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平台湾荷国首通商 争澳门英人初肇衅
- 第二回 入觐圆明园使臣辞疾 扩充公司局通事被...
- 第三回 朱抚军严办司事 卢总督复召大班
- 第四回 设巡船私受规银 派钦使大烧烟土
- 第五回 议章程禀命国王 停贸易勒交人犯
- 第六回 九龙山炮击洋船 长沙湾火焚夷艇
- 第七回 英女主拈阄决战 林制台募勇筹防
- 第八回 邓总督严守厦门 乌抚台坐失定海
- 第九回 任情需索洋将投书 故意把持奸臣误国
- 第十回 伊大臣私馈牛酒 琦钦差尽撤兵丁
- 第十一回 攻沙角陈副将阵亡 陷虎门关提督死节
- 第十二回 琦钦差伏罪回旗 杨提督失机误事
- 第十三回 将军妄动半夜出兵 制府无谋三路失守
- 第十四回 偿军饷首府议和 起义兵洋酋殒命
- 第十五回 练团勇大振声威 谢海神滥蒙保举
- 第十六回 探水路复攻厦门 筑外城再陷定海
- 第十七回 陷镇海大臣死节 驻姑苏幕府横行
- 第十八回 将军占梦大进兵 提督闻风忽反走
- 第十九回 袭镇海偏师覆没 弃绍兴大帅遁逃
- 第二十回 用伏兵偶然战胜 妒功臣又请讲和
- 第二十一回 攻乍浦守将尽忠 犯吴淞总兵逃命
- 第二十二回 陷宝山制台先走 破镇江都统无谋
- 第二十三回 谕洋将从容停战 听汉奸草率议和
- 第二十四回 守台湾有功被诬 攻印度失机可惜
- 第二十五回 焚洋馆和战余波 下明诏贤奸结局
『罂粟花』第十六回 探水路复攻厦门 筑外城再陷定海
- 本章共 1.3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广东祁总督正在祭谢海神,保举官员,大功告成,开筵庆贺。岂知一面洋船业已齐到福建,打破厦门了。原来那时福建总督姓颜,官名叫伯焘,到任之后,奏了一本,请拨下饷银二百万,造起战船五十多只,募了水勇八千名,正待与洋船大战一场,却好奉到圣旨,说道:“现在广东议和,着各省一律撤兵。”因此,所募水勇都撤去了。船厂中造船工程也停止了,只道两面息兵,从此太平了。
不料这年七月初九日,洋船数十只忽然开到厦门,送到文书一封,立刻要把厦门让他。厦门厅官吓得魂飞魄散,一面飞禀颜制台,一面便撇了官印,逃到乡下去了。
第二天,洋将义律先用火轮船进港探试水路。原来厦门所筑炮台,都是古式,上面一排方眼,好像城头一般。把大炮凑在方眼之中,只能直放,不能旋转。洋船试了一试,见炮台上的大炮都是不能活动的,因此胆大,便下令把所有洋船一齐拥进。
这边青屿炮台、仔尾屿炮台、鼓浪屿炮台三面开枪,起初也打沉他火轮船两只,兵船一只。后来洋船专门围住青屿炮台,拼命攻打,炮台上抵敌不住,立刻被洋兵打破了。义律带领兵船,破了一个炮台,再轰一个,因此三个炮台,顷刻失守。那时颜制台刘道台都在厦门城内。洋兵得了炮台,便把大炮搬转,对准厦门城内开放。轰轰烈烈。一日一夜,城内所有衙门房屋,全数打塌。
颜制台同刘道台预先退出,回到同安地方驻扎。岂知洋将并不派兵守住厦门,只派了几只兵轮守住鼓浪屿炮台,撇了厦门,把所有洋船全数开到浙江一带去了。因此颜制台探得洋兵已去,便重到厦门驻扎。一面借此奏了一本,只说道厦门已经收复了。那时皇上下了一道圣旨,把颜制台降为三品顶戴,派了一个端侍郎到福建查明此番开战情形。这且按下。
且说浙江伊大臣交卸之后,新到一位裕大臣,官名叫谦,那时洋兵已撤去,定海业经官兵收复,不料此番洋船又从福建到来。裕大臣初到浙江,一切情形,都未熟悉,幸亏林文忠公也在浙江,还好帮他一臂。
岂知有一个广东王运台,向来是琦善一党,同林文忠公不对的,此番进京召见,却在皇上面前,竭力推尊琦善,一味说林文忠公肇事,奏请重办。因此皇上下旨,把林文忠公办了个新疆充军的罪。后来有人在皇上面前代他求免,便改派林文忠公到河工上去当差赎罪。林文忠公一走,浙江因此又少了一个靠傍。那定海地方,本来是零零一块地,守也守不住的,不如听其自然。这边把所有精兵五千名全数派在定海,又听信了一个葛总兵的说话,把定海城外面沿海一带,再筑起一面城墙,三面连住山脚,就用山头当个城墙。因此城内地方越大,兵势分散,保守越难。况且三面是山,外国人从山后爬过来,便在城内了。如此地方散慢,这五千名兵勇那里能够分派?
这年八月十二日,洋船又到定海,开炮攻打,这边回了几炮,也打沉他火轮船一只。从此日夜攻打,炮声不绝。到了十七日,洋兵从五奎山、东港浦、晚峰岭分了三路,拼命前进,前队打伤,后队又到,大战一场,不顾死活。洋将大呼一声,洋兵一齐登山,爬进城内。当场城内有王、郑、葛三个总兵,都死战阵亡。
此番定海再失,却是调度不能得法。至于守城兵将,也很能出力,三位总兵一齐殉难,虽然失守城池,也算能尽节勇,却不比那广东这班偷生怕死的官员不要脸的。原来裕大臣虽然调不得其法,办事却极肯尽心竭力。
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