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

人生于天地间,唯靠一息以存活。而生存的关键则依赖于饮食、男女,前者使个体的生命得以存活,后者使天地之生命得以延续。相对地,死亡、贫苦被视为生命之恶,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之事。

因此,人们都爱追求饮食享受与男女之爱,并且逃避死亡与贫苦,这是根本的心理现象。

因此,面对生命的生存问题,先秦智者已有如此宝贵的见解。生命的存活需依赖最基本的饮食与男女之事,方得以延续。这一基本需求被满足后,人们才有余裕从事更高层次的追求——安全的、被接纳的、自尊的、自我实现等各项需求。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的说法。无疑地,饮食与男女即为人类从事其他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基础。

相对地,死亡与贫苦,往往为人类所极欲规避。尤其在生命的大悲大痛之际,人们一心一意想要逃避死亡的召唤与贫穷的阴影。于是,四川震灾里极欲逃离炼狱的人疯狂抢夺他人得来不易的机票,缅甸风灾里深恐流离困顿的军政府掠夺国际间救援的物资,为的只是逃离死亡与贫苦的威胁。

因此,无论“欲”、“恶”,都是人们心理状态的直接表现。然而,人们在“欲”与“恶”的面前,可能将私心深藏,也可能伤害他人,因此往往需要“礼”——教育文化,加以对治。唯其如此,当人们面对人之大欲与大恶来袭时,方有合理(礼)面对的可能。这也是至今仍十分合用的智慧。

延展知识:

这段文字揭示了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和心理现象,也反映了人类面对生存压力时的行为模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影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需求和动机的理论,它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后到自我实现需求。这个理论认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人们面对生存的压力,如死亡和贫苦时,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这就反映了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当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有余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同时,这段文字也提醒我们,面对“欲”和“恶”,我们需要有“礼”来约束和引导我们的行为,这也反映了教育和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