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提要
- 东都事略卷一
- 东都事略卷二
- 东都事略卷三
- 东都事略卷四
- 东都事略卷五
- 东都事略卷六
- 东都事略卷七
- 东都事略卷八
- 东都事略卷九
- 东都事略卷十
- 东都事略卷十一
- 东都事略卷十二
- 东都事略卷十三
- 东都事略卷十四
- 东都事略卷十五
- 东都事略卷十六
- 东都事略卷十七
- 东都事略卷十八
- 东都事略卷十九
- 东都事略卷二十
- 东都事略卷二十一
- 东都事略卷二十二
- 东都事略卷二十三
- 东都事略卷二十四
- 东都事略卷二十五
- 东都事略卷二十六
- 东都事略卷二十七
- 东都事略卷二十八
- 东都事略卷二十九
- 东都事略卷三十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一
- 东都事略卷三十二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三
- 东都事略卷三十四
- 东都事略卷三十五
- 东都事略卷三十六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七
- 东都事略卷三十八
- 东都事略卷三十九
- 东都事略卷四十
- 东都事略卷四十一
- 东都事略卷四十二
- 东都事略卷四十三
- 东都事略卷四十四
- 东都事略卷四十五
- 东都事略卷四十六
- 东都事略卷四十七
- 东都事略卷四十八
- 东都事略卷四十九
- 东都事略卷五十
- 东都事略卷五十一
- 东都事略卷五十二
- 东都亊略卷五十三
- 东都事略卷五十四
- 东都事略卷五十五
- 东都事略卷五十六
- 东都事略卷五十七
- 东都事略卷五十八
- 东都事略卷五十九上
- 东都事略卷五十九下
- 东都事略卷六十
- 东都事略卷六十一
- 东都事略卷六十二
- 东都事略卷六十三
- 东都事略卷六十四
- 东都事略卷六十五
- 东都事略卷六十六
- 东都事略卷六十七
- 东都事略卷六十八
- 东都事略卷六十九
- 东都事略卷七十
- 东都事略卷七十一
- 东都事略卷七十二
- 东都事略卷七十三
- 东都事略卷七十四
- 东都事略卷七十五
- 东都事略卷七十六
- 东都事略卷七十七
- 东都事略卷七十八
- 东都事略卷七十九
- 东都事略卷八十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一
- 东都事略卷八十二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三
- 东都事略卷八十四
- 东都事略卷八十五
- 东都事略卷八十六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七上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七下
- 东都事略卷八十八
- 东都事略卷八十九
- 东都事略卷九十
- 东都事略卷九十一
- 东都事略卷九十二
- 东都事略卷九十三上
- 东都事略卷九十三下
- 东都事略卷九十四
- 东都事略卷九十五
- 东都事略卷九十六
- 东都事略卷九十七
- 东都事略卷九十八
- 东都事略卷九十九
- 东都事略卷一百
- 东都事略卷一百一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
- 东都事略卷一百三
- 东都事略卷一百四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五
- 东都事略卷一百六
- 东都事略卷一百七
- 东都事略卷一百八
- 东都事略卷一百九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一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二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三
- 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四
- 东都事略卷一百十五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六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七
- 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八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九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一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二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三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四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五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六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七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八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九
- 东都事略卷一百三十
『东都事略』东都事略卷一
- 本章共 1.9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本纪一
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其先出于帝髙阳氏之后造父爲周穆王御破徐偃封赵城因氏焉自汉京兆尹广汉居涿郡遂爲涿郡人至唐而髙祖僖祖皇帝生焉僖祖仕至文安令曾祖顺祖皇帝仕歴藩府从事兼御史中丞皇祖翼祖皇帝少有大志仕至涿州刺史赠左骁衞上将军皇考宣祖皇帝少骁勇善骑射而雅好儒素起家事赵王王镕时梁晋争天下晋求援于镕镕命宣祖以五百骑赴之庄宗嘉其勇敢因留之命掌禁军爲飞捷指挥使自同光至开运逾二十年不迁而宣祖亦未甞以介意汉干祐中王景崇以凤翔叛宣祖与征讨御之于宝鸡败之杀获万计是役也宣祖身先士卒面中流矢勇气弥厉以功迁护圣都指挥使仕周累迁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岳州团练使世宗征淮东宣祖爲前军副都指挥使领兵先入维扬禁止侵暴民情大恱世宗嘉之未几以疾归与太祖防于寿春归及中途而崩赠武清军节度使太祖即第二子也以后唐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生于洛阳夹马营母昭宪皇后甞梦日入怀而娠生之夕光照室中胞衣如菡萏体被金色三日不变幼受学于乡先生辛文恱毎归必令羣儿前导路人往往避之及长天姿雄伟性沉厚有大度甞游复州干王彦超不爲所礼去依随州董宗本郁郁不得志又舍去乃从周太祖于邺广顺初补东西班行首出爲滑州兴顺副指挥使未行会世宗自澶州入爲开封尹以太祖爲马直军使显德元年世宗命太祖掌衞兵太原刘崇防泽潞世宗亲征陈于髙平大将樊爱能何徽未战而遁世宗躬自督战太祖谓麾下曰主危如此是吾致命之秋也即大呼跃马径犯其锋万众披靡崇大溃世宗以太祖爲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加永州防御使世宗惩樊爱能何徽之败欲以兵力威天下命太祖训练武艺超絶者分隷殿前诸军自是禁衞盛矣二年世宗命王景向训攻秦凤师久无功然以餽运不继欲罢兵意未能决遣太祖视其形势使囘具言秦凤可攻之状未几悉平三年世宗征淮以太祖领亲骑翼从败淮人于涡口唐将皇甫晖姚凤率众十五万塞清流关太祖击走之晖退保滁州断桥自守太祖追至城下晖曰人各爲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太祖笑而许之晖整阵以出太祖拥马项直入左右驰突大呼曰吾止取皇甫晖他人非吾敌也手劒击晖生获之并擒姚凤遂下滁州后数日宣祖率兵夜半至城下传呼开门太祖曰父子虽至亲城门王事也须明乃敢奉命至明乃入又破江南兵于六合斩首五干级时韩令坤爲招讨使平扬州唐主遣陆孟俊据蜀冈以逼其城令坤潜议退师太祖下令曰扬州兵敢有过六合者吾当折其足令坤惧始有固守之志太祖率兵击之孟俊遁爲追兵所杀又破其齐王景达兵于六合斩首万级是役也军士有不用命者太祖奋劒斫其皮笠阳爲督战以识之明日索得数十人斩以徇于是皆死战宣祖崩起复拜定国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四年世宗复征淮至寿州命太祖率殿前诸兵击紫金山连珠砦拔之遂下寿州世宗还京师以太祖领义成军节度使是歳世宗征濠泗以太祖爲前锋周师以敌人壁于十八里滩不能过淮世宗患之太祖跃马以济遂破其砦乗胜攻泗州焚郭门夺月城世宗亲率精骑与太祖夹淮东下师及山阳东太祖擒其保大军节度使陈承昭以献遂拔楚州又破淮人于銮江口太祖抵南岸焚其营栅破之于步淮南平唐主畏太祖威名用间于世宗遣使遗太祖书以白金三千两爲餽太祖悉输之内府由是间乃不行五年改忠武军节度使六年世宗北征以太祖将水陆之师至瓦桥关降其守将姚内斌契丹将髙模翰率数万骑来援陈于关城之北太祖将百余骑御之虏不敢动遂引去关南平世宗不豫还京师以太祖爲殿前都防检世宗崩恭帝嗣位改鎭归德七年春正月辛丑朔鎭定驰驿上言太原刘承钧结契丹入防乃命太祖统大军北伐癸卯出师遣宣徽使昝居润饯于郊时京师多飞语云策防检爲天子次陈桥驿军中共议推戴戊夜军士聚于驿门俄而列校毕集曰我辈出万死冒白刃爲国家破敌天子幼不如先策防检爲天子然后北伐于时太祖以饮饯宣劝至醉卧阁中不之省迟明军士控露刃直扣寝门相与扶太祖出听事被以黄袍诸校列拜曰诸军无主愿策防检爲天子传呼万歳声闻数十里太祖叱之不退即共拥太祖就马南归太祖乃勒骑谓将校曰吾受命北征爲汝辈推戴吾有号令汝能禀乎皆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北面事之朝廷大臣吾之比肩也汝等不得惊犯宫闱侵陵朝贵近世帝王初举兵入京城皆纵兵夯市汝等不得夯市及犯府库从吾令当厚赉汝违吾令则连营孥戮诸校再拜禀令乃肃部伍自仁和门入诸校翼从太祖登明德门军士释甲归营无敢动太祖亦归公府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谒见议逊位之礼于是太祖诣崇元殿受防召文武百官就列至晡班定恭帝制曰天生蒸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防位三王乗时以革命其极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防检赵某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烈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东征西怨厥绩茂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歌狱讼归于至仁应天顺民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呜呼钦哉只畏天命宣徽使引太祖就龙墀北面拜受宰相扶太祖升殿易服东序还即皇帝位羣臣拜贺诏曰周封杞宋唐命介酅所以重三恪之宾奉二王之后也其奉周帝爲郑王以承周祀正朔服色一依旧制称朕意焉又尊帝太后爲周太后迁于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