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第01回 北汉主屏逐忠臣 呼延赞激烈报仇
- 第02回 李建忠力救义士 呼延赞梦神教武
- 第03回 金头娘征场斗艺 高怀德大战潞州
- 第04回 讲和议杨业回兵 迎銮驾豪杰施能
- 第05回 宋太祖遗嘱后事 潘仁美计逐英雄
- 第06回 潘仁美奉诏宣召 呼延赞单骑救驾
- 第07回 北汉主议守河东 呼延赞力擒敌将
- 第08回 建忠议取接天关 大辽出兵救晋阳
- 第09回 郭进大破耶律沙 刘钧敕书召杨业
- 第10回 八王进献反间计 光美奉使说杨业
- 第11回 小圣感梦取太原 太宗下议征大辽
- 第12回 高怀德幽州大战 宋太宗班师还汴
- 第13回 李汉琼智胜番将 杨令公大破辽兵
- 第14回 犒将士赵普辞官 宴群臣宋琪赋诗
- 第15回 曹彬部兵征大辽 怀德战死岐沟关
- 第16回 太宗驾幸五台山 渊平战死幽州城
- 第17回 宋太宗议征北番 柴太郡奏保杨业
- 第18回 呼延赞大战辽兵 李陵碑杨业死节
- 第19回 瓜州营七郎遭射 胡原谷六使遇救
- 第20回 六使汴京告御状 王钦定计图八王
- 第21回 宋名臣辞官解印 萧太后议图中原
- 第22回 杨家将晋阳斗武 杨郡马领镇三关
- 第23回 樵夫诡计捉孟良 六使单骑收焦赞
- 第24回 孟良智盗骕骦马 岳胜大战萧天佑
- 第25回 五台山孟良借兵 三关寨五郎观象
- 第26回 九妹女误陷幽州 杨延德大破番兵
- 第27回 枢密计倾无佞府 金吾拆毁天波楼
- 第28回 焦赞怒杀谢金吾 八王智救杨郡马
- 第29回 宋君臣魏州看景 王全节铜台交兵
- 第30回 八王赍诏求六使 焦赞大闹陈家庄
- 第31回 呼延赞途中遇救 杨郡马大破辽兵
- 第32回 萧太后出榜募兵 王全节兵征大辽
- 第33回 吕军师布南天阵 杨六使明下三关
- 第34回 宗保遇神授兵法 真宗出榜募医人
- 第35回 孟良盗走白骥马 宗保佳遇穆桂英
- 第36回 宗保部众看天阵 真宗筑坛封将帅
- 第37回 黄琼女反投宋营 穆桂英破阵救姑
- 第38回 宗保大破天门阵 五郎降伏萧天佐
- 第39回 宋真宗下诏班师 王枢密进用反间
- 第40回 八殿下三关借兵 众英雄九龙斗武
- 第41回 杨延朗暗助粮草 八娘子大战番兵
- 第42回 杨郡马议取北境 重阳女大闹幽州
- 第43回 平大辽南将班师 颁官诰大封功臣
- 第44回 六郎议取令公骸 孟良焦赞双丧命
- 第45回 禁宫中八王祈斗 无佞府郡马寿终
- 第46回 达达国议举伐宋 杨宗保兵征西夏
- 第47回 束天神大战宋将 百花女锤打张达
- 第48回 杨宗保困陷金山 周夫人力主救兵
- 第49回 杜娘子大破妖党 马赛英火烧番营
- 第50回 杨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妇得胜回朝
『杨家将』第27回 枢密计倾无佞府 金吾拆毁天波楼
- 本章共 3.5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1
却说到了次日,谢金吾摆列队伍,前经无佞宅门首而过。近天波楼边,今手下敲动金鼓,喝道连声。谢金吾端坐马上,过却楼前。正值杨令婆与柴夫人在厅上闲坐,闻府外乐声响亮,令人出府探视。回报:“谢副使径乘马喝道而过。”令婆怒曰:“满朝官宰,让得我杨家。谢金吾何等人,特来欺凌?”即令备车马,趋朝来奏于帝。令婆以龙杖而入。真宗降阶而迎,列坐,因问曰:“朕未有宣命,夫人造朝,将奏何事?”令婆起答曰:“妾先夫蒙先帝厚恩,曾赐无佞宅、天波楼等第宅,使臣妾诸子荣耀莫加。宰官经过者,俱下马回避,非是敬老妾,盖重君命也。今者谢金吾,动用鼓乐,不下马而过,分明轻慢陛下,欺侮老妾耳。”真宗闻奏,即宣谢金吾入,责之曰:“先帝遗旨,汝何独违令?今夫人劾汝轻侮朝廷,该当何罪?”谢金吾奏曰:“臣非敢有慢国法,容奏其故。前日陛下以敕命旌赏杨六使,臣领敕经过天波楼,亦下马而过,斯时君命反甚轻亵。臣等以为相碍,正欲会同文武具奏,未敢擅进。且天波楼离无佞宅一望之地,实当南北要道,遇圣节朝贺之日,由此而过,深为未便,乞陛下毁拆其楼,使朝廷知所尊重,千载盛事也。”金吾奏罢,真宗默然。王钦迎风旨进奏曰:“谢金吾所陈,极当于理。且无佞宅与天波楼隔越,拆之诚便于事。”真宗曰:“卿等且退,待朕再与文武商议。”令婆闷闷而出。私地,王钦又力奏其事。真宗允旨下敕,就着谢金吾监众拆毁之。旨敕既下,王、谢不胜之喜。
消息传入杨府中,令婆与郡夫人议曰:“不想谢金吾劾奏朝廷,要拆天波楼。王钦亦互同此主意。今圣上允其奏,此贼必来毁拆。若不能作主,深贻夫君羞也。”郡主曰:“待见八殿下商议,再奏圣上,或能挽回天意。”令婆曰:“事不宜迟,太郡当即往。”柴氏径辞令婆,来八王府中,相见毕。柴氏曰:“主上听信谢金吾罔奏,要拆毁天波楼。且此楼创始,乃先帝之命。望殿下念其父子忠勤于国,复奏止息其事,则杨家必深报德矣。”八王曰:“圣旨既下,难以即奏,且此楼不便于天使,主上有意去之。如今之计,谢金吾好利人也,汝归商议,多用金宝,买贿与他,宽容数日,遇有机会,我当奏于主上。”
柴太郡领命辞归,见令婆,道知嘱买之事。令婆曰:“若得此楼不拆,安惜金宝为哉?只恐谢金吾不肯接受。”太郡曰:“可令心腹付之,无有不接。”令婆然之。即整备黄金四十两,玉带一围,遣人往谢府送去。果然,金吾见杨府礼物,便自心动,乃作傲曰:“彼恃朝廷只在他一家而已,今日亦识谢某乎?”知心人刘宪进曰:“既杨家服输,小心于枢密,正做个人情,缓缓拆之。待朝廷意阻,若留得不动,则令婆正有孝敬在后,岂不两全其美?”金吾曰:“汝言有理。”遂受下礼物。遣人于杨府回复。令婆闻知,私喜曰:“若金吾肯息此事,圣上必不深较。”乃遣人于八王府中,缉探复奏消息。
不想谢金吾所受贿赂,已漏于王钦知道,乃力奏真宗,亟行是事。真宗得奏,复敕谢金吾作急回报。金吾领旨,不得已,督率人夫,将天波楼上层拆去,尚留中层未拆。八王遣人报知令婆:“圣意难回,可星夜往三关与六使商议,则能计较。”令婆得报,忧闷不已。八娘进曰:“母亲只得依殿下所言,令六哥回来计较。不然,涓涓之势莫遏,恐后日无佞宅亦难保也。”令婆曰:“汝言虽是,谁去报知?”九妹曰:“女儿曾识三关路径,愿走一遭。”令婆曰:“汝即去便回。”
九妹装点齐备,辞别母亲,望三关而来。时值五月天气,途中暄热,九妹趁早而行。不消一日,到三关寨,见六郎,道知:“谢金吾奏主上拆毁天波搂,母亲着兄星夜回去计较。”六使惊曰:“朝中文武不谏,八殿下亦坐视耶?”九妹曰:“八殿下力谏不允。是他着人来说,要与哥哥商议。”六使忧愤无地。密令九妹入后寨议曰:“我镇守此处关隘,职责亦重,朝廷又无诏命;倘被知觉,则有擅离之罪,进退两难,如何处置?”九妹曰:“母亲立待,哥哥只得私离数日,待事定之后,仍复回寨。”六使乃唤过岳胜分付曰:“母亲有大事商量,着吾妹来召,只得私下三关数日,事定后即便到此。汝与孟良等,谨慎边境,遵守号令。待焦赞问我所在,只说往眉山打猎未回,不可漏此风声与知。”岳胜领诺而出。是夜,六使辞岳胜、孟良等,悄悄离佳山寨,望汴京而来,有诗为证:
单马宵征恨不平,君王何以重奸臣?
谁知祸起萧墙内?诈死埋名不忍闻。
二骑行了半夜,将近乌鸦林,忽一人跳出林外,拦住去路叫曰:“本官分付,不与焦赞知之。我已听得多时。”六使大惊曰:“汝不守关寨而私来此。”焦赞笑曰:“本官亦是私离三关,如何反说我来?小可闻得东京最好光景,平生未睹,今日特要跟本官同走一遭。”六郎曰:“汝真恼杀我矣。此来正怕人知,汝心性又急,若到京城,必生出祸患,那时谁任其咎?作急归寨,我回来重赏于汝。”焦赞曰:“若不允我去,先到汴京,扬说本官私离三关。”九妹曰:“只一个人,哥哥便带他同去,叮咛勿使生事便了。”
六郎依九妹之言,带焦赞一同来到无佞府中。入见令婆,拜礼毕。令婆见六使,汪然泪下曰:“汝父子八人,投入中朝,于今凋零,只有汝在。先帝敬我杨府,建设第宅相待,今被谢金吾欺虐,奏毁天波楼,若不早为定议,后日无佞宅莫得安矣。”六使曰:“母亲勿忧,待不肖密进八殿下府中商议。我父子有死难之功,主上宁肯相忘?”令婆乃令柴太郡等相见。太郡曰:“八王若肯主张是事,决有好消息。”六使然其言。因安顿焦赞在偏房居住,着府中军校防守,勿令出去生事。
时焦赞初到,亦且过得。一连数日,便坐卧不住,与军校议曰:“我随本官到此,正待看汴京风景。今着人监守于我,莫若不来,犹得散诞。汝等若肯带我向城中游玩,多买酒食相谢。”军校曰:“去且无妨,只恐你生面,被人识破,那时连累着本官也。”赞曰:“自有方略,决不与人识破。”军校乃背了六使,开后门,与焦赞出得无佞府,大踏步望汴京而来。果然好一座城郭,有《西江月》词为证:
堪羡京师形胜,朱门十万人家。汴京自古最繁华,弦管高歌月夜。
市列珠玑锦绣,风流人物豪奢。菁葱云树绕堤沙,真是堪描堪画。
焦赞转过仁和门,但见车马往来,人烟辏集,不觉失口曰:“若非本官挟带,安得见此光景?”军校惊曰:“汝胆好大!此处乃京城地面,缉访军家无数,闻此消息,谁人来救?”焦赞笑曰:“便道一声何妨?”言罢,行到歌管巷,见酒馆中摆列齐整。赞曰:“相与进里面,沽饮三杯而去。”军校曰:“此间不是我等饮酒处。往城东望高楼饮玩。”日色将晚,军校催促回去。赞曰:“难得来此,只在城中寻店安下,明日回去未迟。”从人见他性急,只得依从。
近一更时分,焦赞尚未安歇,乘醉与军校闲走。偶经过谢金吾门首,听得府中乐声嘹亮,歌音不辍。焦赞问曰:“此是那个家中?风送歌音,如此清亮。”军校笑曰:“速行,休问此处。汝本官正因其人要拆毁滴水天波楼,才下三关。此便是当朝宠臣谢副使府中,想必正在欢饮,乐人欢唱,故有此乐音也。”焦赞初未知谢金吾家,则全然无事,听说是本官对头,便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谓军校曰:“汝二人只在外面等候,我入府中察访消息便来。”军校吓得浑身酥麻,叫苦曰:“汝生出事节,我等定遭连累。可急转店中,明日侵早回去,本官亦弗觉。不然,我先走去报知。”焦赞怒曰:“任汝二人去,定要依我行也。”径别了军校,闪进谢府后墙门而去。二军慌忙各自逃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