卷七·阿英
- 卷七·橘树
- 卷七·赤字
- 卷七·牛成章
- 卷七·青娥
- 卷七·镜听
- 卷七·牛癀
- 卷七·金姑夫
- 卷七·梓潼令
- 卷七·鬼津
- 卷七·仙人岛
- 卷七·阎罗薨
- 卷七·颠道人
- 卷七·胡四娘
- 卷七·僧术
- 卷七·禄数
- 卷七·柳生
- 卷七·冤狱
- 卷七·鬼令
- 卷七·甄后
- 卷七·宦娘
- 卷七·阿绣
- 卷七·杨疤眼
- 卷七·小翠
- 卷七·金和尚
- 卷七·龙戏蛛
- 卷七·商妇
- 卷七·阎罗宴
- 卷七·役鬼
- 卷七·细柳
- 卷八·画马
- 卷八·局诈
- 卷八·放蝶
- 卷八·男生子
- 卷八·钟生
- 卷八·鬼妻
- 卷八·黄将军
- 卷八·医术
- 卷八·藏虱
- 卷八·梦狼
- 卷八·夜明
- 卷八·夏雪
- 卷八·化男
- 卷八·禽侠
- 卷八·鸿
- 卷八·象
- 卷八·负尸
- 卷八·紫花和尚
- 卷八·周克昌
- 卷八·嫦娥
- 卷八·鞠乐如
- 卷八·褚生
- 卷八·盗户
- 卷八·某乙
- 卷八·霍女
- 卷八·司文郎
- 卷八·丑狐
- 卷八·吕无病
- 卷八·钱卜巫
- 卷八·姚安
- 卷八·采薇翁
- 卷八·崔猛
- 卷八·诗谳
- 卷八·鹿衔草
- 卷八·小棺
- 卷八·邢子仪
- 卷八·李生
- 卷八·陆押官
- 卷八·蒋太史
- 卷八·邵士梅
- 卷八·顾生
- 卷八·陈锡九
- 卷九·邵临淄
- 卷九·于去恶
- 卷九·狂生
- 卷九·澂俗
- 卷九·凤仙
- 卷九·佟客
- 卷九·辽阳军
- 卷九·张贡士
- 卷九·爱奴
- 卷九·单父宰
- 卷九·孙必振
- 卷九·邑人
- 卷九·元宝
- 卷九·研石
- 卷九·武夷
- 卷九·大鼠
- 卷九·张不量
- 卷九·牧竖
- 卷九·富翁
- 卷九·王司马
- 卷九·岳神
- 卷九·小梅
- 卷九·药僧
- 卷九·于中丞
- 卷九·皂隶
- 卷九·绩女
- 卷九·红毛毡
- 卷九·抽肠
- 卷九·张鸿渐
- 卷九·太医
- 卷九·牛飞
- 卷九·王子安
- 卷九·刁姓
- 卷九·农妇
- 卷九·金陵乙
- 卷九·郭安
- 卷九·折狱
- 卷九·义犬
- 卷九·杨大洪
- 卷九·查牙山洞
- 卷九·安期岛
- 卷九·沅俗
- 卷九·云萝公主
- 卷九·鸟语
- 卷九·天宫
- 卷九·乔女
- 卷九·蛤此名寄生
- 卷九·刘夫人
- 卷九·陵县狐
- 卷十·王货郎
- 卷十·疲龙
- 卷十·真生
- 卷十·布商
- 卷十·彭二挣
- 卷十·何仙
- 卷十·牛同人
- 卷十·神女
- 卷十·湘裙
- 卷十·三生
- 卷十·长亭
- 卷十·席方平
- 卷十·素秋
- 卷十·贾奉雉
- 卷十·胭脂
- 卷十·阿纤
- 卷十·瑞云
- 卷十·仇大娘
- 卷十·曹操冢
- 卷十·龙飞相公
- 卷十·珊瑚
- 卷十·五通
- 卷十·申氏
- 卷十·恒娘
- 卷十·葛巾
- 卷十一·冯木匠
- 卷十一·黄英
- 卷十一·书痴
- 卷十一·齐天大圣
- 卷十一·青蛙神
- 卷十一·任秀
- 卷十一·晚霞
- 卷十一·白秋练
- 卷十一·王者
- 卷十一·某甲
- 卷十一·衢州三怪
- 卷十一·拆楼人
- 卷十一·大蝎
- 卷十一·陈云栖
- 卷十一·司札吏
- 卷十一·蚰蜓
- 卷十一·司训
- 卷十一·黑鬼
- 卷十一·织成
- 卷十一·竹青
- 卷十一·段氏
- 卷十一·狐女
- 卷十一·张氏妇
- 卷十一·于子游
- 卷十一·男妾
- 卷十一·汪可受
- 卷十一·牛犊
- 卷十一·王大
- 卷十一·乐仲
- 卷十一·香玉
- 卷十一·三仙
- 卷十一·鬼隶
- 卷十一·王十
- 卷十一·大男
- 卷十一·外国人
- 卷十一·韦公子
- 卷十一·石清虚
- 卷十一·曾友于
- 卷十一·嘉平公子
- 卷十二·二班
- 卷十二·车夫
- 卷十二·乩仙
- 卷十二·苗生
- 卷十二·蝎客
- 卷十二·杜小雷
- 卷十二·毛大福
- 卷十二·雹神
- 卷十二·李八缸
- 卷十二·老龙船户
- 卷十二·青城妇
- 卷十二·鸮鸟
- 卷十二·古瓶
- 卷十二·元少先生
- 卷十二·薛慰娘
- 卷十二·田子成
- 卷十二·王桂庵
- 卷十二·寄生附
- 卷十二·周生
- 卷十二·褚遂良
- 卷十二·刘全
- 卷十二·土化兔
- 卷十二·鸟使
- 卷十二·姬生
- 卷十二·果报
- 卷十二·公孙夏
- 卷十二·韩方
- 卷十二·纫针
- 卷十二·桓侯
- 卷十二·粉蝶
- 卷十二·李檀斯
- 卷十二·锦瑟
- 卷十二·太原狱
- 卷十二·新郑讼
- 卷十二·李象先
- 卷十二·房文淑
- 卷十二·秦桧
- 卷十二·浙东生
- 卷十二·博兴女
- 卷十二·一员官
- 卷十二·丐汕
- 卷十二·人妖
- 卷十二·蛰蛇
- 卷十二·晋人
- 卷十二·龙
- 卷十二·爱才
『聊斋志异』卷十二·锦瑟
- 本章共 2.7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沂人王生,少孤,自为族。家清贫;然风标修洁,洒然裙履少年也。富翁兰氏,见而悦之,妻以女,许为起屋治产。娶未几而翁死。妻兄弟鄙不齿数,妇尤骄倨,常佣奴其夫;自享馐馔,生至则脱粟瓢饮,折稀为匕置其前。王悉隐忍之。年十九往应童试被黜。自郡中归,妇适不在室,釜中烹羊臛熟,就啖之。妇入不语,移釜去。生大惭,抵箸地上,曰:“所遭如此,不如死!”妇恚,问死期,即授索为自经之具。生忿投羹碗败妇颡。
生含愤出,自念良不如死,遂怀带入深壑。至丛树下,方择枝系带,忽见土崖间微露裙幅,瞬息一婢出,睹生急返,如影就灭,土壁亦无绽痕。固知妖异,然欲觅死,故无畏怖,释带坐觇之。少间复露半面,一窥即缩去。念此鬼物,从之必有死乐,因抓石叩壁曰:“地如可入,幸示一途!我非求欢,乃求死者。”久之无声。王又言之,内云:“求死请姑退,可以夜来。”音声清锐,细如游蜂。生曰:“诺。”遂退以待夕。未几星宿已繁,崖间忽成高第,静敞双扉。生拾级而入。才数武,有横流涌注,气类温泉。以手探之,热如沸汤,不知其深几许。疑即鬼神示以死所,遂踊身入。热透重衣,肤痛欲糜,幸浮不沉。泅没良久,热渐可忍,极力爬抓,始登南岸,一身幸不泡伤。行次,遥见厦屋中有灯火,趋之。有猛犬暴出,龁衣败袜。摸石以投,犬稍却。又有群犬要吠,皆大如犊。危急间婢出叱退,曰:“求死郎来耶?吾家娘子悯君厄穷,使妾送君入安乐窝,从此无灾矣。”挑灯导之。启后门,黯然行去。
入一家,明烛射窗,曰:“君自入,妾去矣。”生入室四瞻,盖已入己家矣。反奔而出,遇妇所役老媪曰:“终日相觅,又焉往!”反曳入。妇帕裹伤处,下床笑逆,曰:“夫妻年余,狎谑顾不识耶?我知罪矣。君受虚诮,我被实伤,怒亦可以少解。”乃于床头取巨金二铤置生怀,曰:“以后衣食,一惟君命可乎?”生不语,抛金夺门而奔,仍将入壑,以叩高第之门。
既至野,则婢行缓弱,挑灯尤遥望之。生急奔且呼,灯乃止。既至,婢曰:“君又来,负娘子苦心矣。”王曰:“我求死,不谋与卿复求活。娘子巨家,地下亦应需人。我愿服役,实不以有生为乐。”婢曰:“乐死不如苦生,君设想何左也!吾家无他务。惟淘河、粪除、饲犬、负尸;作不如程,则刵耳劓鼻、敲肘刭趾。君能之乎?”答曰:“能之。”又入后门,生问:“诸役何也?适言负尸,何处得如许死人?”婢曰:“娘子慈悲,设‘给孤园’,收养九幽横死无归之鬼。鬼以千计,日有死亡,须负瘗之耳。请一过观之。”移时入一门,署“给孤园”。入,见屋宇错杂,秽臭熏人。园中鬼见烛群集,皆断头缺足,不堪入目。回首欲行,见尸横墙下;近视之,血肉狼藉。曰:“半日未负,已被狗咋。”即使生移去之。生有难色,婢曰:“君如不能,请仍归享安乐。”生不得已,负置秘处。乃求婢缓颊,幸免尸污。婢诺。
行近一舍,曰:“姑坐此,妾入言之。饲狗之役较轻,当代图之,庶几得当以报。”去少顷,奔出,曰:“来,来!娘子出矣。”生从入。见堂上笼烛四悬,有女郎近户坐,乃二十许天人也。生伏阶下,女郎命曳起之,曰:“此一儒生乌能饲犬?可使居西堂主薄。”生喜伏谢,女曰:“汝以朴诚,可敬乃事。如有舛错,罪责不轻也!”生唯唯。婢导至西堂,见栋壁清洁,喜甚,谢婢。始问娘子官阀,婢曰:“小字锦瑟,东海薛侯女也。妾名春燕。旦夕所需,幸相闻。”婢去,旋以衣履衾褥来,置床上。生喜得所。
黎明早起视事,录鬼籍。一门仆役尽来参谒,馈酒送脯甚多。生引嫌,悉却之。日两餐皆自内出。娘子察其廉谨,特赐儒巾鲜衣。凡有赍赉,皆遣春燕。婢颇风格,既熟,颇以眉目送情。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跌,但伪作騃钝。积二年余赏给倍于常廪,而生谨抑如故。
一夜方寝,闻内第喊噪。急起捉刀出,见炬火光天。入窥之,则群盗充庭,厮仆骇窜。一仆促与偕遁,生不肯,涂面束腰杂盗中呼曰:“勿惊薛娘子!但当分括财物,勿使遗漏。”时诸舍群贼方搜锦瑟不得,生知未为所获,潜入第后独觅之。遇一伏妪,始知女与春燕皆越墙矣。生亦过墙,见主婢伏于暗陬,生曰:“此处乌可自匿?”女曰:“吾不能复行矣!”生弃刀负之。奔二三里许,汗流竟体,始入深谷,释肩令坐。欻一虎来,生大骇,欲迎当之,虎已衔女。生急捉虎耳,极力伸臂入虎口,以代锦瑟。虎怒释女,嚼生臂,脆然有声。臂断落地,虎亦返去。女泣曰:“苦汝矣!苦汝矣!”生忙遽未知痛楚,但觉血溢如水,使婢裂衿裹断处。女止之,俯觅断臂,自为续之;乃裹之。东方渐白,始缓步归,登堂如墟。天既明,仆媪始渐集。女亲诣西堂,问生所苦。解裹,则臂骨已续;又出药糁其创,始去。由此益重生,使一切享用悉与己等。
臂愈,女置酒内室以劳之。赐之坐,三让而后隅坐。女举爵如让宾客。久之,曰:“妾身已附君体,意欲效楚王女之于臣建。但无媒,羞自荐耳。”生惶恐曰:“某受恩重,杀身不足酬。所为非分,惧遭雷殛,不敢从命。苟怜无室,赐婢已过。”一日女长姊瑶台至,四十许佳人也。至夕招生入,瑶台命坐,曰:“我千里来为妹主婚,今夕可配君子。”生又起辞。瑶台遽命酒,使两人易盏。生固辞,瑶台夺易之。生乃伏地谢罪,受饮之。瑶台出,女曰:“实告君:妾乃仙姬,以罪被谪。自愿居地下收养冤魂,以赎帝谴。适遭天魔之劫,遂与君有附体之缘。远邀大姊来,固主婚嫁,亦使代摄家政,以便从君归耳。”生起敬曰:“地下最乐!某家有悍妇;且屋宇隘陋,势不能容委曲以共其生。”女笑曰:“不妨。”既醉,归寝,欢恋臻至。
过数日,谓生曰:“冥会不可长,请郎归。君干理家事毕,妾当自至。”以马授生,启扉自出,壁复合矣。生骑马入村,村人尽骇。至家门则高庐焕映矣。先是,生去,妻召两兄至,将箠楚报之;至暮不归,始去。或于沟中得生履,疑其已死。既而年余无耗。有陕中贾某,媒通兰氏,遂就生第与妇合。半年中,修建连亘。贾出经商,又买妾归,自此不安其室。贾亦恒数月不归。生讯得其故,怒,系马而入。见旧媪,媪惊伏地。生叱骂久,使导诣妇所,寻之已遁,既于舍后得之,已自经死。遂使人舁归兰氏。呼妾出,年十八九,风致亦佳,遂与寝处。贾托村人,求反其妾,妾哀号不肯去。生乃具状,将讼其霸产占妻之罪,贾不敢复言,收肆西去。
方疑锦瑟负约;一夕正与妾饮,则车马扣门而女至矣。女但留春燕,余即遣归。入室,妾朝拜之,女曰:“此有宜男相,可以代妾苦矣。”即赐以锦裳珠饰。妾拜受,立侍之;女挽坐,言笑甚欢。久之,曰:“我醉欲眠。”生亦解履登床,妾始出;入房则生卧榻上;异而反窥之,烛已灭矣。生无夜不宿妾室。一夜妾起,潜窥女所,则生及女方共笑语。大怪之。急反告生,则床上无人矣。天明阴告生;生亦不自知,但觉时留女所、时寄妾宿耳。生嘱隐其异。久之,婢亦私生,女若不知之。婢忽临蓐难产,但呼“娘子”。女入,胎即下;举之,男也。为断脐置婢怀,笑曰:“婢子勿复尔!业多,则割爱难矣。”自此,婢不复产。妾出五男二女。居三十年,女时返其家,往来皆以夜。一日携婢去,不复来。生年八十,忽携老仆夜出,亦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