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叙录
- ●校订姓氏
- ●凡例
- ●北堂书钞卷第一 帝王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二 帝王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三 帝王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四 帝王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五 帝王部五
- ●北堂书钞卷第六 帝王部六
- ●北堂书钞卷第七 帝王部七
- ●北堂书钞卷第八 帝王部八
- ●北堂书钞卷第九 帝王部九
- ●北堂书钞卷第十 帝王部十
- ●北堂书钞卷第十一 帝王部十一
- ●北堂书钞卷第十二 帝王部十二
- ●北堂书钞卷第十三 帝王部十三
- ●北堂书钞卷第十四 帝王部十四
- ●北堂书钞卷第十五 帝王部十五
- ●北堂书钞卷第十六 帝王部十六
- ●北堂书钞卷第十七 帝王部十七
- ●北堂书钞卷第十八 帝王部十八
- ●北堂书钞卷第十九 帝王部十九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 帝王部二十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一 帝王部二十一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二 帝王部二十二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三 后妃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四 后妃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五 后妃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六 后妃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七 政术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八 政术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九 政术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三十 政术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三十一 政术部五
- ●北堂书钞卷第三十二 政术部六
- ●北堂书钞卷第三十三 政术部七
- ●北堂书钞卷第三十四 政术部八
- ●北堂书钞卷第三十五 政术部九
- ●北堂书钞卷第三十六 政术部十
- ●北堂书钞卷第三十七 政术部十一
- ●北堂书钞卷第三十八 政术部十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三十九 政术部十三
- ●北堂书钞卷第四十 政术部十四
- ●北堂书钞卷第四十一 政术部十五
- ●北堂书钞卷第四十二 政术部十六
- ●北堂书钞卷第四十三 刑法部上
- ●北堂书钞卷第四十四 刑法部中
- ●北堂书钞卷第四十五 刑法部下
- ●北堂书钞卷第四十六 封爵部上
- ●北堂书钞卷第四十七 封爵部中
- ●北堂书钞卷第四十八 封爵部下
- ●北堂书钞卷第四十九 设官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五十 设官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五十一 设官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五十二 设官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五十三 设官部五
- ●北堂书钞卷第五十四 设官部六
- ●北堂书钞卷第五十五 设官部七
- ●北堂书钞卷第五十六 设官部八
- ●北堂书钞卷第五十七 设官部九
- ●北堂书钞卷第五十八 设官部十
- ●北堂书钞卷第五十九 设官部十一
- ●北堂书钞卷第六十 设官部十二
- ●北堂书钞卷第六十一 设官部十三
- ●北堂书钞卷第六十二 设官部十四
- ●北堂书钞卷第六十三 设官部十五
- ●北堂书钞卷第六十四 设官部十六
- ●北堂书钞卷第六十五 设官部十七
- ●北堂书钞卷第六十六 设官部十八
- ●北堂书钞卷第六十七 设官部十九
- ●北堂书钞卷第六十八 设官部二十
- ●北堂书钞卷第六十九 设官部二十一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 设官部二十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一 设官部二十三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二 设官部二十四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三 设官部二十五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四 设官部二十六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五 设官部二十七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六 设官部二十八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七 设官部二十九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八 设官部三十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九 设官部三十一
- ●北堂书钞卷第八十 礼仪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八十一 礼仪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八十二 礼仪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八十三 礼仪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八十四 礼仪部五
- ●北堂书钞卷第八十五 礼仪部六
- ●北堂书钞卷第八十六 礼仪部七
- ●北堂书钞卷第八十七 礼仪部八
- ●北堂书钞卷第八十八 礼仪部九
- ●北堂书钞卷第八十九 礼仪部十
- ●北堂书钞卷第九十 礼仪部十一
- ●北堂书钞卷第九十一 礼仪部十二
- ●北堂书钞卷第九十二 礼仪部十三
- ●北堂书钞卷第九十三 礼仪部十四
- ●北堂书钞卷第九十四 礼仪部十五
- ●北堂书钞卷第九十五 艺文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九十六 艺文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九十七 艺文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九十八 艺文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九十九 艺文部五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 艺文部六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 艺文部七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 艺文部八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 艺文部九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 艺文部十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 乐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六 乐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七 乐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八 乐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九 乐部九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 乐部六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一 乐部七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二 乐部八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三 武功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四 武功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五 武功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六 武功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七 武功部五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八 武功部六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九 武功部七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 武功部八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一 武功部九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二 武功部十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三 武功部十一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四 武功部十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五 武功部十三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六 武功部十四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七 衣冠部上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八 衣冠部中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九 衣冠部下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十 仪饰部上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十一 仪饰部下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十二 服饰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十三 服饰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十四 服饰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十五 服饰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十六 服饰部五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十七 舟部上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十八 舟部下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三十九 车部上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 车部中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一 车部下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二 酒食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三 酒食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四 酒食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五 酒食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六 酒食部五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七 酒食部六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八 酒食部七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九 天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十 天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十一 天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十二 天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十三 岁时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十四 岁时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十五 岁时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十六 岁时部四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十七 地部一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十八 地部二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五十九 地部三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六十 地部四
- ●后跋
- ●附录
『北堂书钞』●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九 武功部七
- 本章共 4.5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隋祕书郎虞世南撰南海孔广陶校註剋捷十二 守备十三御边十四 降伏十五功勋十六 ○剋捷十二 王封京观以惩淫慝「左传云楚子云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於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杜预注曰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王石华校改喻今案见宣十二年」 王命献捷以劝有功「左传云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见使单襄公辞焉曰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毁常王命伐之则有献捷王亲受而劳之所以惩不敬劝有功也○今案见成二年」 执讯获丑薄言旋归「毛诗出车篇云执讯获丑薄言旋归郑笺云讯言也丑眾也谨按伐西戎而归京师执其可言问所获之眾以旋归者当献之也○今案见小雅出车篇谨案以下是永兴引伸语」 大献则奏愷乐「周礼云王师大献则令奏愷乐郑注云大献献捷於祖也愷乐献功之乐也○今案见春官大司乐」师克在和「左传云师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今案见桓十一年」振旅闐闐「毛诗采芑篇振旅闐闐谨按注出曰兵入曰振旅振止也至战止整眾而归闐闐然也○今案出曰以下是参用郑笺语陈本已窜易」攸馘安安「毛诗皇矣云临衝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毛长曰闲闲动摇也言言高大也连连徐也馘获也不服者杀而献其左耳曰馘○王石华校帝改矣雷改墉今案大雅皇矣篇■〈酋或〉作馘」 一月三捷「毛诗采薇郑云将帅之制往至所征也地不敢自止安也一月之中三有胜功谓侵也伐也战也○今案小雅采薇笺帅作率制作志」七擒七纵「蜀志云诸葛亮至南中所有战捷孟获者為夷所服亮与战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今案见蜀志五裴注引汉晋春秋亦见本钞功战篇」 攄高文之宿愤「班固燕然山铭云攄高文之宿愤震大汉之天声○王石华校标目掳改攄天改文喷改愤今案文选及陈本震作振」收希世之洪捷「陆机祖德赋云走雄孙於长浪收希世之洪捷因山谷而為量西夏坦其无尘帝命赫而大壮○今案陈本脱因山以下俞本帝命句作帝大壮之餘同百三家本陆机集无走雄句」 破郅支得汉节「汉书云陈汤為西域副校尉破郅支城斩郅支单于首得汉使节二○今案见汉书七十」斩温禺以衅鼓「班固燕然山铭云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淬鍔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今案本钞攻战篇引同文选淬作染」域灭区单「班固燕然山铭云萧条万里野无遗寇於是域灭区单反斾西旋○今案文选单作殫西作而陈本亦作殫」海内大定「冯啟通说鲍永青云皇帝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破百万之阵推九虎之军一朞之间海内大定○今案陈俞本青作清又陈本朞误谋」筑武军「左传云晋楚战於邲晋师败绩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王石华校郄改邲今案见宣十二年亦作邲」封狼居「汉书云驃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浑邪王封狼居婿山登临瀚海○王石华校朋改婿今案见卷五十五霍去病传」献楚俘於王「左传云晋侯使巩朔献齐捷於周王弗见使单襄公辞焉曰蛮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毁常王命伐之则有献捷王亲受而劳之以惩不敬劝有功也○今案小注巩朔一段见成二年己详上文楚俘一句别见僖二十八年是标目与小注当分為二条转写者误合耳陈本改标目為献齐捷於周而删楚俘句亦非原钞面目」 饮至大赏「左传云七月丙申张旅愷以入於晋献俘授■〈酋或〉饮至大赏○王石华校小注补饮字今案见僖二十八年」劳军行赏「史记云乐毅伐齐破之至临菑湣王保莒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饗士也○今案见乐毅传亦见本钞征伐篇」闻南越破以為闻喜县「汉书武帝纪云元鼎六年将幸緱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為闻喜县○王石华校善改喜今案汉书卷六同」得吕嘉首以為获嘉县「汉书武帝纪云元鼎六年春至汲新中乡得吕嘉首以為获嘉县○严氏校鼎元改元鼎今案汉书卷六同陈本嘉首误皆首」楚胜郑「公羊传云楚庄公胜郑郑伯逆之庄王亲自手旌左右撝军退舍七里○今案见宣十二年」吴入郢「穀梁传云吴入郢坏宗庙陈祭器谨案陈列於宗庙○今案定四年陈祭作徒陈谨按句是永兴引申语也陈本亦作徒陈郢作楚」 ○守备十三 天子守在海外「张衡东京赋云天子有道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恃隘害○今案陈本同文选仁作人」诸侯守在四隣「春秋左传云诸侯守在四邻○今案见昭二十三年」重门以待暴「周易云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今案见击辞下篇」设险以守国「周易云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洪氏校标目殷改险今案见坎彖传」守者匿於九地「傅玄七体云守者匿於九地以自固○今案传节子辑本同陈本体作依」守者藏於九地「孙子兵法云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洪氏校政改攻今案平津本孙子军形第四及陈本同」崤函之险「汉书贾谊过秦云据崤函之险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王石华校权改拥今案汉书险作固陈本改注非小弱也一段」城郭為固「礼记云大道既隐天下為家城郭沟池以為固○今案礼记礼运同」金城千里「汉书娄敬说云金城千里天府之固也○今案陈本固作国考汉书娄敬传云四塞以為固此所谓天府无金城句」金城万稚「班固西都赋云建金城而万稚呀周池而為渊○今案文选為作成」方成為城汉水為池「左传云屈完曰楚国方城以為城汉水以為池眾无所用之杜预註曰方城山名也○今案僖四年杜注名也作在南阳叶县南」践华為城因河為池「汉书贾谊过秦云践华為城因河為池○今案见汉书贾谊传」表里山河「左传云鼻犯曰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洪氏校补而捷二字今案见僖二十八年」山河之固「史记云魏文侯济河中流而喜谓吴起曰山河之固魏国之宝也○洪氏校五改吴今案史记孙吴列传文作武济作浮」东拒沧海西负险塞「陆机辨亡论云东拒沧海西负险塞长江涣其区宇峻山带其封域○今案文选及百三家本陈本皆作东负西阻涣作制」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张载剑阁铭云一人荷戟万夫趦趄○今案文选同」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左思蜀都赋云一人守隘万夫莫向○今案文选同」墨子九拒「墨子云公输般作云梯以攻宋墨子解带為城以襟為械公输九攻墨子拒之公输之攻械尽黑子之拒有餘也○今案见毕校本墨子十三亦见本钞攻具篇陈本改注史记」士无二心「东观汉记云耿恭在疏勒救兵不至车师复叛与匈奴共攻恭食尽穷困乃煮鎧弩食其筋革与土眾推诚共同死生故无二心○今案陈本及聚珍本姚辑本东观记食尽上有数月二字诚下无共字餘同」 乖堙而出「公羊传云楚庄王围宋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华元亦乘堙而见出○今案陈本同考公羊宣十五年传见出下有之字」介于重围「潘岳汧督马敦誄云初雍部羌反肆逆既已袭汧而馆其县子以眇身介于重围之里群氐蝟毛而起城中木石将樵苏乏竭蒭蕘罄绝於是乎发梁栋而用之○王石华校标目分改介小注饼改汧今案文选同」 瓶甑以侦「潘岳誄云具如上言至群氏蝟毛而起雨射城中乃闕地而攻之子命穴浚璽寘壶塯瓶甑以侦之○王石华校标目俱改侦今案陈本同文选塯作镭甑作甑」存几亡城「朱勃理马援表曰羌反煞吏惟狄道為国坚守然民飢困乃敢弩翥履援救倒悬之急存几亡之城○今案御览三百四十八引东观记内朱勃理马援表困作饿餘同本弩篇引无几亡句餘同」 固守孤城「潘岳汧督马敦誄云敦固守孤城独当群寇○今案文选同」 ○御边十四 治亭障筑保壁「东观汉记云马成缮治亭障自西河至渭桥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陘中山至业皆筑保壁起烽燧十里一候○今案类聚八十引缮作善亭障作障塞陈本亦作障塞聚珍本姚辑本东观记与类聚同」 整土马严烽候「范华后汉书云崔实字子真為太原守是时胡虏连入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至九奔命实整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常為边最○洪氏校匣改连今案见范书八十二崔駰附传」 僵场清謐「左思咏史诗云梁习仕魏郎秦兵不敢出李牧為赵将僵场得清謐○今案陈本同文选咏史诗未收此首」边境平安「魏志云梁习字子虞為并州刺史边境平安百姓布野长老以闻见从来刺史勤明未有及习者武帝善之○今案魏志十五梁习传平安作肃清武帝句在布野下善作嘉以闻五字作以為自所闻识无勤明二字陈本未朱餘同近本魏志」 胡人不敢南下「贾谊过秦论云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今案文选及百三家本同」匈奴闚境「汉书云郅都為雁门太守匈奴不敢闚境為偶人像都驰射不中○今案汉书九十郅都传不敢句作竟都死不近雁门像作象陈本将偶人二句附入案语之后」 ○降伏十五 面缚衔璧「左传云楚子围许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舆櫬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啟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櫬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今案见昭六年舆上有士字陈俞本已照增」 肉胆牵羊「左传云楚围郑三月克之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王石华校小注之袒改肉袒今案宣十二年弊作敝」 左执茅旌右执鸞刀「春秋公羊传云楚子围郑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鸞刀以逆何休注曰茅旌祠宗庙所用逆道神也用茅者取其心理顺一自本场乎末所以通精神也鸞刀宗庙割切之刀也鐶有和锋有鸞执宗庙器者示以宗庙不血食自归首也○今案公羊宣十二年何注逆道作迎道精神作精诚陈俞本已照改」 奉璽綬输鎧甲「东观汉记云刘盆子将丞相以下降奉高皇帝璽綬詔以属城门校尉贼皆输鎧甲兵弩矢繒积城西门适与熊耳山等○今案陈俞本将作及兵弩八字作兵甲宜阳城西等作齐聚珍本姚辑本东观记鎧甲作鎧杖餘同陈俞」 面縳舆櫬「王隐晋书云太康元年孙皓面缚舆□将其太子降○今案陈俞本同类聚十三引王晋书脱太康句及太子句」待以不死「东观汉记云刘盆子兄式侯旦请上曰盆子将百万眾降陛下何以待之上曰待君以不死耳○今案陈俞本及聚珍本姚辑本东观记兄式六字作乃遣刘恭克降君作汝者百万餘口军中為之谣曰以计待战一当者也○今案严辑全晋文据旧钞引同」 万餘人降「范曄后汉书云世昌詔曰冯异进军义渠青山胡率万餘人降之○今案见范书四十七冯异传」 ○功勋十六 王功曰勋「周礼司勋职云王功曰动郑注云辅成王业若周公也○今案近本夏官注同」国功曰功「又曰国功曰功郑注云保全国家若伊尹也○今案司勋注同」 以功詔禄「周礼司徒职云以功詔禄郑注云贤者既爵乃禄○今案陈本司徒作司士」以庸制禄「周礼大司徒职云以庸制禄则民兴功郑注云庸功也爵以显贤禄以功也○今案陈本同」功定天下之半声驰四海之表「范曄后汉书云皇甫嵩之徒功定天下之半声驰四海之远○今案陈本同」功若丘山「后汉书云帝下璽书云虏兵猥下三辅震动今征西功若丘山犹自以為不足孟之反奔而殿亦何异之也○今案范书冯异传震动作惊恐餘同」功著金石「杜篤大司马吴汉誄云死而不朽名立丹书功著金石与日月俱○王石华校补司字名改功今案陈本同类聚四十七引此誄立作勒」铭於大常「周礼司勋职云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郑注曰铭之言名也生则书于王旌以其人与其功也○王石华校职改识今案夏官注同」铭于景钟「国语昔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之功魏颗以其身却秦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於景钟○今案见晋语七陈本作克脱伙字」铸器铭功「周礼司勋器职郑注曰庸功也有功者铸器铭之○今案陈本勋下无器子考近本周礼司勋职无铸器之文春官典庸器贾疏训庸功也近本郑注亦此文」祭於太蒸「周礼司勋职云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於太蒸司动詔之郑玄曰死则于蒸先王祭之詔谓告其神以辞也○今案夏官司勋注同」封神丘「燕然山铭云勦凶虐兮截海外封神丘兮建隆碣○王石华校唐改虐达改建今案文选同陈本勦作勒非也」立柱「喻益期牋马文渊立两铜柱林邑表功○今案陈本同」鏤石「蔡邕桥元鼎铭云鲜卑入塞徵拜辽将军始受旌越鉦鼓之任鲜卑收迹烽燧不举视事三年马不带决弓不受彄是用鏤石以昭文武之勋焉○今案陈本辽上有度字鉞鉦作斿鋌收作敛石下脱以昭二字本钞将帅篇引旌作旄餘同百三家本蔡邕集亦作旄决作缺受作授」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