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引言
- 一 黎明
- 二 无政府主义之祖国
- 三 兵燹与弦歌
- 四 秋意
- 五 公社
- 六 革命之反动
- 七 社会生活
- 八 “烦闷……”
- 九 “皓月”
- 一〇 “俄国式的社会主义”
- 一一 宗教的俄罗斯
- 一二 劳工复活
- 一三 “劳动者”
- 一四 “死人之家”的归客
- 一五 安琪儿
- 一六 贵族之巢
- 一七 莫斯科的赤潮
- 一八 列宁杜洛次基
- 一九 南国
- 二〇 官僚问题
- 二一 新资产阶级
- 二二 饥
- 二三 心灵之感受
- 二四 民族性
- 二五 “东方月”(中秋作)
- 二六 归欤
- 二七 智识劳动
- 二八 清田村游记
- 二九 “什么!”
- 三〇 赤色十月
- 三一 中国人
- 三二 家书
- 三三 “我”
- 三四 生存
- 三五 中国之“多余的人”
- 三六 “自然”
- 三七 离别
- 三八 一瞬
- 三九 Silentium(寂)
- 四〇 晓霞
- 四一 彼得之城
- 四二 俄雪
- 四三 美人之声
- 四四 阿弥陀佛
- 四五 新村
- 四六 海
- 四七 尧子河
- 四八 新的现实
- 四九 生活
『赤都心史』一八 列宁杜洛次基
- 本章共 986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克莱摩宫十三世纪的宫墙,七百年前的教堂——朴素古旧,建筑奇特,当时必是国家中央最大的圣地,而今比着后代西欧式的新殿宇,已竟很低很狭了,累世纪的圣像画壁——人面衣饰,各画之间还留着古艺术的“条件性”,好一似中国的关帝像,希伯来君士但丁文化的遗迹还显然;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苏维埃的办公室,都在新殿宇内:巨大的跳舞厅,光滑雪亮的地板,金碧辉煌的壁柱,意大利名艺术家的雕刻,有一部分宫殿,彼得大帝以前的俄皇起居,还另设陈列馆人员指导游览,西欧化后俄国的文明已算会集希腊日耳曼的精髓糟粕;现今则安德莱厅赤色光辉四射,全宇宙映耀,各国劳动者代表的演辞,声音震及环球,——第三次大会的共产国际;今日之克莱摩宫真做得人类文化三阶段的驳杂光怪的象征。
第三次大会第一天,杜洛次基提案《世界经济现象》,指呈当时经济恐慌稍缓,渐有改善,劳动运动由进攻一转而为防守——资本家反乘机进取,然而这不打紧,共产国际可藉此深入群众,正是历练巩固革命力的好机会。丰采奕奕的杜氏,演说辞以流利的德语,延长到三小时余,……后来讨论时,法国共产党有许多疑问,争辩很久。我们新闻记者中有不十分懂的,因约着布加利亚代表同去问杜氏。杜氏见中国新闻记者很欣喜,因竭力和我们解释,说话时眉宇昂爽,流利倜傥。他说,经济状况窘迫——就是“恐慌”到时,并不一定是革命的时机,有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派之激于意气,冒昧暴发,反丧群众的元力;经济状况改善时,工人资本家冲突渐入“经济要求”的狭轨里,然而即此可鉴“社会党人”和群众的密接训练程度增高……“法国同志就是不赞成我这一层意思……”他说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手里一枝短铅笔,因他指划舞弄,突然失手飞去,大家都哄然笑起来了。……
列宁出席发言三四次,德法语非常流利,谈吐沉着果断,演说时绝没有大学教授的态度,而一种诚挚果毅的政治家态度流露于自然之中。有一次在廊上相遇略谈几句,他指给我几篇东方问题材料,公事匆忙,略略道歉就散了。
安德莱厅每逢列宁演说,台前拥挤不堪,椅上,桌上都站堆着人山。电气照相灯开时,列宁伟大的头影投射在共产国际“各地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等标语题词上,又衬着红绫奇画,——另成一新奇的感想,特异的象征。……列宁的演说,篇末数字往往为霹雳的鼓掌声所吞没。……
大会快完,政治生活的莫斯科这次才第一次与我以一深切的感想呵。
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