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史』第九章结论 文艺复兴之结束

  • 本章共 2.4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文艺复兴之运动,至何时止!史家亦不得断言之矣。蓋立义之范围有大小则时代之区别亦各有其不同。然其大较可得而分言之者有三义:

(一) 、自意大利之发祥地言,即就文艺之至小范围言,则当以罗马大掠为文艺复兴衰歇之期。

(二) 、自全欧之文学美术方面言,则当以文学古典派之成立 Classique 为文艺复兴之蜕化反动期。

(三) 、自人类之思想文化全体言,则当以法国大革命为文艺复兴潮流之一大段落。今试略论其大纲,以为本文之收束。

意大利之文艺发展,始于各州而最后则集中于罗马。则教皇以大力提倡之功也。而极盛期乃在来翁十世。迨宗教改革之反动起,教皇渐悟其失策,来翁十世既卒,继之者为哈德林六世 Hadrian Ⅵ。哈德林者,荷兰人也。在罗马人目光中,则日耳曼—野蛮人也!则力反来翁之所为。黜华奢,尚俭朴,视美术文学,不惟为不足道,且以为与教宗有害罗马—全意大利—之人文派,则群起而讥之。于其卒也,乃饰其医生之门以为祝,文艺复兴之势,稍衰矣。

及格来孟七世 Clement Ⅶ即位,而人文派有复振之机,乃不知因此转成大乱也。格来孟系出梅提西,则固佛洛兰市提倡美术之名门也,时人固以为梅提西精神尚在,而向之为日耳曼人所蹂躏而衰落之学术,当因此而复振也。格来孟固有此志,然其政略作用,则大绌。卒与德帝起冲突,而德帝则乘巴维亚 Pavia 之胜,侵入意大利,遂大掠罗马,而二百年来文化之花,遂为极野蛮之暴雨狂风而零落,呜呼亦可伤也。

千五百二十七年五月六日,侵掠军入罗马,市民之死于是难者凡六千人。全市各寺院各宫,无不遭劫,一部竟付诸大火。而学问家,美术家,均以是难而星散,不可复合。人文派首领爱拉司姆曾叹息道之曰[罗马之亡,非罗马市民,意大利人民之损失,而全人类之损失也]可谓极其婉惜之致矣。

自是以远,意大利文明遂以消歇,而不复振。外在之原因则政局之复杂,异族之压迫,实有以致之,而内在原因,则亦复古之流弊也。意大利之复古多模仿性(参照一三两章)而文艺复兴时代诸大艺术家超伦绝群之作有足以使后人起畏葸心者故官学派 Academie 兴,尊孶于前人之技巧,而不能求之于自然之活泼。天地中卒丧失其独创之力,沉沦迄数百年之久也。

意大利之文化,既遭兵燹而衰,而日耳曼之文运动,初则逆入于宗教改革,再入宗教战争,三十年之后,人民救死之不暇,还方言文化乎。一战之伤,元气可以迄百年而不复,甚矣兵之祸人也。迄十八世纪之中年乃有所谓新人文派者,其实名曰新,而在德国,不过为爱拉司姆勒许林之继承者耳,其首领则温格孟其人是也。Winckelmann 少年苦学得保护者,始获游罗马。千七百六十四年,著古代美术史,始著名,其史名曰美术,实一文明史也且以为希腊文化当取之以为孕育新文明之助而不当从事模仿。此后时德国古典派巨宗,瞿提实本此精神,开日耳曼文明之局。瞿提之旅行意大利亦文明史上一大事实也,故德国文艺复兴,自勒许林在罗马听拉丁文讲义之日起,迄福斯得与希纳结婚生子之日止,始告一段落。(瞿提福斯得 Faust 戏曲第二集中之假想的事实也。希拉纳 Holene 希腊之美人,福斯得藉魔力招其魂,观其美,遂与结婚生子,人谓此瞿提言德国文明与希腊文明合化之象征)。以兵燹故,意既早衰,德复缓进。而当时之幸运者,则独有一法国。法于是时,内政既修,祸亦不及,故当其初,虽不能尽调和南北之大任,而及其后则独能绍文艺复兴之统使之为秩序的发展,故论十七、十八世纪之文明者,必以法国为中心也。

法人富于情,而同时又长于知文艺复兴之弊也,现世亨乐,物质,个人主义大盛,而放僻,骄奢,残忍,阴险等恶德,相随而来。莎士比亚文集中之依耶哥非理想的,当时蓋实有此徒也。德人重志意。故宗教改革者路德之攻击克之以志意者也。而法人则长于理知,故蒙旦进之以中庸之说则为相对的调和,导之以理性者也。于是理性与感情,求其得平均之致,而成法国之古典派文学。

故文艺复兴与诸思潮中,独重智一端其流较诸自他各种,为深、为阔而复古之顺序,昔之由拉丁而进求希腊者,今乃退转焉自希腊而变为拉丁化。当时博学者司加利其 Julis Cesar Scoliger 著诗学,且公然言罗马诗人,较希腊诗人为上。蓋拉丁文以庄重洗练明晰严肃见长。与主智主义适相吻合也。而其内在之精神,则在明识而得事物之中,正所谓常识者是也。

自古典主义之极盛,而习惯先例仪式之风炽,理智之过也。则情感自不能稍抑,而反动继之,则有浪漫派,则主情者也。再过再转而有写实派,有新浪漫派,同时于美术则有官学派而转入印象派,有若波浪然,成一起一伏之形。亦自然之势,不能免者也。

故自文艺上言,则以各国古典派之成立,为文艺复兴潮流之一段落,亦区别上之正当者也。

人类曷为而有复古运动?曰对于现状求解放也。复古者,解放之一种手段也。人类对于现状则曷为而求解放?曰以其有所不足,而思改造之也。解放者,改造之先声也。虽然此不足之原因又何在?则个性是也。个性之于环境也,时时有冲突,时时求调和,此冲突调和之史实则名之曰文化。是故文艺复兴也,宗教改革也,其根本之精神实发生于个性之自动,而中古时代之团体生活,牺牲精神,至是乃告一段落。

个性之流,滔滔焉迄于今未有已。而求之历史上之最高潮则法国革命是已。曰自由,所以明个性之内质也。曰平等,所以明个性之外延也。曰博爱,所以律个性与个性之关系也。法国革命者,自思想自由而入于行为自由之第一步也。自是以远,虽有国家主义之发生,于个性发展上,不无影响,然层层铁甲,终不足以抗历史之大潮,欧战之兴,联军之所以制胜之主因则此个性之势力为之也。

故就人类全体之文化言,则当以法国革命为文艺复兴潮流之最后段落。蓋自行为之自由发其端,而世界乃别开生面矣。

读者于此书中,当曾发见疯狗二字,此则于近世史上,当特别注意者也。法国革命求政治组织之改革、政治上之自由也,今当进求经济组织之改革矣,而其源实远发自宗教改革时之德国农民。吾今举当时农民之言,以为吾书之殿。亚当耕,夏娃织,于斯时也,谁为农民?谁为贵族?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

 

 

民国九年十二月五日初雪于北京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