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平台湾荷国首通商 争澳门英人初肇衅
- 第二回 入觐圆明园使臣辞疾 扩充公司局通事被...
- 第三回 朱抚军严办司事 卢总督复召大班
- 第四回 设巡船私受规银 派钦使大烧烟土
- 第五回 议章程禀命国王 停贸易勒交人犯
- 第六回 九龙山炮击洋船 长沙湾火焚夷艇
- 第七回 英女主拈阄决战 林制台募勇筹防
- 第八回 邓总督严守厦门 乌抚台坐失定海
- 第九回 任情需索洋将投书 故意把持奸臣误国
- 第十回 伊大臣私馈牛酒 琦钦差尽撤兵丁
- 第十一回 攻沙角陈副将阵亡 陷虎门关提督死节
- 第十二回 琦钦差伏罪回旗 杨提督失机误事
- 第十三回 将军妄动半夜出兵 制府无谋三路失守
- 第十四回 偿军饷首府议和 起义兵洋酋殒命
- 第十五回 练团勇大振声威 谢海神滥蒙保举
- 第十六回 探水路复攻厦门 筑外城再陷定海
- 第十七回 陷镇海大臣死节 驻姑苏幕府横行
- 第十八回 将军占梦大进兵 提督闻风忽反走
- 第十九回 袭镇海偏师覆没 弃绍兴大帅遁逃
- 第二十回 用伏兵偶然战胜 妒功臣又请讲和
- 第二十一回 攻乍浦守将尽忠 犯吴淞总兵逃命
- 第二十二回 陷宝山制台先走 破镇江都统无谋
- 第二十三回 谕洋将从容停战 听汉奸草率议和
- 第二十四回 守台湾有功被诬 攻印度失机可惜
- 第二十五回 焚洋馆和战余波 下明诏贤奸结局
『罂粟花』第十七回 陷镇海大臣死节 驻姑苏幕府横行
- 本章共 1.1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定海既已失守,那时裕大臣驻扎在镇海,手下只有兵丁四千名。裕大臣自己带了一千多名保守镇海城池。有一个谢总兵名叫朝恩,带了一千多名保守隔江对面的金鸡岭。又有一个余提督名叫步云,带了一千多名保守城外的招宝山。
那余提督本是一个奸猾小人,向来与裕大臣不对的,也不肯听裕大臣的号令,暗暗在招宝山插了几面白旗,分明是向洋人求和的意思。这天裕大臣下令誓众,余提督假意不到。裕大臣一面奏了一本,说道:“目下军情甚急,手下都不肯出力,臣总死守此地,不离一步,拼把一死报国。”这年八月二十六日,洋船到了镇海,分兵两路,一路打金鸡岭,一路打招宝山。可恨那逆臣余步云,在招宝山见洋船到来,还不准兵勇开炮,却到城内来见裕大臣,请趁此带兵退回宁波。裕大臣不准,那逆臣便撇了招宝山向西走了。
洋兵占住招宝山,便架起大炮向城中攻打。那时金鸡岭谢总兵一支兵又打败仗。裕大臣见势头不好,便一面把钦差大臣这一颗印差人送交浙江抚台,一面自己跳下池内死了。登时洋兵便一拥进城。
那逆臣余步云逃到宁波。这月二十九日,洋兵轮舟多只,追到宁波,余步云又撇了宁波,同了宁绍道鹿道台逃到上虞县地方。因此宁波立刻失守。那时慈溪、余姚二县见道台逃走,县官也就逃走了。因此两县又一同失守。咳!这班没用逆臣,竟把皇上的城池,好像泥沙一般抛了就走,该死不该死?那逆臣余步云起初还奏上两本,说道:“此番是裕大臣先逃,因此我也同走。”后来裕大臣殉难死了,皇上赏下谥法,赐他子孙世袭,余步云才没口可开。这且按下。
且说这年九月,京城内得了镇海、宁波失守的信息,皇上立刻就派了一位扬威将军,官名叫做奕经,又派两个参赞,一个姓文,一个姓特,十月内由京到了苏州,暂时驻扎,等待各省兵勇齐集,再到杭州。那扬威将军手下有四个幕府,一个名叫容照,一个名叫杨熙,一个叫联芳,一个叫阿彦达,都是年纪很轻,到处横行,不顾大局。在苏州的时候,天天唤戏班唱戏寻乐,又向属员索贿要钱。那奕将军又是胡涂不管事的,随他们在外面吵闹,闹得声名不好,奕将军才过意不去,下令到嘉兴驻扎。
那时洋兵得了宁波,浙江信息极紧,可恨这班幕府,到了军情告急的时候,还是这种放肆,这也是国家气运如此。派了多少将军、钦差大臣、总督、巡抚,除了林钦差革职,裕大臣殉难,这二位之外,竟没有个尽忠报国的大臣。碰来碰去,不是逃,定是走,不是胡涂,定是贪赃,难得像林钦差、裕大臣这种人,又是个个人忌他,参的参了,死的死了。你看洋兵从广东闹起,闹到浙江,惟有林公在任的时候,在洋面打了多少战仗,三元里义兵把洋兵大败一场,邓总督在厦门打败洋船,此外都没有打败洋兵的,白白儿把城池送他。当年广东倒还没有失守城池,此番浙江失守许多地方,后来越弄越不如,便闹到长江来了。
后事如何,下回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