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引言
 - ◎上海的人口与贸易额
 - ◎复杂之社会
 - ◎日本在上海经济力之发展
 - ◎分租房屋之习惯法
 - ◎二房东受累
 - ◎挖费与小租
 - ◎鸽笼式之房屋
 - ◎三层楼
 - ◎公馆马路的骑楼
 - ◎半条大马路
 - ◎公共租界之三公园
 - ◎桥梁之遗迹
 - ◎长三与幺二
 - ◎野鸡之释义
 - ◎娼妓籍贯之不同
 - ◎女校书
 - ◎韩庄开一炮
 - ◎借小房子
 - ◎娼门中的术语
 - ◎咸水妹
 - ◎轿饭票之三变
 - ◎流动的卖唱
 - ◎点大蜡烛
 - ◎老、少
 - ◎公务正堂
 - ◎征歌
 - ◎野鸡拉夫
 - ◎露天通事
 - ◎东洋女堂倌
 - ◎包车野鸡
 - ◎烟、赌、娼
 - ◎神秘的朝会
 - ◎茶房媒
 - ◎淌排、咸肉
 - ◎女招待
 - ◎女职员
 - ◎如此按摩
 - ◎女学生的丑业
 - ◎跳舞、歌舞
 - ◎神秘的北四川路
 - ◎虹口赌场
 - ◎撒尿菩萨
 - ◎同性恋爱
 - ◎花会狂
 - ◎游戏场之始祖
 - ◎小客栈写真记
 - ◎客栈名称之变易
 - ◎打弹子
 - ◎戳药水
 - ◎吃白面
 - ◎出卖笼头水
 - ◎南市新舞台
 - ◎蟾宫折桂
 - ◎真刀真枪的创始人
 - ◎共舞台之男女合演
 - ◎女伶封王
 - ◎开房间
 - ◎大旅社、大饭店
 - ◎兜喜神方
 - ◎兜圈子
 - ◎兜风
 - ◎浴室堂倌
 - ◎女浴室
 - ◎擦背
 - ◎清水盆汤
 - ◎模特儿
 - ◎曲线美
 - ◎龟头套
 - ◎泥制春戏
 - ◎角先生
 - ◎天妃宫
 - ◎南石路与北石路
 - ◎剪发留发
 - ◎梳头佣
 - ◎大裤管与小裤管
 - ◎画眉
 - ◎耳环
 - ◎染指
 - ◎硬领头
 - ◎合会
 - ◎抢油主
 - ◎米蛀虫和地鳖虫
 - ◎滑稽公司
 - ◎狂潮之一瞥
 - ◎摩登化
 - ◎鸡叫做到鬼叫
 - ◎张竞生的《性史》
 - ◎烧头香
 - ◎燕子窠命名之释义
 - ◎广东人的迷信
 - ◎拉风
 - ◎打醮
 - ◎不守时
 - ◎市虎
 - ◎红绿灯
 - ◎名人与花柳
 - ◎此地不准小便
 - ◎打样
 - ◎抛沙掷泥
 - ◎搭客要找保证
 - ◎大舞台对过
 - ◎马路政客
 - ◎欧化
 - ◎小鬼
 - ◎棺材店里的鬼戏
 - ◎茶馆
 - ◎吃包茶
 - ◎小账分文不取
 - ◎堂彩以外之堂彩
 - ◎送元宝
 - ◎看热闹
 - ◎无意识
 - ◎医院
 - ◎基督教
 - ◎大报最盛时代
 - ◎各报社评之变迁
 - ◎报界四金刚之凋零
 - ◎野金刚
 - ◎汪汉溪大捧林黛玉
 - ◎十五年前之小报
 - ◎现在流行之小报
 - ◎报馆街
 - ◎卖朝报
 - ◎当、质、押
 - ◎当价
 - ◎当几钿
 - ◎徽骆驼
 - ◎押店之利率
 - ◎借印子钿
 - ◎借皮球
 - ◎一角过夜
 - ◎各银行之钞票
 - ◎满天飞
 - ◎抢帽子与捞帽子
 - ◎金价之贵贱
 - ◎马永贞与霍元甲
 - ◎马玉山与洗冠生
 - ◎赤脚财神
 - ◎张聋{彭耳}
 - ◎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 ◎姚天亮苏鸡啼
 - ◎交际博士黄警顽
 - ◎外国女律师
 - ◎大包作头和小包作头
 - ◎粪夫之双料利益
 - ◎生意和尚讨老婆
 - ◎电车
 - ◎大家当心点
 - ◎东洋车
 - ◎野鸡包车
 - ◎脚踏黄包车
 - ◎黄包车广告
 - ◎不准两人坐车
 - ◎人力车夫苦恼
 - ◎可恶的车夫
 - ◎电影
 - ◎杂耍
 - ◎露天舞台
 - ◎露天旅馆
 - ◎夜花园
 - ◎打倒狮子金刚
 - ◎各业最多地点
 - ◎天禄之推潭仆远
 - ◎饭店弄堂
 - ◎荐头店
 - ◎店员之三副面孔
 - ◎理发店门前之三色棍
 - ◎砂锅馄饨
 - ◎菜饭
 - ◎天天大廉价
 - ◎接方送药、代客煎药
 - ◎兑换铜元
 - ◎烟纸店的兑价
 - ◎同业嫉妒
 - ◎小儿回春丹
 - ◎华成公司之股票
 - ◎达仁堂的死算盘
 - ◎保险
 - ◎人蜡烛
 - ◎男女翻戏
 - ◎倒棺材
 - ◎跑老虎当
 - ◎倒冷饭
 - ◎小书摊
 - ◎水门汀上告状
 - ◎拉一把
 - ◎专做外国生意的乞丐
 - ◎赶猪猡
 - ◎杀猪猡
 - ◎拿开销
 - ◎讲斤头
 - ◎赏光券
 - ◎戤牌头
 - ◎兜得转与跑得开
 - ◎绑匪
 - ◎白相人嫂嫂
 - ◎捉蟋蟀
 - ◎三光党
 - ◎顶瓜瓜与硬绷绷
 - ◎抛顶宫
 - ◎买户头
 - ◎买烂东西
 - ◎卖长锭
 - ◎卖性照片
 - ◎卖冰
 - ◎卖书画
 - ◎卖经
 - ◎捞锡箔灰
 - ◎拾荒
 - ◎上海人口中之老字
 - ◎宁波人口中之阿字
 - ◎算命
 - ◎还魂烟
 - ◎刺花
 - ◎吃讲茶
 - ◎揩油
 - ◎储蓄骗
 - ◎孵豆芽
 - ◎两个半滑头
 - ◎点香烛
 - ◎某国浪人
 - ◎叫火烛
 - ◎树上开花
 - ◎抄把子
 - ◎空头支票
 - ◎假钞票
 - ◎假银币
 - ◎假辅币
 - ◎假书画
 - ◎假客气
 - ◎髦儿戏
 - ◎上海人的过年忙
 - ◎宋案的回顾
 - ◎戴季陶被捕
 - ◎如同狗屁的《天仇文集》
 - ◎章太炎监禁西牢
 - ◎康圣人办《国是报》
 - ◎《天铎报》人材济济
 - ◎周浩胆识俱优
 - ◎薛君子丧胆
 - ◎十六开
 - ◎夜报
 - ◎文化街
 - ◎如此新剧
 - ◎跳舞
 - ◎肉林秘闻
 - ◎连苞嫁人
 - ◎请游龙宫
 - ◎领港朋友
 - ◎幺二堂子的新章程
 - ◎白板对煞
 - ◎坐房间
 - ◎吃剩的姨太太
 - ◎牛奶总统
 - ◎娼门中的口头禅
 - ◎年年十六岁
 - ◎搭壳子
 - ◎人兔子
 - ◎流动的卖娼
 - ◎神秘的折扇
 - ◎宁波堂子
 - ◎神秘之街的一角
 - ◎阔哉包客
 - ◎花烟间
 - ◎女相士
 - ◎一杯茶值五大元
 - ◎一席菜值三百元
 - ◎两个字值六十文
 - ◎翁梅倩沿街卖唱
 - ◎出卖淫书
 - ◎小叫天之荣辱
 - ◎女裁缝
 - ◎缝穷妇
 - ◎野鸡大学
 - ◎大学生
 - ◎镀金博士
 - ◎一只花瓶
 - ◎包房间
 - ◎霞飞路上俄国化
 - ◎流浪的白俄
 - ◎邮局门前的苦力
 - ◎邮包公司
 - ◎味莼园
 - ◎新世界的隧道
 - ◎尿坑上的招贴
 - ◎屋顶上的八卦
 - ◎外白渡桥
 - ◎陆逊墓址
 - ◎法国公园
 - ◎地火
 - ◎电话
 - ◎孔夫子
 - ◎小押当
 - ◎老虎灶
 - ◎诗谜候教
 - ◎好阔绰的大厂
 - ◎开什么
 - ◎后门货
 - ◎丢圈
 - ◎丢票
 - ◎裱画店之换天头
 - ◎贼技
 - ◎吃豆腐
 - ◎吃盘子
 - ◎吃百家饭
 - ◎叫魂
 - ◎麻衣债
 - ◎出兴隆票
 - ◎阿羊哥
 - ◎水鬼
 - ◎卖羊
 - ◎卖相
 - ◎冲鸟
 - ◎冲喜
 - ◎大照会
 - ◎拉洋人
 - ◎不讲价钿坐车子
 - ◎小车
 - ◎大出丧
 - ◎送丧马车
 - ◎场面不可不绷
 - ◎假人参
 - ◎虚头
 - ◎野鸡
 - ◎请医生、打保单
 - ◎粥店、豆腐店
 - ◎馄饨担
 - ◎客饭
 - ◎苏广成衣铺
 - ◎冷摊
 - ◎玻璃包厢
 - ◎熏鱼、酥糖
 - ◎日需房饭钱二百八十文
 - ◎小便三角、大便一元
 - ◎柜台上的铁栅
 - ◎靠灾民发财的善棍
 - ◎广告医生
 - ◎高等华人
 - ◎看鬼脸
 - ◎十三点
 - ◎寻人
 - ◎俞调、马调
 - ◎医生的三吓头
 - ◎开大炮
 - ◎大少爷谋害妓女
 - ◎烫头发
 - ◎年红灯
 - ◎桂花
 - ◎跑狗瘾
 - ◎幺二三式
 - ◎捏脚
 
『上海鳞爪』◎电影
- 本章共 1.5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中国的电影剧,现在总算发达极了,不过比较欧美各国,还在幼稚时代。电影公司现在已有十几家,电影院也有三四十处,且从无声剧进而为有声剧,驳骏然有打倒平剧及其它戏剧之势。
但是回顾二十年前的电影,只有外国剧。最初,作者在福州路青莲阁茶馆对门一家范围极小的影戏院里去过一回,每张戏券只售铜圆十枚,顾客都是短衣跣足的下层民众。以后每到夏天,泥城桥外有演露天电影者,每位只取小洋一毛。那时候所映的都是外国侦探长片子,一本影片必接续连映至十多天或二十多天,才告完结。
后来苏石痴在法租界吉祥街(现在中国影戏院地址)开设民兴新剧社,因欲加增观众兴味起见,每晚新剧完毕,加映中国电影二三幕,此为中国电影剧发现之始。不过那时间吾国并无电影公司,都请外国公司代替拍摄,扮演人物就是民兴社的演员。
到了民国七八年间,张石川创办明星公司,但杜宇创办上海公司,才有自摄的电影开映。明星的《孤儿救祖记》、上海的《古井重波记》两片,很受观众所称誉。《救祖记》的主角是王汉伦,《重波记》的主角是傅文豪,今王已改业,傅已隐居,在银幕上不能再见王、傅两女士的色相了。
一说明星开映《救祖记》前还有一本《张欣生》影片最先开映(《张欣生》即弑父惨事),究竟孰先孰后,已记忆不清。
舶来品的有声电影开映迄今,差不多已有五六年了。中国电影公司起初因资本薄弱,人材不够,不敢贸然拍摄,只好眼看外商赚钱。直到去年,才有天一公司开摄慕维通有声影片,明星公司也继之而起,名称“四达通”。不过收音等人材,起初都聘请西人担任,现在才有华人自己收音。
明星公司在未曾拍摄片上发音之前,先用蜡盘收音(仿留声机办法)拍摄《歌女红牡丹》、《如此天堂》等片。惟因蜡盘收音之故,发出来的声浪和剧中人动作往往有脱落参差之弊(友联公司也仿效明星蜡盘收音摄过一本《虞美人》片)。
两年以前,还有海宁路一家新爱伦影戏院门口,钉着一块白布横招,大书“本院开映第一发明国产有声影片”。起初开映时候,居然能哄动一时,座客常满。其实一究它们内幕,所谓国产有声影片者,非是蜡盘收音,也非慕维通、四达通等片上发音,却是一人躲在幕后,依照演员动作怪声怪气的乱叫一阵,某报斥为鬼腔鬼调,仿佛相近。吾说:“能想得出新花样,占先一着,总算是他们的小聪明。”后来这鬼腔鬼调已戳穿了,观客都裹足不往,他们才歇手。
现在电影公司虽有十几家,可是最着名的,只有明星、天一、联华三家而已。
各公司的出品都标着“国产”两字,实则影片中一切原料和演员的化装品大半是舶来品,每年漏出的金钱实在不少。“国产”云云,仅男女演员的本身确是中国的出产品,不过处在生产落后的中国,要叫电影公司改买国货原料,在势也有所不能罢。
电影虽是娱乐品,也是社会教育之一。选取剧材,编辑剧本,须加以审慎,不可忽略从事。譬如有一本良好电影开映,在观众方面,多少总可得到一点益处。倘使无价值的电影,又必予观众得到恶劣的印象。征之前年阎瑞生谋杀莲英的惨剧观之,实为不虚,因阎瑞生的一切举动,都得自外国恶劣片子的影响。
吾国的地位是次殖民的地位,在理应多编些兴奋民族性和改良社会的作品,警策观众,借此以唤起垂死之国魂。奈影片公司多不注意于此,一味利用社会的弱点,专编不是神怪剧便是爱情片。试问这种片子适合社会教育幺?能警策观众幺?
公司老板但求片子的卖钱,其它都不顾及,因此在某一时期盛行过一种荒诞不经的武侠片子,实则专以驾雾腾云、互斗法术为事,而于真正“武侠”两字也离题千丈了。又试问这种片子,究于社会教育有丝毫的益处吗?
现在这种荒诞不经的片子已慢慢落伍,总算电影前途的好现象。不过新出的片子,仍多描写男女两性之事为主,如果要看兴奋民族性和改良社会的作品,仍旧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