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翠岩三首

枯蘖似黔突,
断崖如削瓜。
林深自风雨,
地古更烟霞。
脚力行将尽,
云山殊未涯。
试穷千里目,
直北际龙沙。
飞身清旷外,
著眼有无间。
崖断疑无地,
云开更有山。
鸟随天影没,
人自日边还。
归梦扶清境,
诗情不得闲。
帐殿临清嶂,
苍崖襞翠烟。
孤根盘厚地,
秀色入苍天。
并有四时雪,
岩垂万古泉。
皇情非暇豫,
问俗到山川。


最后修改于2025-10-10

更多推荐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其四 大秦寺

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原田浩如海,滚滚尽东倾。

—— 苏轼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仙游潭五首·潭 其五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

—— 苏轼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仙游潭五首·南寺 其六

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

—— 苏轼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仙游潭五首·北寺 其七

唐初传有此,乱后不留碑。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山泉自入瓮,野桂不胜炊。信美那能久,应先学忍饥。

—— 苏轼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其八

未应将军聘,初从季直游。绛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岂害依梁冀,何须困李侯。吾诗慎勿刻,猿鹤为君羞。

—— 苏轼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仙游潭五首·玉女洞 其九

洞里吹箫子,终年守独幽。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岁晚杉枫尽,人归雾雨愁。送迎应鄙陋,谁继楚臣讴。

—— 苏轼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其十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

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馀。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 苏轼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其十一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其上

山鸦晓辞谷,似报游人起。出门犹屡顾,惨若去吾里。道途险且迂,继此复能几。溪边有危构,归驾聊复柅。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平生慕独往,官爵同一屣。胡为此溪边,眷眷若有俟。国恩久未报,念此惭且泚。临风浩悲叱,万世同一轨。何年谢簪绂,丹砂留迅晷。

—— 苏轼

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后,相与解衣濯足,因咏韩公《山石》之篇,慨然知其所以乐而忘其在数百年之外也。次其韵

终南太白横翠微,自我不见心南飞。行穿古县并山麓,野水清滑溪鱼肥。须臾渡溪踏乱石,山光渐近行人稀。穷探愈好去愈锐,意未满足枵如饥。忽闻奔泉响巨碓,隐隐百步摇窗扉。跳波溅沫不可向,散为白雾纷霏霏。醉中相与弃拘束,顾劝二子解带围。褰裳试入插两足,飞浪激起冲人衣。君看麋鹿隐丰草,岂羡玉勒黄金鞿。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

—— 苏轼

大老寺竹间阁子

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但见竹阴绿,不知汧水黄。树高倾陇鸟,池浚落河鲂。栽种良辛苦,孤僧瘦欲尪。

—— 苏轼

周公庙,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至今游客伤离黍,故国诸生咏雨濛。牛酒不来乌鸟散,白杨无数暮号风。

——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一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