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史』第一章总论

  • 本章共 3.4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Renaisance 直译为再生,东译为文艺复兴。欧洲史家,于此[再生]之原文字义,亦多有言其不适者;今姑存其旧名,为当时诸民族运动之一种代表符号。而为叙述便利计,则分广狭二义言之。狭义为美术上之文艺复兴,即中古时代之美术,受希腊罗马(后总称为古典)艺术上之影响;而大放光明之谓。十二世纪之美术,不知全体学,颜面虽有活气,而手足细长,缺均整之美;不知距离法,故远近大小之投影不明了,蓋以宗教上轻视 现 世 之 风 , 其 弊 也 乃 对 于 自 然 界 不 能 下 深 沉 之 观 察 。 迨 十 五 世 纪 而 文 西Leonard de vinci 而米格安治 michelange Buonarroti 而拉飞耳 Raphael Sanzio 三人出,则于[神]、[人]之际会其通:不弃人而言神,而藉人以类神;不尊神灵而弃物,而藉物以识灵。于是美术界成空前绝后之观。此种运动,始于十五世纪佛落兰市, Florence 而结束于十六世纪威尼斯; Venis 于伊大利为极盛;次及于法,及于德国南部,迨十七世纪,乃北及于荷兰;惟北德与瑞典挪威,则未受其影响。是为美术上之文艺复兴。

此种美术上之改革;蓋亦非一朝一夕之故。中世纪北派哥特式 Gothique 美术,由教堂而进建墓碑;已有刻象以为纪念者;则自然写真之萌芽也。其流入于北欧者,则因放肆而变为凡庸;入于南欧者,则经古典艺术(即希腊罗马之艺术下倣此)之洗练陶镕,而神妙乃出。故美术家认古典为文艺复兴之师,而非其母;有由然也。

广义为思想上及文学界之文艺复兴,十五世纪为意大利,十六世纪为法国,不仅思想变;乃至于性情云为;亦无一而不变。中古人支配于宗教观念,轻现世,重来世,言灵魂,轻物质,言刻苦,禁欲,斥美术;虽然,官能者,有生之所同具也!难以寂聊。僧院之深;其爱好天然之声;时或随神秘之晨钟;越高墙而腾乎大地。

观于中世纪之传奇,如法之奥古圣与尼各来 Aucnssin et Nicolatte 德之但忽纯Tanhauser 犹为后世传奇派言情之绝好材料,可见也。故一经刺激,而伏流乃涌;知有生之可乐而美术观念强。此其一也。

中古时个性不发达,其个人生活,附属于团体以自存,精神上,有宗教之束缚,物质上,受封建制度之压迫。迨市府之兴,武士衰而市民之权张,则个性之观念强,即团体生活、一一依个人生活为根据。此其二也。

故以广义言研究文艺复兴;即研究欧洲现代文化之由来是也。惟应注意之点三:

一、不可有成见

人动谓中世纪为黑暗时代,此则仅指教会封建之压迫言耳,其实如法国圣路易时代,其文化亦曾大放光明。不过因百年战争而遂衰歇耳。可知文艺复兴,一方面对于中古为继承的,非突发的。一方面对于古典,为创造的,非模仿因袭的也。

二、不能专注重意大利

意大利固为文艺复兴之源,然北欧人之事业亦大有可纪者,社会政治之组织,与意大利之关系较浅。

三、不可专注意美术文学

民族生活,不仅在美术文学,如政治科学之进步,亦当研究其关系,不过美术文学为当时生活之反影,研究者当藉影以求其本体。

十三世纪之欧洲社会,为单纯统一的。政治上无国界,学说上无异宗,一一统率于教皇之下。社会之组织亦一律。政治上之机能为封建,道德之标准为基督。迄十五世纪则此局破,而各民族之特性,渐渐为一种具体之表现,而形成南北二宗。南宗为意大利,北宗为英、德、法,是时北则继承中古文明而更发达,南则复希腊、罗马之古而成中古文明之反动。北欧文明之中心,在佛兰达 Flandre 及其附近。勃鲁格 Brnges 为商业之中心,根特 Gand 鲁燔 Louvin 之繁盛,亦不亚于佛洛兰市。惟当时无大史家,故乏记载。

其精美之制作,繁华之建筑,经兵燹而日衰。(经十六世纪之圣像破坏毁坏者最多,非考古家之勤为搜讨,则其盛况几湮灭不彰矣);非若南欧,有史家为之记载;易为后人所颂祷也。南北之性情不同,故文化之表现亦异。北欧沉真挚,故宗教之信仰深;且为基督原始时代之信仰。于教皇之仪式的宗教,不甚注意,于文艺复兴时代教皇奢侈华美之风,尤为反对;以此故,遂演成宗教改革;Reformation 则直可谓北欧之文艺复兴也。

北欧人重实际生活;故极其爱家族、爱国家、爱家乡,爱习惯,之情,而成一种乡土观念;此观于荷兰之书与雕刻,能表现其本地人之特别生活与感情者;可见也。反之,南欧之艺术则为普遍的。

近世政治社会之组织,实为北欧人所创造,民族统一,国家统一之观念,则法人创之。人民自由,则英法人共倡之。此则创造而非复古也。

北人富于创造力,其事实多出于自动,当时有三大发明:

一、油画

油画以其色之原料,不易于互渗;而色泽浅淡之差甚著;故于光、影、阴等极复杂之变化,能任意表现之,而用益广。十四世纪之中叶,发明于荷兰;至望爱克Von Eyck 而大成。

二、木雕

初以画圣像太难,以木雕者代之;后则各种装饰品随之起始于比利时,盛于德国。

三、印刷

发明于德人哥登堡 Guttenberg 初印圣经,政府以为伪造也,禁之;后乃流传至威尼斯而大盛。则于知识之传播生大影响矣。

是时依十字军之赐,商工业已极发达,南北二方,于物质上享用之欲求日益增。于是求开新地,而印度,遂为欧人理想之黄金国。然南欧人依其历史之关系,求之于东。北人则依其理想,求之于西。于是美洲发见,遂为十五世纪空前之事业。

哥伦布,西班牙,葡萄牙,其人其地虽皆为南,而文化思想,则实受北方之影响也。要之十五世纪中,北欧中欧之政治、社会、经济、宗教均独立发展,未受南人及古典之影响。而其方向已日 趋于近世的。

惟其缺点有二:

一为文学上无一定之主义以指导其思想,

一为美术上无善美之形式以发达其情感,

是二者则势不得求益于南人。

南欧,于中古为教权极盛时代,而意大利,承罗马人之后,其非宗教之分子甚多,伏流亦不弱。故其复古也,实民族之特性,与历史之关系使然也。是时发达最盛者为佛洛兰及威尼斯二州,自商工业以至政治之组织,社会之生活,凡人类活动之事业,无不为空前之发展。其复杂生活之结晶则现之于文学、于美术。其盛况亘二百年之久,其情状亦非可以一语了之,类此番变运动之精神上发端则实起于复古。

是时醉心希罗之风,几为热狂。彼脱拉 Petrarryue 言拉丁文必为将来统一之世界语,而巴克 Pogge 责但丁不以拉丁文著书,樸加斯 Boccace 言诗才美术当以古典为宗,马基雅弗利 Machiavel 之卫队,俱服罗马之古装。乃至一般公私之生活,自起居饮食,乃至于姓名,亦有改用希腊罗马字者,此风至十五世纪达最高度,一般人均承认之。所谓人文派者 Humanism 是也。

 

南北文化,以商业为媒介而互为交通。十六世纪前威尼斯与汉堡 Hamburg 但切Danzig 间已有定期航路。至十六世纪下半期,则南北文化实成互助之形。日耳曼佛拉孟人,有留学于意大利,而北方之画与雕刻亦输入南方。意人当时,亦并不轻视北方文化,如拉勃来 Labelais 所认意国文化 Nord fut enveloppe d’un brovillard gothique 者。

法国处南北文化之间,当十五世纪时,南派正当萌芽,北派亦未曾衰歇,(法人受北化甚久,当佛兰特兵燹之时,法王族尚含有提农 Dijon 及柏鲁格 Bruges 时北方文化未衰,而与意大利亦有关系,一为商人之贸易,一为君主之联姻,故中古文明与古典文明,二者均为法人所重) ,处可以调和之地,又当可以调和之时,而竞不能画调和之责者,则战争为之梗也。时英法之战,亘四十余年,故精力衰歇,而文化大堕,此真读史者所为扼腕不止者也。千四百十五年英法战争之起也,国民之生计无论矣,即旧有之美术品,亦散之四方。文学亦一变而为犷野。平和以远,小形美术 Miniaturlate 派之风尚稍变,至十五世纪中叶而有约翰孚格 Jeon Fouyuet 则几如硕果,而以较当世如为如荼之意大利则瞠乎后矣。

千四百九十四年法军侵意,以北方之刻苦,经南国之华奢,则以为人生之至美者莫如意。而汲汲焉效之惟恐或后。当其始其文化之精者,未能领会也。徒慕其外观华美而已。继乃及于精神界;而古典文学以兴。于是文艺复兴之事业,乃由法而波及全欧。

意法之役,政治上为法人干涉意人之始,文化上为意人征服法人之始。北人较南人为深沉,其对于外来之文化抵抗较强。惟法于战后,元气衰歇,故十五世纪之后完全为南方所同化。其结果有二:

一为美术观念之发达,

一为古典文学之游行。

然法人因此中古文化遂以中断。而人民分为识字与不识字之二阶级,是其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