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第一回 凌贵兴妄想功名马半仙细谈风水
- 第二回 求购宅倒是颠非扮假棺争长论短
- 第三回 绘猛虎宗孔献计托危病凌氏修书
- 第四回 慈母潜身听媳话强徒施掌博黄黏
- 第五回 黄苗冈喽啰掘芋中秋夜姊妹题诗
- 第六回 中庭上妹子直谏北沙畔贼匪横行
- 第七回 夺椅桌预早移书庆花坛终宵闹酒
- 第八回 劝夫哥姑嫂自尽纠盗贼叔姪同谋
- 第九回 命偿命祈伯丧良贼荐贼简当设计
- 第十回 林大有改装登岸张风哥丐食沙街
- 第十一回 张义丐偷报奔逃凌恶监暗充打劫
- 第十二回 凌美闲烟攻石室黄千总兵按沙街
- 第十三回 黄县宰相验七尸何谊父推荐良友
- 第十四回 施智伯仗义誊词简勒先贪财设计
- 第十五回 拼罚俸孺人催审指溢保干证遭刑
- 第十六回 张风作嗔辞买嘱天来含泪具遵依
- 第十七回 负重财爵兴往镇受夹棍张风归天
- 第十八回 凌贵兴交结李丰施智伯拜服东来
- 第十九回 施智伯怒拗毛锥孔制台严拿贼党
- 第二十回 杨福单拳怜大有李丰双足跪高全
- 第二十一回 府太爷置酒求谋简勒先快船赶贿
- 第二十二回 端州署贵兴反案双门底天来被辱
- 第二十三回 梁天来拦舆递禀蔡显洪念友遗金
- 第二十四回 程医生赚奸辅友林贼首领赏开筵
- 第二十五回 访天来爵兴点贼托陈式德先赠书
- 第二十六回 和平县大有分兵泗昌行区明度曲
- 第二十七回 林大有宿娼被获张阿风托梦防奸
- 第二十八回 泗昌行装箱作假南雄岭遇雨逃生
- 第二十九回 苏臬台微行访察凌公子无意逢迎
- 第三十回 梁祈福身遭横祸区元榜智激良朋
- 第三十一回 淫女儿通奸被逐富家翁屈打成招
- 第三十二回 念母舅程书探监护主仆天爵登舟
- 第三十三回 苏按察细查田案粱庶民假扮新科
- 第三十四回 惶恐滩遇惊丧胆滕王阁触景生愁
- 第三十五回 鄱阳湖祈神庇护常王山遇盗惊慌
- 第三十六回 北新关当官纳税神州城借友投书
- 第三十七回 给事衙宜人认亲保和殿吏部奏本
- 第三十八回 程进士触犯天颜马太师抚慰民望
- 第三十九回 孔尚书御前对局梁监生殿角鸣冤
- 第四十回 韶州关参军提兵广州府钦差结案
『警富新书』第三十二回 念母舅程书探监护主仆天爵登舟
- 本章共 1.6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黄经一日在监昼寝,忽听得狱卒报外边有大贵人到探。黄经接见,系外甥程书。其人乃江西进士,是年要往皇都引见,途中遇盗,进退两难,特投粤省母舅借贷。闻寞被陷,径到牢中。甥舅一见,悲喜交集,各述所遭。黄经附耳曰:「本省职员不可与舅来伸冤。惟望贤甥赴京,代为朝告。」言罢,血泪沾襟。程子曰:「无伤也。(程书语纯用四书,天然凑合。)君子亦有穷乎?今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此则与禽兽奚异哉?」黄经曰:「辉鸿素性奸险,架祸于吾。知汝为吾谋事,恐来贻害贤甥。」程子曰:「斯人曰:不仁不智,无礼无义,则为狼疾人也。彼哉,彼哉,何畏彼哉?」黄经又告曰:「吾有东滘田租,汝可收来,以作盘费。」程子举手感谢曰:「予将有远行。夫子之言,多助之至。」黄经更言:「离家千里,饮食须要调停。」程子对曰:「一人之身,饔餮而治,必敬必戒,无违夫于矣。」黄经嘱他在途中,一切越分之事不可为。程子又答曰:「夫于教我以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是非君子之道,吾弗为之矣。」黄经且将投店事宜叮嘱,以防小人暗计。程子点头曰:「不仁者则知恶之。」黄经恐他不惯江湖舟行,须要仔细。程子曰:「吾闻之观于海者其虑患也深。」黄经戒其以上下相处,须以义交,不可以怨结。程子欣然曰:「于既已知之其有不合者,受之而不报矣。」黄经遂问其引见后,何日锦旋。程于叹曰:「千里而见王,几千人矣,皆引领而望。王如善之,是预所欲,王若弃之,(若字请声借用)非赤子之罪也,岂予所欲哉!以待来年然后归。」甥舅问答一番,同相哭泣。程子安慰其舅曰:「大人者今也不丰。虽在缧绁之中,不能一朝居也。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莫之致而至者,则君子不患矣。 」言罢而别。程书至东滘,讨得租银数万,收拾行装,雇舟登程而去。但见:
风月一江供笑傲,
云山满目壮行游。
未几,舟次南雄,高登庾岭。再雇一舟,望北而去。
且说何天爵卜吉与天来,主仆登程。一边着令亲人营柩而返,遂与区明等又行。区明泣谓天来曰:「吾今为贸易所羁不能随护足下,竟至中途而废,心什不安。乃作七绝一首留别。」诗云:
与君聚首别今朝,又隔江山万里遥。
望保千金图报复,他年雪恨诉天朝。
天来览毕,愁肠欲断,不禁凄然。遂将原韵赓和。其诗云:
时穷运蹇竞连朝,今日茫茫去路遥。
赖有诸君同着力,微躯应可赴公朝。
写毕呈与区明,曰:「后会无期,感诸公再造之恩。不知何日可报?」四公曰:「梁官人须要宽心,勿以我等为念。今日何客官慨然仗义,真乃一场造化也。」天爵曰:「吾今保他北上,事如兄弟,自然不负所托,诸公且莫介怀。」天来取出前后饭店钥递与四公。四公辞曰:「君子之交以义。区区小利,何足道哉!」天来再三放下。四公嘱咐管店人将三人行李、货物搬至客船,交代明白,无使有遗。(此句似极间极,缓之笔然,决不可少阅,下文便知矣。)
三人辞别登舟。天来嘱祈福隐身入舱,勿惹外人耳目。是日,南风天作,云满秋江。天爵在船头观望。行不上半里,遥见后边一只小舟,舟后插两个灯笼,大书红黑二色,荡几枝横浆,乘风破浪,快快追来。高声喝曰:「前面什么客船?」天来闻喝心骇。少顷又一人叫曰:「系梁某人船否?」主仆二人惊顾,匿在官舱屏息。船户虽有应答,他竞不听。(彼在上风故不可听)天爵心中疑惑,左右瞻顾,佯作不闻。(既在下风,如何佯作不闻?夹写一爵,总为后文取势。)天来在舱闻他再喝一声曰:「若系梁某人船,前往不得!我等兄弟便要过来。」(读至此为天来捏一把汗)飓尺之间,喝声渐近。(斯时虽欲佯作不闻,亦不可得。)天来慌得遍身冷汗,神色昏迷﹔祈福手足无措,愈不敢出来叫救,主仆慌作一团。(极意描写以见下文之趣。)天爵叫船家乘此顺风,高挂轻帆,任他叫喊。但闻他在后边声声乱叫低帆,如此帆大风高,小舟焉能追赶?自然越追越远,随喝随行。(从一笔又写天来解宽。)
不意遇着一阵狂风,吹断客船帆索。众水手纷纷叫喊,却被后边小舟赶到,高声赞曰:「好风!」(声犹在耳)未知此舟何人,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