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前赵录一
- 卷二前赵录二
- 卷三前赵录三
- 卷四前赵录四
- 卷五前赵录五
- 卷六前赵录六
- 卷七 前赵录七
- 卷八 前赵录八
- 卷九 前赵录九
- 卷十 前赵录十
- 卷十一 后赵録一
- 卷十二 后赵録二
- 卷十三 后赵録三
- 卷十四 后赵録四
- 卷十五 后赵录五
- 卷十六 后赵录六
- 卷十七 后赵录七
- 卷十八 后赵录八
- 卷十九 后赵录九
- 卷二十 后赵录十
- 卷二十一 后赵录十一
- 卷二十二 后赵录十二
- 卷二十三 前燕録一
- 卷二十四 前燕录二
- 卷二十五 前燕录三
- 卷二十六 前燕录四
- 卷二十七 前燕录五
- 卷二十八 前燕録六
- 卷二十九 前燕録七
- 卷三十 前燕録八
- 卷三十一 前燕録九
- 卷三十二 前燕録十
- 卷三十三 前秦録一
- 卷三十四 前秦録二
- 卷三十五 前秦録三
- 卷三十六 前秦録四
- 卷三十七 前秦録五
- 卷三十八 前秦録七
- 卷三十九 前秦録八
- 卷四十 前秦录九
- 卷四十一 前秦录九
- 卷四十二前 秦録十
- 卷四十三 后燕録一
- 卷四十四 后燕録二
- 卷四十五 后燕録三
- 卷四十六 后燕録四
- 卷四十七 后燕録五
- 卷四十八 后燕録六
- 卷四十九 后燕録七
- 卷五十 后燕録八
- 卷五十一 后燕录九
- 卷五十二 后燕录十
- 卷五十三 后秦録一
- 卷五十四 后秦録二
- 卷五十五 后秦録三
- 卷五十六 后秦録四
- 卷五十七 后秦録五
- 卷五十八 后秦録六
- 卷五十九 后秦録七
- 卷六十 后秦録八
- 卷六十一 后秦録九
- 卷六十二 后秦録十
- 卷六十三 南燕录一
- 卷六十四 南燕录二
- 卷六十五 南燕录三
- 卷六十六 夏录一
- 卷六十七 夏录二
- 卷六十八 夏录三
- 卷六十九 夏録四
- 卷七十 前凉録一
- 卷七十一 前凉録二
- 卷七十二 前凉録三
- 卷七十三 前凉録四
- 卷七十四 前凉録五
- 卷七十五 前凉録六
- 卷七十六 蜀录一
- 卷七十七 蜀录二
- 卷七十八 蜀录三
- 卷七十九 蜀录四
- 卷八十 蜀录四
- 卷八十一 后凉录一
- 卷八十二 后凉录二
- 卷八十三 后凉录三
- 卷八十四 后凉录四
- 卷八十五 西秦録一
- 卷八十六 西秦録二
- 卷八十七 西秦録三
- 卷八十八 南凉録一
- 卷八十九 南凉録二
- 卷九十 南凉録三
- 卷九十一 西凉録一
- 卷九十二 西凉録二
- 卷九十三 西凉録三
- 卷九十四 北凉录一
- 卷九十五 北凉録二
- 卷九十六 北凉录三
- 卷九十七 北凉录四
- 卷九十八 北燕录一
- 卷九十九 北燕录二
- 卷一百 北燕录三
『十六国春秋』卷九十三 西凉録三
- 本章共 2.1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李恂 李恂字士诚歆之弟暠第六子也为炖煌太守歆为沮渠蒙逊所杀恂与兄翻等自炖煌奔于北山蒙逊以索嗣之子元绪行炖煌太守元绪麄险好杀大失人和郡人宋承[一作朱承]张弘等以恂在郡有惠政密信招恂恂遂率千骑入于炖煌元绪东奔凉兴承等推恂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蒙逊遣世子德政率众二万攻之恂闭门不战攻之不下蒙逊乃自率众来攻三面起堤引水灌城恂遣壮士一千连版为桥潜欲决堤蒙逊勒兵逆战承等开门出降恂先杀其妻子自杀蒙逊遂屠其城 李翻 李翻字士举小字武强暠少子也歴骁骑将军祈连晋昌酒泉三郡太守翻子寳字懐素小字衍孙沈雅有度 量骁勇善抚接伯父歆为沮渠蒙逊所灭父翻奔于北山蒙逊乃徙寳于姑臧歳余随勇唐契北奔伊吾臣于蠕蠕遗民归附者稍至二千寳倾身接礼甚得众心皆乐为用每希报雪其后魏世祖遣将讨沮渠无讳于炖煌无讳捐城遁走寳自伊吾率流人及虏骑南袭炖煌据之修缮城府规复先业遣弟怀逹奉表归魏世祖嘉其忠欵拜怀逹散骑常侍炖煌太守别遣使授寳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鎭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炖煌公仍镇炖煌承制假授玉门已西甚着威惠于西土百姓懐之在炖煌三年因入朝遂留京师徙为镇南将军并州刺史转鎭北将军魏太安五年卒谥曰宣公有六子冲最知名歴显位 暠妻尹氏 尹氏天水冀人尹文之女也幼而好学清辨有志节初适扶风马元正元正卒为暠继室自以再醮之故三年不言抚前妻子踰于已生暠之创业谋谟经略多所赞毘故西州喭曰李尹王炖煌及暠死子歆嗣位尊为太后河西王沮渠蒙逊来伐先引兵攻秦浩亹歆欲乗虚袭张掖尹氏谓歆曰汝新造之国地狭民希自守犹惧不足何暇伐人度德量力春秋之义先王临终遗令殷勤戒汝深愼用兵保境安民以俟天时言犹在耳奈何弃之况蒙逊骁武善于用兵汝非其敌观其数年以来经谋规略常有兼并之志且天时人事似欲归之汝国虽小足为善政修德养民静以俟之彼若昏暴民将归汝若其休明汝将事之岂得轻为举动侥冀非望以吾观之非但丧师殆将亡国歆不能听为蒙逊所败歆曰吾违老母明勑逺取败辱不杀此胡复何面目见我母也勒兵进战遂大败死蒙逊入姑臧见尹氏而劳之尹氏曰李氏为胡所灭知复何言或谓尹氏曰今母子之命在人掌握奈何倨傲之且国亡子死曽无忧色何也尹氏曰存亡死生皆有天命奈何更如凡人为儿女子之悲耶吾一老妇人国亡家破岂可复惜余生为人臣妾惟速死为幸耳蒙逊嘉而赦之娶其女为茂虔妇及世祖以妹武威公主妻茂虔尹氏与女迁居酒泉顷之女卒尹氏抚之不哭曰汝国破家亡今死晩矣茂虔之弟无讳鎭酒泉每谓尹氏曰后诸孙在伊吾后欲就之乎尹氏未测其意绐之曰吾子孙漂荡托身异域余生无几便当死此不复作毡裘鬼也未几濳奔伊吾无讳遣骑追及之尹氏谓追骑曰沮渠酒泉许吾北归何为复追汝取吾首以往终不复还矣追骑遂不敢逼引还尹氏至于伊吾年七十五卒 宋繇 宋繇字体业炖煌人也曾祖配祖悌世仕张轨子孙父僚为张玄靓龙骧将军武兴太守繇生而僚为张邕所杀五歳丧母事伯母张氏以孝闻八歳而张氏卒居丧过礼繇少而有志尚喟然谓妹夫张彦曰门戸倾覆负荷在繇不衔胆自励何以继承先业遂随彦至酒泉从师就学闭戸读书昼夜不辍博通经史诸子羣言莫不综览吕光举为秀才除郎中后奔叚业拜散骑常侍繇以业无经济远略西奔于暠歴从事中郎寻加折冲将军转右将军领炖煌护军左长史受遗辅政及歆嗣位迁武卫将军广夏太守位至通显家无余财雅好儒学虽在兵旅讲诵不废每闻儒士在门常倒屣出迎停寝政事引谈经籍尤明断决事无淹滞沮渠蒙逊平酒泉于繇室得书数千卷盐米十余斛而已蒙逊叹曰孤不喜得李歆欣得宋繇耳拜尚书吏部郎中委以铨衡之任蒙逊死以子茂虔托之茂虔以繇为左丞送其妹兴平公主于魏世祖拜繇为河西王右丞相赐爵清水公加安逺将军魏并凉州从茂虔至魏卒 刘昞 刘昞字彦明炖煌人也父寳字子玉以儒学见称昞年十四就博士郭瑀学时瑀弟子五百余人通经业者八十余人瑀有女始笄妙选良偶有心于昞遂改设一席于坐前谓诸弟子曰吾有一女年向长成欲觅一快壻谁坐此席者吾当婚焉昞遂奋衣来坐神志肃然曰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壻昞其人也遂以女妻之昞后隐居酒泉不应州郡辟命弟子受业者常数百人武昭王暠征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暠雅好文典书史穿落者亲自补治昞时侍侧前请代暠暠曰躬自执者欲人重此典籍吾与卿相値何异孔明之会玄德迁抚夷护军虽有政务手不释卷暠谓之曰卿注记篇籍以烛继昼白日且然夜可休息昞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不知老之将至孔圣称焉昞何人斯敢不如此昞以三史文繁着略记百三十篇八十四卷凉书十卷炖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靖恭堂铭一卷并着周易韩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并行于世后蒙逊平酒泉拜秘书郎中筑陆沈观于西苑躬往礼焉号玄处先生北凉录自有传 唐繇 唐繇晋昌宜安人也以凉土丧乱民无所归推暠霸于河右以宁一方及凉亡繇子和与兄契携其甥武昭王孙寳避难伊吾招集人众二千余家臣于蠕蠕蠕蠕以契为伊吾王经二十余年和与契遣使降魏遂为蠕蠕所逼拥部众至髙昌蠕蠕复遣部帅阿若讨之至白力城和先攻髙昌契与阿若战败没和收余众奔前部王国时沮渠安周屯横截城和攻拔之斩安周兄子树后又从伊洛击髙宁白力二城克之遣使奉表归魏 辛渊 辛渊字子深陇西狄道人也四世祖怡晋幽州刺史寜朔将军渊仕暠为骁骑将军歆亦善遇之歆与沮渠蒙逊战于蓼泉军败失马渊以所乗马授歆而身死于难遂以义烈见称于西土云其后子孙仕魏俱至显官 阴仲逹 阴仲逹武威姑臧人也祖训字处道仕暠为武威太守父华字季文仕姑臧令仲逹以文学知名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