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第01回 北汉主屏逐忠臣 呼延赞激烈报仇
- 第02回 李建忠力救义士 呼延赞梦神教武
- 第03回 金头娘征场斗艺 高怀德大战潞州
- 第04回 讲和议杨业回兵 迎銮驾豪杰施能
- 第05回 宋太祖遗嘱后事 潘仁美计逐英雄
- 第06回 潘仁美奉诏宣召 呼延赞单骑救驾
- 第07回 北汉主议守河东 呼延赞力擒敌将
- 第08回 建忠议取接天关 大辽出兵救晋阳
- 第09回 郭进大破耶律沙 刘钧敕书召杨业
- 第10回 八王进献反间计 光美奉使说杨业
- 第11回 小圣感梦取太原 太宗下议征大辽
- 第12回 高怀德幽州大战 宋太宗班师还汴
- 第13回 李汉琼智胜番将 杨令公大破辽兵
- 第14回 犒将士赵普辞官 宴群臣宋琪赋诗
- 第15回 曹彬部兵征大辽 怀德战死岐沟关
- 第16回 太宗驾幸五台山 渊平战死幽州城
- 第17回 宋太宗议征北番 柴太郡奏保杨业
- 第18回 呼延赞大战辽兵 李陵碑杨业死节
- 第19回 瓜州营七郎遭射 胡原谷六使遇救
- 第20回 六使汴京告御状 王钦定计图八王
- 第21回 宋名臣辞官解印 萧太后议图中原
- 第22回 杨家将晋阳斗武 杨郡马领镇三关
- 第23回 樵夫诡计捉孟良 六使单骑收焦赞
- 第24回 孟良智盗骕骦马 岳胜大战萧天佑
- 第25回 五台山孟良借兵 三关寨五郎观象
- 第26回 九妹女误陷幽州 杨延德大破番兵
- 第27回 枢密计倾无佞府 金吾拆毁天波楼
- 第28回 焦赞怒杀谢金吾 八王智救杨郡马
- 第29回 宋君臣魏州看景 王全节铜台交兵
- 第30回 八王赍诏求六使 焦赞大闹陈家庄
- 第31回 呼延赞途中遇救 杨郡马大破辽兵
- 第32回 萧太后出榜募兵 王全节兵征大辽
- 第33回 吕军师布南天阵 杨六使明下三关
- 第34回 宗保遇神授兵法 真宗出榜募医人
- 第35回 孟良盗走白骥马 宗保佳遇穆桂英
- 第36回 宗保部众看天阵 真宗筑坛封将帅
- 第37回 黄琼女反投宋营 穆桂英破阵救姑
- 第38回 宗保大破天门阵 五郎降伏萧天佐
- 第39回 宋真宗下诏班师 王枢密进用反间
- 第40回 八殿下三关借兵 众英雄九龙斗武
- 第41回 杨延朗暗助粮草 八娘子大战番兵
- 第42回 杨郡马议取北境 重阳女大闹幽州
- 第43回 平大辽南将班师 颁官诰大封功臣
- 第44回 六郎议取令公骸 孟良焦赞双丧命
- 第45回 禁宫中八王祈斗 无佞府郡马寿终
- 第46回 达达国议举伐宋 杨宗保兵征西夏
- 第47回 束天神大战宋将 百花女锤打张达
- 第48回 杨宗保困陷金山 周夫人力主救兵
- 第49回 杜娘子大破妖党 马赛英火烧番营
- 第50回 杨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妇得胜回朝
『杨家将』第04回 讲和议杨业回兵 迎銮驾豪杰施能
- 本章共 2.9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1
哨马报入宋军中,太祖曰:“朕往年随世宗下河东,未得利而回。今彼又来救援,可回军以避其锐。”潘仁美奏曰:“杨家之兵虽雄,统属不一。臣与诸将当以奇兵胜之,勿劳圣虑。”太祖从其言,乃下令出兵。潘仁美与高怀德、党进、杨光美等商议。怀德曰:“杨业武艺,河东有名者。明日交锋,可令萧华打初阵,赵嶷第二阵,吾与弟怀亮第三阵,君监大军相应,此作长围,战之可胜其兵也。”仁美大喜,即分遣而行。
次日平明,鼓罢三通,萧华引军前进,恰与杨业军马相遇。两军对敌,萧华捻枪勒马高叫曰:“北将亟早纳降,以免杀伤之厄,不然长驱而进,踏河东为平地耳。”业提刀纵马,跑出阵前,左有王贵,右有延昭,厉声骂曰:“无端匹夫!死在目前,尚敢口出大言哉!”舞刀骤马,直取萧华。华举枪迎敌。两马相交,斗不数合,被杨业一刀斩于马下,宋兵大败而走。业挥动左右赶来,宋阵中一军摆开,乃赵嶷出马绰斧,来与杨业交锋。战至二十馀合,赵嶷亦被杨业一刀,连人带马,分为四截。馀兵大溃。高怀德闻知大惊,急与怀亮引马军一万来敌。泽州赵遂闻知救兵来到,亦开门以应之。杨业直杀入宋阵中。怀德提枪迎之。两马相交,战有五十馀合,不分胜败。杨业打马复回,怀德骤骑追之。旁边转过杨延昭,截怀德于马下,却得怀亮拼死力战,救援怀德回阵,王贵麾军掩杀,宋兵折去无数。
怀德引军回见潘仁美,说杨业英雄,连斩大将二员。仁美曰:“可见主上商议,徐定战杨家之策。”仁美奏知太祖:“王师已挫一阵,杨家之兵难敌。”太祖叹曰:“莫非天意不欲朕平定河东乎?”即与诸将商议班师。杨光美进曰:“杨业之众,已与赵遂相并,声势颇振。若今班师而去,倘或敌人赶来,吾军见北兵之盛,不战而溃,反取辱于外国也。为今之计,可遣人与杨业讲和,然后回兵,可无后顾之忧矣。”太祖曰:“谁能为使前往?”光美曰:“臣愿奉诏而行。”太祖允之,即令文臣草诏,与光美赍往泽州。
见杨业,道知讲和之意。业笑曰:“汝主削平诸国,曾亦有讲和者乎?”光美厉声曰:“我主英武而承大统,恩威加于诸国,近征逆命,如泰山之压危卵,系颈称臣者,不可胜计。今驾下河东,将收功于指日,正不忍生灵肝脑涂地,又以将军名望素重,弗肯相伤。况中原谋臣勇将,拥兵未动,若使闻知河东未下,车驾淹留,激怒齐进,汝晋阳能保无事乎?将军又保常胜耶?”杨业被光美说了一篇,无言可答。王贵进曰:“机会难得,将军可允其议。勿使激怒宋人,非河东之利。”业乃回报使者:“归奏宋君,吾当即部兵回矣。”光美辞退,再入别营见赵遂,道知通和之由。遂喜曰:“宋君吾之尊主也。既有通好之意,安敢不从?”光美辞遂,归见太祖,奏知允和之事。太祖大悦,乃下诏班师。时军中亦因粮尽,闻命无不欢悦。
次日,车驾由潞州回军,行至太行山驻扎。有小卒报入寨中,道知宋太祖下河东,不利而回。呼延赞大悦,与李建忠议曰:“吾与河东有切齿之仇。今当下山拦住车驾,问求衣甲三千副,弓弩三千张,与吾众人演习。待车驾再下河东,充为先锋,建功绩于大宋,岂不胜于为寇乎?”建忠然其言,即与人马五千。
赞披挂齐备,引人马于山下,排开阵势,阻住去路。哨马报入宋军中:“前有贼众阻住去路。”前锋副将潘昭亮出马问曰:“谁敢阻拦车驾?”呼延赞答曰:“挡住圣驾,不为他事,只求留下衣甲三千副,弓弩三千张,与小将寨中演习。待圣主再下河东,愿充为先锋,以破仇邦。”昭亮怒骂曰:“中原多少英雄,要你无名草寇何用?急早退去,尚留残生;不然,擒汝以献。”赞曰:“赢得手中枪,便放车驾过去。”昭亮怒激,挺枪跃马,直取呼延赞。赞举枪迎战。交马两合,被赞掣出钢鞭,打死马下。前军报入中军,杨延汉提刀出马来战呼延赞。呼延赞虚退几步,放延汉杀进。不数合,被赞擒于马上,令手下解入寨中去了。
潘仁美闻知其子昭亮被赞所杀,正在忧虑。适党进见曰:“前有贼兵阻路,杀伤官军甚众,公安得高枕无忧?倘主上知之,何以回答?”仁美曰:“正在思虑,未得其计耳。”进曰:“吾当部兵战之。”仁美曰:“太尉若肯出力,朝廷之幸也。”
党进即披挂上马,跑出阵前曰:“无端匹夫!不度车驾在此,敢来寻死耶?”赞曰:“小将非是激驾,欲尽忠于王邦耳。衣甲弓弩小事,何故吝惜不与,动此干戈?”党进大怒,舞刀直取呼延赞。呼延赞举枪迎敌。二人战上数十馀合,不分胜负。赞佯输,走入本阵。党进骤马追来,绰起钢刀劈头就砍。赞回身闪过,挽住枪梢,尽力一卷,拖翻下马。众喽罗一齐向前捉了。赞亦令解上山去。
宋军中高怀德听此消息大惊曰:“此处安得有此雄将?”即跑马出阵前,与赞交战。二人斗上五十馀合,不分胜负。骑校奏知太祖。太祖亲部侍兵出阵前,见二员虎将鏖战不止。太祖令杨光美谕旨。光美跨马出阵前曰:“二将军且歇,圣上有旨到来。”高怀德遂勒转马缰,呼延赞亦退立于门旗下。光美曰:“阻圣驾,将军有何议论?”赞曰:“闻宋师征河东不利回军。小将愿借衣甲三千副,弓弩三千张,留在寨中,招募壮士演习。待主上再下河东,充为先锋,以破强敌。此至愿也,敢有他意哉?”光美听罢曰:“将军少待,吾奏知主上计议。”即入军中见太祖,奏知前军阻路之故。太祖曰:“朕堂堂中国,何惜三千衣甲弓弩?使彼果能建功,爵禄且不吝也。”即令军政司搬过精细衣甲三千副,坚实弓弩三千张,与光美交割呼延赞。光美领旨,即出阵前,遣军校送衣甲弓弩入赞阵中。赞大悦,因拜受命。引人马径归寨中,与李建忠道知。
建忠曰:“既圣旨允赐衣甲弓弩,便当送还擒将,自至驾前谢恩请罪。”赞然其言,请出杨延汉、党太尉入帐中相见。赞曰:“适间冒渎将军,万乞恕宥。”党曰:“此是吾辈不能晓达勇士之意而遭擒辱,实为惭愧,何为怪乎?”赞令设酒醴待之。建忠令手下取过黄金二十两,谓延汉曰:“适间冲犯二位,聊作压惊之资。乞引小弟诣驾前,见主上一面,死生不忘。”党进曰:“若受勇士之礼,何面目以见天子乎?”坚辞不受,遂引建忠、呼延赞至驾前拜见太祖。山呼毕,党进奏知呼延赞本末。因言:“二人皆欲尽忠于陛下,乞陛下旌奖之。”太祖曰:“朕之诰命,未随军行,权封李建忠为保康军团练使,呼延赞为团练副使。朕回汴之后,即遣使来宣召。”建忠与呼延赞谢恩毕,自回山寨听候。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