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前赵录一
- 卷二前赵录二
- 卷三前赵录三
- 卷四前赵录四
- 卷五前赵录五
- 卷六前赵录六
- 卷七 前赵录七
- 卷八 前赵录八
- 卷九 前赵录九
- 卷十 前赵录十
- 卷十一 后赵録一
- 卷十二 后赵録二
- 卷十三 后赵録三
- 卷十四 后赵録四
- 卷十五 后赵录五
- 卷十六 后赵录六
- 卷十七 后赵录七
- 卷十八 后赵录八
- 卷十九 后赵录九
- 卷二十 后赵录十
- 卷二十一 后赵录十一
- 卷二十二 后赵录十二
- 卷二十三 前燕録一
- 卷二十四 前燕录二
- 卷二十五 前燕录三
- 卷二十六 前燕录四
- 卷二十七 前燕录五
- 卷二十八 前燕録六
- 卷二十九 前燕録七
- 卷三十 前燕録八
- 卷三十一 前燕録九
- 卷三十二 前燕録十
- 卷三十三 前秦録一
- 卷三十四 前秦録二
- 卷三十五 前秦録三
- 卷三十六 前秦録四
- 卷三十七 前秦録五
- 卷三十八 前秦録七
- 卷三十九 前秦録八
- 卷四十 前秦录九
- 卷四十一 前秦录九
- 卷四十二前 秦録十
- 卷四十三 后燕録一
- 卷四十四 后燕録二
- 卷四十五 后燕録三
- 卷四十六 后燕録四
- 卷四十七 后燕録五
- 卷四十八 后燕録六
- 卷四十九 后燕録七
- 卷五十 后燕録八
- 卷五十一 后燕录九
- 卷五十二 后燕录十
- 卷五十三 后秦録一
- 卷五十四 后秦録二
- 卷五十五 后秦録三
- 卷五十六 后秦録四
- 卷五十七 后秦録五
- 卷五十八 后秦録六
- 卷五十九 后秦録七
- 卷六十 后秦録八
- 卷六十一 后秦録九
- 卷六十二 后秦録十
- 卷六十三 南燕录一
- 卷六十四 南燕录二
- 卷六十五 南燕录三
- 卷六十六 夏录一
- 卷六十七 夏录二
- 卷六十八 夏录三
- 卷六十九 夏録四
- 卷七十 前凉録一
- 卷七十一 前凉録二
- 卷七十二 前凉録三
- 卷七十三 前凉録四
- 卷七十四 前凉録五
- 卷七十五 前凉録六
- 卷七十六 蜀录一
- 卷七十七 蜀录二
- 卷七十八 蜀录三
- 卷七十九 蜀录四
- 卷八十 蜀录四
- 卷八十一 后凉录一
- 卷八十二 后凉录二
- 卷八十三 后凉录三
- 卷八十四 后凉录四
- 卷八十五 西秦録一
- 卷八十六 西秦録二
- 卷八十七 西秦録三
- 卷八十八 南凉録一
- 卷八十九 南凉録二
- 卷九十 南凉録三
- 卷九十一 西凉録一
- 卷九十二 西凉録二
- 卷九十三 西凉録三
- 卷九十四 北凉录一
- 卷九十五 北凉録二
- 卷九十六 北凉录三
- 卷九十七 北凉录四
- 卷九十八 北燕录一
- 卷九十九 北燕录二
- 卷一百 北燕录三
『十六国春秋』卷四十九 后燕録七
- 本章共 788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慕容云 慕容云字子雨宝之养子高句骊之支庶也皝破高句骊徙于青山由是世为燕臣祖父高和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云深沈有局量厚重寡言时人莫知咸以为愚唯中卫将军长乐冯跋竒其志度与之为友宝之为太子也云以武艺给事侍东宫永康初拜侍御郎袭败会军宝遂子之赐姓慕容氏拜建威将军封夕阳公及熙嗣位云以熙政之虐称疾去官其后因熙出葬苻氏冯跋与从兄万泥左卫将军张兴及苻进余党结盟共袭杀熙跋素与云善乃推云为主因诣云告之云惧曰吾婴疾歴年卿等所知愿更图之跋逼曰慕容氏世衰河间昏虐惑妖淫之女而逆乱天常百姓不堪其害思乱者十室而九人神共怒此天亡之时也公自高氏名家何能为他养子机运难遘千载一时公焉得辞扶之而出云曰吾疾苦日久废絶世务卿今兴建大事谬见推逼所以徘徊非为身也实惟否徳不足以济元元故耳跋等强之云遂以晋义熙三年秋七月乙丑僭即天王位复姓高氏大赦境内殊死以下改元正始国仍号大燕八月署冯跋为侍中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封武兴公冯万泥为尚书令冯乳陈为中军将军冯素弗为昌黎尹抚军大将军冯弘为征东大将军孙护为尚书左仆射张兴为辅国大将军务银提为司隶校尉封伯子男乡亭侯者五十余人士卒赏赐榖帛有差熙之羣僚复其爵位 正始二年春正月立妻李氏为天王后子彭城为太子越骑校尉慕舆良谋叛伏诛三月庚申葬熙及苻后于徽平陵高句骊遣使来聘且叙宗亲云遣侍御史李拔报之夏四月大赦境内五月以尚书令冯万泥为幽冀二州牧镇肥如中军将军冯乳陈为并州刺史镇白狼抚军大将军冯素弗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务银提为尚书令秋七月封慕容归为辽东公使主燕祀立燕之宗庙社稷 正始三年冬十月云自以无功徳而居大位内怀危惧常蓄养壮士以为腹心爪牙宠臣离班桃仁专典禁兵赏赐以巨万计衣食起居皆与之同而班仁志愿无厌犹有怨憾戊辰云临东堂班仁怀剑执纸而入称有所启拔剑击云云以几拒班仁从旁击云云遂被杀冯跋迁云尸于东宫伪谥惠懿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