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服 九幽十类尽除名
-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 第九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 第十回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魏丞相遗书托冥吏
- 第十一回 游地府太宗还魂 进瓜果刘全续配
-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降魔
-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猴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 第三十四回 魔头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圭木母空
-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
-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
-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河 金木垂慈救小童
-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
-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左“山”右“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 第五十三回 神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破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
- 第六十四回 荆束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像伏妖王
-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主还归大道真
-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致旱 孙大圣劝善施霖
-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土授门人
-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会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 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圣显幽魂救本原
-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铲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西游真诠』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 本章共 2.0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悟一子曰:金丹之道,本于《周易》八卦,八卦本于《河图》。天不爱道,龙马负图而出,接引万古迷蒙,所谓“无字之真经”也。《洛书》一图,一、九、三、七,位四正;二、四、六、八,位四隅;五居中位。盖金水相生,天一地四为一五;木火相生,地二天三为一五;土数居中,为一五。五行攒簇,三五妙合,循环无已之真精也。然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理数生成,顺逆颠倒,隐显莫测,莫非先天真一之气为之盘旋而已。
修丹至人,知五行顺行,木能生火;知五行颠倒,母隐子胎。而火反生木,阳中有真阴,天三生木之真妙也。知五行顺行,金能生水;知五行颠倒,于复产母。而水反生金,阴中有真阳,地四生金之真地也。知之者谓之明,不为外道所迷;得之者谓之神,不出元本所有。子舆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知者知此,尽者尽此而已。
篇中装天、放天之喻,即袖里乾坤,壶中日月之义,原无奇异。仙师特为演理标新,广布雅俗,使贤愚共见,以期明悟者默察而自得之。如篇首“将八戒拿进洞去”,八戒,木也,兑金克之。浸在净水池中。八戒,木中有火,兑泽克之,顺行而遭魔也。就图而论,三藏为太极。“只见祥云缥缈,瑞气盘旋”,乃天地絪氲之象。
“行者在马前丢开解数,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如作敷演困文,因失其妙;解为三奇四正,五花六门,亦失其真。马前解数,正示龙马《河图》之数。天三生木,地四生金,三、四为金,木交并。金木籍土而交并,故左五为天五生土,右六为地六成水。举修丹之至要,而概括全图也。然三包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木中有水,金中有火也。三五互包,天七成之。金慈恋木,木顺从金也。三五互包,地八成之。三五总一五,一五总一土也。三六互包,四五互包,天九成之。木能生水,金能生火也。四六互包,地十成之。尽阴阳五行理数生成之起伏也。五六互包,既十而归一,仍一太极。举逆用还返之理,而顺在其中。惟此,先天真一之气,上下左右盘旋,即一幅《河图》、《洛书》,一部《周易》,而丹去逆用之道,又已显露。真仙笔也!故魔见之,道:“话不虚传,果是真。”
兑为白虎,虎之将噬人也,必先卑其势。魔欲善图唐僧,故先为柔下之体,以蹇其足,失其中而为魔。盖兑宫第五卦,水山蹇之变化也。“行者背在背上”,自兑之艮也。艮为山,艮其背,故止而不行。山泽通气,故能遣山。遣至于三,则为三阴,加于三阳而成泰。泽山咸者,即地天泰,放曰“泰山压顶”,地上于天也。两界山之五行,泰山之二气,同一交合先天,入于后天,能不艮其背,止而不行?所以挟沙僧、拏三藏,均止而不行也。
“紫金红葫芦”,离卦,火也,属心,精细鬼持之;“羊脂玉净瓶”,坎卦,水也,属肾,伶俐虫持之。坎离不相离,用金葫芦,而玉净瓶随行,理也。“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即颠倒之象,能逆制离火而不使炎上,能融万物之真,故为老君盛丹之宝。何以叫应即装入?声者,心之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如离宫之雌鸣,而能呼坎官之雄,以相倡和。故能化丹成魔,亦能化魔成丹。感通之妙,只争应与不应,正用邪用,一呼一吸之间耳。
大圣压于五行山,是道心之不能离尘;此压于泰山,是道身之不能离世。故有“树大”、“名高”之叹。夫人欲超脱尘圜,莫若体全真道;欲全真道,莫若炼服金丹。所贵顿然省悟,神明自来。此即元神助道,而重负可徙,肩累可息,而紫金葫芦之宝贝,不为魔所操弄矣。行者变为老全真,自命神仙,不但自度,而愿度人,其气量固足包乎天地。
装天之说,原非荒诞,然何以天卒不可装,而唯用哪吨之请,往北天门借真武皂雕旗,遮蔽南天日月,以哄骗二怪?此仙师另是一意,故设此象,所以指示假托神仙之流,每用河车运水灌顶之谬术,哄骗世人金玉宝贝,而迷悟真性涵空之本心也。彼假托神仙者,见面须钱。贪痴之人,惟知可炼金银,希得其术,虽极精细伶俐者遇之,亦甘心尊信受度,不吝真宝,输诚恐后。此辈虽非白日抢夺,亦实黑天哄骗。
行者变一尺七寸长紫金红葫芦,像人之一身也。《菂府》载曰:“尺宅寸田,可以泊生。”《黄庭经》曰:“尺宅,面也,两眉间为寸用。”今云“七寸”,则并中田、下田,而通于七窍也。人身亦为紫金红葫芦,量可装天。若未得金丹,乃为假象,故为假葫芦。既无装天之实量,不得不用欺天障眼之法。
“哪吒脚踏风火轮”,比运河车也;“真武皂旗”,比玄水也;“北天门”,比水府也;“南天门”,比顶门也;“日月星辰”,比两目也。“抛上葫芦,展开皂旗,遮闭日月”,比车水上顶门而灌脑闭日也。“乾坤黑染,宇宙靛性”,岂是虚事?此等法术,诚墨天墨地,如身站苦海危崖,一经塌脚,便堕入重渊,沉沦不返。可惧!可惧!何如放了天,不事转运遮闭,为青天白日,早见日光正午耶!奈何精细、伶俐之怪,信为养家治生之妙,而竟以真易假。所谓迷真性而失本心也,殊可悲悯!读者倘认二魔遣山为外道迷真,六甲徙山为元神助本,失之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