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01回 北京城贤臣监国 瑞龙镇周郎遇主
- 第02回 杏花楼奸党遭诛 海边关良臣保驾
- 第03回 退妖魔周郎配偶 换假银张妇完贞
- 第04回 区家村智退庄客 金平城怒斩奸官
- 第05回 雷老虎擂台丧命 李巴山比武欺人
- 第06回 梅花桩僧俗比武 西禅寺师徒相逢
- 第07回 林胜捉奸遭反捏 黄坤抱屈遇高僧
- 第08回 下潮州师徒报仇 游金山白蛇讨封
- 第09回 英武院探赌遇名姝 诸仙镇赎衫收勇士
- 第10回 杨遇春卖武逢主 僧燕月行凶遭戮
- 第11回 遇诗翁蔡芳夺舟 访主子伯达寻江
- 第12回 夺鲈鱼踢伤伦公子 投村庄收罗众豪杰
- 第13回 妖道人围困海波庄 玉面虎阵斩高发仕
- 第14回 少林寺门徒私下山 锦纶堂行家公入禀
- 第15回 牛化蛟贪财丧命 吕英布仗义报仇
- 第16回 雷大鹏别师下山 胡惠乾送儿入寺
- 第17回 下武当道德报仇 游羊城五枚解急
- 第18回 刘阁老累代光昌 赵芳庆武艺无双
- 第19回 赵教头知机识主 朱知府偏断身亡
- 第20回 苏州城白花蛇劫狱 牛头山黄协镇丧师
- 第21回 接圣驾区镇威擢 职 结亲谊周日青吟诗
- 第22回 黄土豪欺心诬劫 张秀才畏刑招供
- 第23回 伯制军两番访主 唐教头二次解围
- 第24回 待月楼奋鹏护驾 寻芳市老虎丧身
- 第25回 毓秀村百鸟迎皇 小桃源万花朝圣
- 第26回 游花园题赠佳人词 闹新房戏谑风流话
- 第27回 急脚先锋逢恩得赦 投怀柳燕遇主成亲
- 第28回 痴情公子恋春光 美貌歌姬嗟命薄
- 第29回 蕴玉阁狂徒恃势 天香楼义士除顽
- 第30回 东留村老鼠精作怪 飞鹅山强贼寇被诛
- 第31回 李全忠寻仇摆擂台 程奉孝解忿破愚关
- 第32回 白面书生逢铁汉 红颜少女遇金刚
- 第33回 英雄遇赦沐皇恩 义士慈心叨御赐
- 第34回 命金刚碧玉共成亲 逢圣主许英谈战法
- 第35回 三英雄庙前逞力 两孝子遇水无灾
- 第36回 碧连孝感动家姑 紫薇遗宝赐佳儿
- 第37回 报恩寺和尚贪财 广法庵女尼死节
- 第38回 王宝珠贪淫损命 录金言警世除顽
- 第39回 叶公子通贼害民 柴翰林因侄会主
- 第40回 陈河道拯民脱难 邹按察救驾诛奸
- 第41回 扬州城府宪销案 金华府天子救民
- 第42回 仁圣主怒斩奸官 文武举同沾重恩
- 第43回 安福战败飞龙阁 赵虎收服金鳌吼
- 第44四 回老大人开科取士 白安福建醮复仇
- 第45回 白安福设坛恩建醮 胡惠乾恃恶又寻仇
- 第46回 说闲言机匠起祸 夸武艺恶霸兴兵
- 第47回 递公禀总督准词 缉要犯捕快寻友
- 第48回 印月潭僧人不俗 仪凤亭妓女多情
- 第49回 夺佳人日青用武 打豪奴咏红知恩
- 第50回 入县衙怒翻公案 到抚辕请进后堂
- 第51回 杭州城正法污吏 嘉兴府巧遇英雄
- 第52回 害东翁王怀设计 见豪客鲍龙显能
- 第53回 重亲情打伤人命 为义士大闹公堂
- 第54回 周日青力救郭礼文 李得胜鞭伤鲍勇士
- 第55回 醉大汉洪福救主 旧良朋华琪留宾
- 第56回 周日青小心寻圣主 杨长祺请罪谒天颜
- 第57回 方快头叩问吉凶 高相士善谈休咎
- 第58回 识真主高进忠显名 访细情何人厚得信
- 第59回 施毒计气煞惠乾 挡凶锋打走方德
- 第60回 伤母子胡惠乾狠心 调官兵曾必忠设计
- 第61回 急调兵拟困西禅寺 请会议协拿胡惠乾
- 第62回 西禅寺胡惠乾惊变 大雄殿高进忠争锋
- 第63回 破花刀惠乾丧命 掷首级三德亡身
- 第64回 绝后患议拿家属 报父仇拟请禅师
- 第65回 奉旨访师方魁跋涉 应诏除害白眉登程
- 第66回 闻家信方快头垂泪 探消息马壮士逞能
- 第67回 旧地重游山僧势利 轻舟忽至姊妹翩跹
- 第68回 俗和尚出言不逊 猛英雄举手无情
- 第69回 还求恕罪前倨后恭 阅读来书惊心动魄
- 第70回 志切报仇心存袒护 出言责备仗义除凶
- 第71回 运内功打死童千斤 使飞腿踢伤谢亚福
- 第72回 道人寄语巡抚奏章 阁老知人英雄善任
- 第73回 约期比试锦纶下书 结伴同行白眉除害
- 第74回 扫除恶霸不认同门 力敌仇雠 击杀至善
- 第75回 众教师大破少林寺 高进忠转回广东城
- 第76回 顽梗既除八方向化 帝德何极万寿无疆
『乾隆游江南』第38回 王宝珠贪淫损命 录金言警世除顽
- 本章共 2.4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5
话说妙能阴魂拈着一根铁棍,向宝珠一棍打去,宝珠昏绝,大叫一声,早已死了。于是王老夫妻见了悲哭不止,想我二人单生他一个,今眼见得死了,如何是好?正是大限已到,怎能脱!即命家人备办棺箱,收拾已毕。这是好色贪淫的结果,此后望我朝官商士庶人等,千万莫学这宝珠也。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
那贪淫之事更甚于杀人。夫杀人必有所困而后杀之,或仇、为偷、为怒不等也。而贪淫一事,非谓其有仇于己,而后淫之也。故虽妓女亦不可淫。虽曰:“我有钱,然后得淫。”曰:“不然,此亦女人也。彼因父母贫穷,或因负累所致而卖身者也。故曰妓亦犹人耳,且不可犯,何况闺门处女,寡妇尼姑哉!”夫嫠妇 寡妻形单影只,遥遥岁月,守节原难。或以非礼犯之,或用巧计诱之,使他数载贞心片时扫地,新奸欢于黑夜,故夫哭于黄泉,祖宗发竖,鬼神皆怨。淫罪滔天,天地断难宽宥者也。若云僧、道、尼姑,已经出家,永断情根,若加淫亵,与寻常淫恶又加一等。削发披缁,晨钟暮鼓,戒律何等森严!以既归空门之钵,而与之行淫,纵菩萨低眉,暂且由汝而逆天败礼,此心自得过乎?此所以有无间地狱也。
又有闺房处女及笄 之年,情事未知,欲心已启,或遇勾挑而断臂已见贞,剖心以自烈,如此刚志能有几人?是以钻穴逾墙,较已嫁之女为易重,岂知一旦失身,终身抱垢,有惭花烛之宵,殊愧奠雁 之礼,琴瑟 必乖,家道非吉,淫罪滔天,天地断难宽宥者也。且妇人一生名节,自处女始,无如设计圈诱,是恣我片刻之欲,而损人终身之节。后来婚嫁,便为残体。使其父母暗伤体面,夫家现被丑名。纵使临婚混过隐微,常觉羞惭。苟遇曾经识面,跼蹐 难施面目。即能教子成名,不节终归亏损。即令守贞一世,已是清白玷污,岂不于女可恨,于男则罪大恶极矣!
婉娈少妇,贞心未固,烈志未坚。况且朝夕引诱,食物投其所好,衣服迎其所爱,容止笑貌得其欢心,况人心既非木石,孰能无情!但邪肠一软,而苟合遂成。于是而玷门风、坏名节,夫耻以为妻,子耻以为母,翁姑耻以为媳,父母耻以为女,族党因之而含羞,戚友因之而蒙垢,辱及祖宗,污流数代,谁职其咎?淫罪滔天,天地断不容者也。
有夫妇容后于父子兄弟淫人者,不独乱夫妇之伦,并乱人父子兄弟,甚至使彼祖先有不韵非类之痛,神诛鬼责,岂能追乎?乃有为人饥寒躬苦,万不得已,将女卖于他人,原是痛心切齿之事。为人主者,当如己女看待,勿行污辱。若以盆里食,阶前草,随身近便,恣意淫欲,且久遭幽闭,不使婚配,此亦重于寻常淫恶。当与寡妇处女同遵明训。
又人家女婢,最易淫奸,皆以此为世俗寻常,无伤阴德,不知婢亦人女乎?特贫于我女耳!其受惜之心,实与我女无所异者。以礼遣嫁,则亦良家夫妇矣。苟从而乱之,是即淫人之妻女矣。天地又岂得能宽假而不加谴责乎?人于婢女不肯留心于恤,稍有姿色,即行奸淫,但情衰爱驰,又复转卖,但取价值,无问失所。甚或死于毒妇之手,沦于淫娼之家,而独不思彼离其父母而归于我者,即以我为父母矣,忍令摧残弃掷若如此者乎?平心思之,通身汗下矣。婢女二十岁即当择配,不宜禁锢终身,以损无穷之德也。
又每见少年仆妇,执役房帏 ,见其有色,即肆意淫乱,使其夫知之,小则萌跋扈之心,大则怀杀主之意。即或不知,而或奸而生子,是使我为父也。忍乎哉?即不生子,而堂堂七尺则与奴隶下贱受此败柳残花,屑乎哉?则其罪即轻于良家妇,而祸之烈殆有甚焉!然阴律断淫罪未当,曰淫婢女仆妇者减一等论,则其罪无异于良家。臧获妇女,多被凌逼以为分,固然耳。试思此辈,皆良民,因贫穷鬻身,或因官势投充,既役其身,复乱其妻母,作何消受?及乱而生子,则沦主为仆,使此子事我之子,是兄弟相主仆也;万一生女有色,已复乱之,是父奸其女也;己之子侄复乱之?是兄弟姊妹相奸也。聚尘宣淫,廉耻尽丧,后遂不可穷诘。
嗟乎!今有人于此骂其子女为藏获者,必怫然怒,攘臂而起矣!以淫色之故,乃使祖父相承之血脉自我而乱,岂不伤哉!今之主人者,多以非礼辱使仆妇,甚至宿其将嫁之女,奸其初婚之媳,使其含忍耻不可对人。至于贫人之妇,或资乳食糊口,彼既抚抱我之子,不为无功,我反从而淫乱之,其为神之所怒,不亦宜乎?凡雇乳妇择其少艾者,冀其多乳,非渔色 ,彼应募而来,舍其子女,离其夫妻,三年鞠育,倍劳于嫡母。午夜凄凉,尤苦于孀居;其夫鳏守空床,心忧失节,困于穷苦,无可奈何。为主人者,诚以礼自待,戒勿相犯,子女必昌。
夫世间男女之事,最易濡染,然形极势阻,或禁其欲而不得肆,至若花街柳巷以为风月场中,不任妨人取乐,余以为不然。夫娼优须贱,然当其初幼,父母一般爱惜,指望日后嫁一好人,永远作一亲戚往来,迨年齿稍长,或为官粮所逼,或为官债所凌。随入火坑,脱身无计,独居则泪眼愁眉。逢人则强欢假笑,欲舍此而从良,鸨母从而压制之。稍有人心者,正宜深恻悯;而乃视为闲花野草,岂非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举世所习为不怪者,无如狎妓。意殆谓既酬以金,淫不为害,岂知其害甚大,且无论破家伤身,能保妓不孕乎?孕而产女,则己之女为娼;即孕而生男,人皆非笑;羞不肯认,则己之子亦得沦于污贱下流矣。嗟乎!以淫色故而乱祖宗相承之血脉,岂不伤哉!
世有别种狂痴,渔猎男女,往往外借朋友之名,阴图夫妇之好,以同形体,创天地,未有之杀,淫其幼者,何异吾子吾孙;淫其稍长者,何异吾弟吾侄?兄与之谓何而沦污若此?而稍知礼义者,当必翻然改悟矣!夫男女私媾,已同禽兽哉。更比昵娈童,以同形体,巧为淫合,倘私心窃思,成何面目?且群小狎邪,变乱家规,引狼入室,害更有不可胜言者。此皆戒邪之妙旨。子因谬拟此传,实欲天下人皆以忠孝廉节为心,为善去恶,少怒勿淫为望。故抄其大略以为警世之小补云尔。
闲话休提,且说圣天子与日青在路上东游西玩,甚是自得。一日行至一处叫段家庄,但见:
苍松栖鹤枝枝秀,绿竹交加数百竿。
老树龙吟声彻耳,风移林影渐生寒。
又只见那农夫在陌上鼓腹讴歌,欣欣自乐;牧童在树阴之下踏踏歌声,悠悠笛韵。正是:
太平天子乐,盛世庶民安。
欲知以后事,下回细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