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引言
- 一 黎明
- 二 无政府主义之祖国
- 三 兵燹与弦歌
- 四 秋意
- 五 公社
- 六 革命之反动
- 七 社会生活
- 八 “烦闷……”
- 九 “皓月”
- 一〇 “俄国式的社会主义”
- 一一 宗教的俄罗斯
- 一二 劳工复活
- 一三 “劳动者”
- 一四 “死人之家”的归客
- 一五 安琪儿
- 一六 贵族之巢
- 一七 莫斯科的赤潮
- 一八 列宁杜洛次基
- 一九 南国
- 二〇 官僚问题
- 二一 新资产阶级
- 二二 饥
- 二三 心灵之感受
- 二四 民族性
- 二五 “东方月”(中秋作)
- 二六 归欤
- 二七 智识劳动
- 二八 清田村游记
- 二九 “什么!”
- 三〇 赤色十月
- 三一 中国人
- 三二 家书
- 三三 “我”
- 三四 生存
- 三五 中国之“多余的人”
- 三六 “自然”
- 三七 离别
- 三八 一瞬
- 三九 Silentium(寂)
- 四〇 晓霞
- 四一 彼得之城
- 四二 俄雪
- 四三 美人之声
- 四四 阿弥陀佛
- 四五 新村
- 四六 海
- 四七 尧子河
- 四八 新的现实
- 四九 生活
『赤都心史』四七 尧子河
- 本章共 675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清霜薄日,俄罗斯“寒春”的薄晨,雪影在朝阳之下晶映光莹。
瘦林朝气,清挹入肺腑,散步的人三三五五沿着小径,渐渐的行近高山疗养院的园后篱栅。篱栅有破隙处,行人中有一个,四周看了一看道:
——我们今天且破一次“医生独裁制”的法例,出这篱栅,逛一逛尧子河(Yauza)罢!
于是大家,都是喜欢犯罪的,穿过篱栅,出“高山苏维埃共和国”的边境。(自然没有护照,一笑。)
雪堤霜林,人家聚落四五,此地原来已是半乡半城的光景,晓烟依依导我们入桦林深处。走过一池沼,虽是春初,却还层冰坚冻。步行过冰上,到对岸,就可见一小沟,广不满二丈,沟中却已见水面,春冰薄薄,勉强倚持于岸雪。沿沟东去,一小桥短短,从此俯视沟中绿漪沉沉,无限春来的活意。
——你知道么?这就是尧子河,彼得大帝的第一只军舰,就在此小沟中试演的,沿此沟入莫斯科河,再下到波罗的海湾,而后起意迁都彼得堡的。
——呵,呵。不要小看他。这小小的一沟却是俄罗斯舰队的发源地呢。
——怎么?这样小的河,开什么军舰?小孩子玩的纸船,或者可以在此排得成舰队,……
想必一世纪前,此地地面情形和现在不同。始终也亏他有这样努力。
一人末后又道:
“究竟莫斯科是一历史的城,有五六世纪的久远,到处我们都可以看得见古迹。比如基督救主庙,华西里庙,克莱摩宫,中国城,呀,多得很呢。就是我们的高山疗养院,也是很有名的意大利建筑家所构的,——嘉黎村王爵郡主的邸宅。你没听见过上一次的演讲么?——大约两星期前有莫斯科艺术家来此讲演这一邸宅的历史的。”
正谈着,一人突然说道:
——不用尽讲艺术了,快回去罢!等一会儿,我们“医学的警察”要来了……
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