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期-文硕阁公共版权书籍分享大合集

目前,文硕阁网站已经整理出1.4万本公共版权的书籍。由于本文章的篇幅限制,因此会将书籍分成多个文章进行分享。这是第114篇,更多的书籍将在后续的文章中陆续分享给大家。

关于文硕阁

文硕阁网站(www.wenshuoge.com)是一个网络图书馆,专门收录公共版权书籍。成立于2019年,目前已经累计收录了1.4万本公共版权书籍,并提供PDF和EPUB两种格式的下载。最重要的是,这些书籍可以用于商业用途而无需额外授权。

文硕阁网站的出现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可以免费获取和阅读大量的公版书籍。无论是对于学习、研究还是娱乐,文硕阁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通过文硕阁的努力,这些珍贵的公版书籍得以传承和保护,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其中的智慧和乐趣。

上传书籍赚钱

文硕阁网站自豪地宣布推出了全新的功能,为所有注册用户提供了一个赚钱的机会:现在,您可以在文硕阁网站中发布自己的原创书籍或您精心整理的公共版权书籍,并在每次下载时都享受到收益!

这项全新功能的目标非常简单:我们希望鼓励更多的文硕阁网站的用户参与,一同分享和传播宝贵的书籍资源。不论您是一位热衷于创作的作者,还是一个喜欢整理和分享公共版权书籍的文化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发挥空间并获得收益。

文硕阁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多便捷、有益的功能,帮助您更好地探索知识和文化。我们期待着您的加入,一同共享这个令人兴奋的新特性,并为文硕阁社区的繁荣和文化传承添砖加瓦!不要错过这个机会,立即登录并开始分享您的书籍,享受丰厚的下载收益吧!

去发布书籍:https://www.wenshuoge.com/publish/

关于公共版权

什么是公共版书籍呢?根据中国现行的著作权法规定,除了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之外,中国公民对自己的著作享有的法定权利在作者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截止。超过著作权法保护期限后,这些作品就进入了公有领域,也就是公共版权。这些因为作者已故而失去发行权、改编权等著作权利的书籍,就被称为公共版权书籍,简称为公版书。

让我们一起加入到文硕阁的行列中,为中文公版书的传播和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让这些宝贵的作品继续闪耀光芒,为我们带来无尽的知识和启迪。


书籍分享

两溪文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85/

二十四卷。明刘球(1392—1443)撰。刘球,字求乐,更字廷振,江西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礼部主事,因胡滢荐侍经筵,改为翰林侍讲。正统初,王振欲征麓川,刘球力谏,忤王振,逮系诏狱,为王振党羽马顺在狱中支解死。景泰初,追赠翰林学士,谥忠愍。此集共二十四卷,皆为杂文。系刘球殁后二十八年,其子广东布政司参政刘钺所编,前有彭时、刘定之序,于成化六年 (1470) 刊刻。人评:“刘球性格刚烈,其文却多和平温雅,殊不类其为人。然细味其词旨,亦大都光明磊落,无依阿淟之态,可谓君子之文。虽残章断简,犹当宝贵。” 成化十六年(1480)刘钺又续刻 《两溪先生诗集》四卷,乾隆三十三年 (1758)安成刘氏将文集,诗集合并为一,付梓刊行。凡二十八卷。此集四库已存目。


林登州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86/

诗文集。 明林弼撰。 二十三卷。弼字元凯,初名唐臣。 龙溪 (今福建漳州)人。元至正八年(1348)进士。为漳州路知事。明初以儒士修礼乐书,授吏部主事。官至登州府知府。尝与王廉同使安南,以却其馈千金,为太祖所器。有《梅雪斋稿》、《使南安集》等。此集乃汇前两集所成之总集,以所终之官名集。是集有十三万八千余字,正文含诗七卷, 送序、赠序、集序七卷,记三卷、诏、表等一卷,誌铭二卷, 杂文等二卷,题跋一卷。末有康熙四十五年冬(1706)其裔孙兴跋。弼于明初颇有名气,以明经学古擅名闽南文苑。宋濂称“其文辞尔雅”,王廉则赞“其诗文皆雄伟跌宕、清峻之语”。有《四库全书》本。


林忠宣公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87/

二十卷。明林熙春(约1598前后在世)撰。林熙春,字志和,别号仰普,龙溪 (今福建龙海)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 (1583)进士,授巴陵令,擢户部给事,转礼部、兵部,历太仆寺卿,晋户部左侍郎,卒谥忠宣。事迹俱详郭之奇撰传。此编首为《掖垣疏草》一卷,乃官给事中时所上奏疏,其中以《参东封灭织造疏》为最著。次为《出山疏草》一卷,乃官太仆寺掌国政后所作。又次为 《赐还草》一卷、《赐闲草》二卷,大抵皆罢官归田后所作。其古今体诗多仿王、孟之音,酝酿深厚,得风人三昧。虽闻有一二语近俳近俚处,然尚无碍于大体。又次为《城南书在草》十五卷,乃序、记、传、志、祭文之属。其中上梁疏及贺序卷帙较多,但价值不高。至于其《贡葛议》、《海阳七郡受灾节略》、《兵食议》则对理解明代历史大有裨益。原书刊于启祯间,此乃乾隆间印本。盖其版入清犹存,故书衣仍题城南书室藏版。有乾隆间重修明刻本存世。


巴黎的鳞爪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88/

徐志摩著。新月书店1927年8月出版。收入纪游抒怀与介绍外国作家艺术家的散文随笔共10篇,附译作2篇。均作于1925年前后,总的思想倾向是对于西方文化的肯定与赞美。《我所知道的康桥》,表述了“发见”康桥之美时获得的最大愉悦,极写康桥的“灵性”与自我心灵的契合。《翡冷翠山居闲话》则写在意大利翡冷翠(佛罗伦萨)山中旅游所得的真趣,亦着意于渲染全身心与大自然的和谐共鸣。《巴黎的鳞爪》一文,写巴黎既是人间“天堂”,又是人间地狱,可谓集香艳与颓废于一体,令人迷醉亦殊觉可悲。在《拜伦》与《罗曼·罗兰》中作者赞扬拜伦、罗曼·罗兰等西方文坛巨擘,亦注目于他们精神革命的理想,称其为人道的战士,取其立足山巅、俯视人间的悲天悯人主义。另如《天目山中笔记》由山中的清籁、和尚的修行而思索皈依自然、皈依佛法的玄机。集内作品无论纪游写人,都偏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及对特定艺术境界的追求,带有浓厚的浪漫情调与理想化的色彩。其行文想象丰富,洒脱灵活,文辞艳丽,坦荡奔放而略欠节制。


古庙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89/

散文集。章衣萍著。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出版。有作者《小序》。收散文29篇,大多为文艺随笔。其中有关于诗词的漫评,如《记濮永昶的词》、《记石鹤舫的词》、《感叹符号与新诗》等;有关于作家的印象记,如《鲁彦走了》、《高尔基及其他》等;有为诗歌、小说、散文集写的序跋,如《〈平民诗选〉序》、《〈深誓〉自序》、《跋〈情书一束〉》、《〈断片的回忆〉小序》和秋野社刊物《秋野》的发刊词等。


临安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90/

六卷。明钱宰 (1299—1394)撰。钱宰,字子予,一字伯均,会稽 (今浙江绍兴)人。元至正间进士,因亲老不赴公车,教授于乡。明初征修《礼乐书》,洪武六年 (1373) 授国子助教,以赋 《早朝诗》忤旨,遣归。二十七年 (1394) 又召修 《书传会选》。书成,优赉加博士,致仕。著有《临安集》六卷。其集明代仅有抄本行世,如澹生堂抄本,凡十卷,诗文各为五卷,前有洪武二十九年(1396)钱宰自序。但抄本行世极少,《明史·艺文志》、焦竑的 《国史经籍志》均未著录。是集是从《永乐大典》中搜集采掇编排而成的。凡六卷。钱宰学有原本,在元末已称宿儒。韩宜可、唐之淳皆其弟子。其诗吐辞清拔,寓意高远刻意古调,不屑为艳仄之体。徐泰 《诗谈》亦称其诗:“以霜晓鲸音,自然洪亮。”古文虽非所擅长,能谨守法度,亦无卑冗之习。是集被收入 《四库全书》。


临川集[四库本]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91/

北宋王安石著。又称《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收录了作者大部分诗文,与其文集另一版本《王文公文集》除在篇目、编次等处有异外内容大致相同。其中各类杂著体现了作者的主要哲学思想。其《洪范传》等篇最为重要,阐述了“生物者气也”的宇宙衍生论和“道立于两”的矛盾运动观。认为由“太极”(“气”)生成“五行”,五行变化生为万物。万物化生的原因在于五行变化往来的矛盾运动,其动因即在于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洪范传》)。论述了“有”与“无”的统一关系,认为“无”之为用即存在于与“有”的统一之中,“故无之所以为[车]用者,以有毂辐也;无之所以为天下用者,以有礼乐刑政也”(《老子》)。批判了“性善情恶”论,提出“性情一也”的命题,认为“性”可随后天道德实践而改变,“非生而不可移”(《性说》)。有明刊本、《四部丛刊》影印明本、中华书局排印本。本站有《临川先生文集》为标点本,但有很多缺字,可以参考四库本。


麟角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92/

一卷。唐王棨(约873前后在世)撰。王棨,字辅文,一作字辅之,福清 (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三年(862)登进士第。官至水部郎中。黄巢起义后,不知所终。著有《麟角集》。唐代取士,科目至多,而所最重者当推进士。其程试诗赋,《文苑英华》所收至夥。诸家或不载于本集中。如李商隐以《霓裳羽衣曲诗》及第,而 《玉溪生集》无此诗。韩愈以《明水赋》及第,而其赋乃在外集。其自为一集行世,能够传到当今,只有玉棨此编。共律赋四十五篇。而王棨八代孙宋著作朗蘋于馆阁得王棨省试诗,录附于集,共二十一篇。题曰 《麟角》者,盖取颜氏家训学如牛毛,成如麟角之义,以及第比登仙。集中佳作,已多载《文苑英华》中。虽科举之文,无关著述,而当时风气,略见于此。存录此集,亦足傍文章之一格。本书传世者有《四库全书》本,另 《知不足斋丛书》本、王氏汇刻唐人集本、《天壤阁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均增有附录一卷。


麟原文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93/

元文别集。前集12卷,后集12卷,共24卷。王礼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刘定之序,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李祁序。全书分为前后两集,各12卷。前集卷1为碑,卷2为志,卷3为行状,卷4—5为序,卷6—7为记,卷8为表,卷9为传、赞,卷10为题跋,卷11为说,卷12为哀辞。后集卷1—4为序,卷5—7为记,卷8—9为铭,卷10为行状、祭文、书、启,卷11为说,卷12为杂著、词、题疏。卷末有孔公恂撰《王公墓志铭》。刘定之序称王礼作品“有掣碧海、弋苍旻之奇”,《四库全书总目》则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提法“与(王)礼文不甚似”。并指出:“(李)祁序称:其蔼然仁义之词,凛然忠愤之气,深切恳至,无不可人意者,斯得之矣。”总之,王礼的《麟原文集》所收入的作品是以义理见长,而不那么讲究文采与结构。本集传本较少,元明旧刻均未流传至今,善本仅有一二种清抄本行于世。


三刘家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94/

一卷。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刘涣字凝之,筠州 (今江西高安等地) 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刘恕为刘涣之子。著有《通鉴外纪》。刘羲仲为刘恕之子。著有《通鉴问疑》。刘涣祖孙父子,并刚直有史才,而恕最优。司马光称其博闻强记,细大之事皆有稽据,诚为公论。是集为咸淳中其裔孙御史元亨所辑。盖南宋之末,已无传本,仅掇拾于残阙之余。故涣仅诗四首,文二首。恕仅《通鉴外纪》序一首,并其子所记《通鉴问疑》。羲仲仅家书一首。余皆同时诸人唱和之作,及他人之文有关于涣父子者。其中称涣曰“西涧先生”,称恕曰“秘丞”,称羲仲曰“检讨”,固其子孙之词。至于诸人诗文,标题一概删去其称字之文,而改曰 “西涧先生”、“秘丞”、“检讨”,则非其实。是其编次之陋。有《四库全书》本。


临皋文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95/

文集。明杨寅秋撰。四卷。寅秋字义叔,号临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司副使、左江兵备道。为杨士奇之裔孙。是集约十一万三千字。正文含奏疏、序、记一卷,传、墓志铭、行状、赞、书一卷,书、杂著各一卷。 其文章于当时并不著名,然文风受杨士奇影响,大抵和平典雅。 其中《五山纪略》,《平播条议》等篇,言之有物,于边略多有裨益。有《四库全书》本。


十先生奥论注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96/

宋代散文总集。40卷。不著编者姓名。最早刻于宋代建阳麻沙坊。此书选程颐、张耒、杨时、朱熹、张栻、吕祖谦、杨万里、胡寅、方恬、陈傅良、叶适、刘穆元、戴溪、张震、陈武、郑湜等16人的策论之文,分为帝王论、古圣论、汉臣论、五经论、时政论、史论、杂论等7个门类并加以注释。原目为前集、后集和续集,各15卷。续集脱去5卷,故仅存40卷。前集前7卷亦有残缺,且无注释,估计也是后补的。因此,书名《十先生奥论》,实则所收作家16人。其注释多用夹注的形式。文题之下用一句话慨括本篇主旨,文中夹注重在诠释文意出处。其注征引繁富,往往数倍于原文。个别篇章也有首批。此书主要是为应试举子提供范文,所收文章往往论古及今,文辞犀利,说理透彻而又雄辩,代表了宋代说理散文的主要风格。因此四库馆臣称其“议论往往可观,词采亦——足取”。有《四库全书》本,取自宁波天一阁范氏藏书楼宋代版本。


灵岩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97/

宋代诗文别集。8卷。唐士耻著。作品以表、檄、箴、铭等散文为主,诗赋仅1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表、檄等篇,多为“拟作”,“其题自羲轩以至汉唐,间取北宋八朝与南渡初年时事”,“盖即备词科之用也”。从其《拟熙河经略史复洮河露布》等文看来,作者甚有爱国热情。诗歌佳作不多,但《咏史》1篇,尚有新意:“明皇固英主,开元天下昌。如何林甫辈,得产无尽殃。国色真国色,多惑四海慝。华清宫里人如玉,解唤鼙鼓起东北。以此策明妃,远嫁犹为迟。冤哉毛延寿,尽忠人不知。”虽然未能摆脱“女色祸国论”的陈旧观点,但认为毛延寿点破昭君图象促使她离宫出塞是尽忠于国,针对南宋末朝文恬武嬉、不思振作的现实,借古喻今,甚有深意。


骆丞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98/

4卷,唐骆宾王撰。《唐书·文苑传》称,中宗时诏求其文,命郝云卿编次之。其集新、旧《唐书》皆作10卷,今皆散失。此本为后人裒辑,其注则明给事中颜文选所作,援引疏舛,殆无可取,以《文选》之外别无注本,而其中亦尚有一二可采者,故并录之,以备参考。该集收赋2篇:《荡子从军赋》、《萤火赋》。《荡子从军赋》着重写荡子的军旅生活之苦,也写荡妇闺中相思之情。《萤火赋》写狱中凄苦的生活交织着作者悲愤的情绪。该集有宋蜀本、元刊本、明万历杨为楝刊6卷本、明林绍发刊10卷本、万历四十三年刊本、《唐人三家集》本、明张燮刊本、《四库全书》本、嘉庆丙子秦恩复校刊本、道光己酉骆氏刊本、咸丰三年刊10卷本、《金华丛书》本、《四部丛刊》本等。


跨鳌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199/

宋代诗文别集。李新撰。《郡斋读书志》卷4下著录此集为50卷。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原本已失传,故由《永乐大典》搜采其诗文,重编为30卷。前11卷为赋3篇、各体诗及词5首,其余19卷辑录表、札子、状、论、记、跋、序、说、书、启、小简、祭文、哀词、碑文、墓志、诔、略、杂文等各体文章,其中论2卷,记2卷,书、启、小简9卷。《四库全书总目》评李新诗文:“其诗气格开朗,无南渡后啁哳之音。其文序记诸篇忽俳忽散,虽似不合格,而他作亦多俊迈可诵,在北宋末年可以称一作者。”其散文作品中虽有《三瑞堂记》那种称颂蔡京的文章,但象《更生阁记》记述政和七年(1117)征讨茂州羌人反抗,生动记录了宋兵的怯弱之状,沉痛之中也显露出讽刺文学的意趣,读之颇有新意。


兰轩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200/

元代诗文别集。16卷。王旭撰。据明人焦 《国史经籍志》所载,《兰轩集》原本为20卷。原本久佚无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16卷。《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中收入辑本《兰轩集》16卷,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版本。卷1为赋、五言古诗,卷2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卷4-8为七言律诗,卷9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卷10为表、书、启、疏、檄,卷11为序,卷12-13为记,卷14为题跋、赞、文,卷15为说,卷16为铭、碑、传。王旭的诗,以七言律诗数量最多,以五言古诗质量最高。他的诗往往随心所欲地抒写个人情怀,并不着力于雕章琢句,常给人气格超迈的印象,比较容易感染读者。他的古文多讲学家之言,文学色彩较淡,以议论和平通达,说理细致入微见长。他身处元初盛世却困顿终身,诗文中贯穿着怀才不遇、难为当权者所用的感慨。七言绝句《扬州城下》、《燕城书怀》正是这种情绪的体现。


闲书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202/

现代散文日记集。郁达夫著。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5月初版,列为“良友文学丛书”第26种。收《清贫慰语》、《说肥瘦长短之类》、《说沉默》、《说姓氏》、《说谎的衰落》、《传说文学》、《谈结婚》、《暴力与倾向》、《雨》、《婿乡年节》、《杂谈七月》、《杭州的八月》、《寂寞的春朝》、《春秋》、《玉皇山》、《浙江的今古》、《住所的话》、《记风雨茅庐》、《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屠格涅夫的<罗亭>问世以前》、《屠格涅夫的临终——为屠氏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作》、《查尔的百年诞辰》、《林道的短篇小说》、《读劳伦斯的小说<却泰来夫人的爱人>》、《钱塘汪水云的诗词》、《静的文艺作品》、《清新的小品文字》、《略谈幽默》、《Mabie幽默论抄》、《谈谈民族文艺》、《谈诗》、《娱霞杂载》、《记闽中的风雅》等散文游记34篇。以及《梅雨日记》(1935年6月24日—7月27日)、《秋霖日记》(1935年9月1—20日)、《冬余日记》(1935年11月19日—12月8日)、《闽游日记》(1936年2月2日—3月31日)、《浓春日记》(1936年4月1—20日)等日记5篇。书中所收是作者自1933年下半年以来所写的短文、游记和日记。


阆风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203/

诗文别集。又称《阆风稿》。十二卷。宋舒岳祥撰。岳祥于宋恭帝被俘赴燕之次年即端宗景炎二年丁丑(1277)自编其诗为《百一老诗》,收诗一百首,囊括天、地、人百物,其意盖以“吾一老人寄于百物之中”。越八年而为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乙酉(1285),复自编其诗为《篆畦诗》;“篆畦”为其宅西小园。此以后,复为《蝶轩稿》,集至元二十六年己丑(1289)以后诗文若干篇。此外尚有《荪墅稿》、《避地稿》、《梧竹里稿》等。当时诸稿,本分帙刊行,而《阆风集》乃其总名。《文渊阁书目》卷九以《阆风集》之名著录,谓“一部五册,完全”。《箓竹堂书目》卷三著录《阆风集》五册。《国史经籍志》卷5著录,谓为二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谓二十卷,又谓有闽本,五册。知其书明末清初犹存。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修《四库全书》时,其集已不见,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十二卷:卷一至卷九收诗七百九十首,卷一○至卷一二收文三十一篇。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诗七十三首、文一篇。有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嘉业堂丛书》本。


浪语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204/

南宋哲学家薛季宣撰。凡三十五卷。诗赋十四卷,文二十一卷。季宣死后,学者皆服膺其学说,而其遗文却不见于世。其侄孙薛旦从其家中清理出若干,编为三十五卷刊行。季宣生平著述今多亡佚,其《中庸解》、《大学解》及《考正握奇经》尚存于集中。他宗程朱理学并兼重事功,提出“求经学之正,讲明时务本末利害”,以及“无为空言,无戾于行”(卷二十五)的实学思想。认为“财者,国用所出”,“利之所在”,应“先正其本”,若“为上有节,为下敦本,财用之出,庸有穷乎?”(卷二十九)提出“道非器可名,然不远物,则常存乎形器之内”(卷二十三)。人们通常所说的“知天”,并非“遗形器”而求之。认为“情生乎性,性本乎天。凡人之情乐得其欲,云情之发是皆原于天性者也”(卷二十七)。这就肯定了人的正当欲望,从而打破了理学家分人性为二的教条。还从“天道”与“人道”、“性”与“教”之关系中探求“本然”与“当然”之间的关系,“本然者未尝不著,由当然以即本然,则本然之性见矣”(卷二十九)。该书还对《中庸》、《大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河图》、《洛书》、《阴符经》、《古文老子》、《易林》等书进行详尽的考证,颇有新见。是研究宋代永嘉之学渊源、演变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收录。另有《永嘉丛书》收录《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


乐静集

在线阅读: https://www.wenshuoge.com/book/3205/

宋代诗文别集。30卷。李昭玘撰。本集前后无序跋,不知何人所编。明代叶盛《菉竹堂书目》著录此书,但无卷数;焦 《国史经籍志》则称此书30卷。传世诸抄本均与焦竑所载相合。其卷1至卷4为诗,卷5为徐州十事,卷6为记,卷7为传、序,卷8、卷9为杂文包括榜文、祭文、题跋等,卷10至卷11为书,卷12至卷14为表,卷15至卷21为启、状,卷22为疏,卷23为青词、疏文,卷24为僧疏,卷25、卷26为进卷,卷27为试馆职策,卷28至卷30为碑、志、行状。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八千卷楼旧藏抄本、道光四年(1824)刘氏味经书屋抄本等传世。李昭玘文与晁补之齐名。《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孤介自守,不汲汲仕进,如是,故其胸度夷旷,发为文章皆光明俊伟,无依阿淟涊之态,亦无嚣呼愤戾之气。又早为苏轼所知,耳濡目染,具有典型,北宋之末翘然为一作者。”


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