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花间十八首 归国谣·温庭筠

莲脸。
手镜粉函花斗艳。
小屏山簇烟敛。
水光空碧染。
羽帐素纨交掩。
梦回抛枕簟。
晚来重整妆靥,
泪流珠数点。
湖畔风光似阿谁。
将花比貌叶裁衣。
玉纤暗剥青莲菂,
心事羞交女伴知。
芳草陌。
几岁送君为客。
骢马频嘶无气力。
路遥山又隔。
别后只知相忆。
不愤故园春色。
垂柳千条还似织。
寸肠空断得。
华堂凤䗶高擎。
遇卿卿。
列坐舞筵歌席酒如倾。
连宵醉。
和衣睡。
不闻莺。
院外落花风起月胧明。
玉阶空伫立。
啼露残红湿。
粉搓圆颈垂。
忆分离。
手撚花枝惜春暮,
燕交飞。
燕交飞。
愿得巢成,
薄情归有时。
一条春水碧琉璃。
晚烟迷。
苎萝西。
越王台上,
唯见鹧鸪飞。
游女至今留浣迹,
人道是、
若邪溪。
羞相见。
恰相见。
相见生烦怨。
无语只低头,
泪洗芙蓉面。
昔去柳依依,
今来多雪霰。
知否玉楼人,
容色随年变。
海山楼阁影玲珑。
银屏珠箔重重。
鸿都羽客信能通。
揽衣推枕,
含恨思无穷。
若便恩情终不变,
人间天上欢同。
仙娥列队舞瑶空。
霓裳催遍,
犹胜广寒宫。
忆昔花间成邂逅。
几巡芳酒。
暗牵罗袖。
相将急转,
小栏西畔,
蝶飞莺奏,
春事如绣。
绿苔茵藉双鸳瘦。
判一晌温存,
谁惜凤钗溜。
自经年分手。
羞更告伊,
眉黛长皱。
宝盖流苏垂{罒/彔}?。
长掩郊宫春草绿。
不随仙女学长生,
荡轻烟,
怀紫玉。
肠断应无胶可续。
曲屏深处麝香浓。
宽带结,
掩酥胸。
更移画烛茜纱笼。
衾展绣芙蓉。
山枕上,
云髻略髼䯳。
六朝前事荒原露。
乱花无数。
骄春罗绮盈朱户。
寂寞抔土。
只今休极怨,
韩擒虎。
纵后宫争赋。
蛾眉自古能娇妒。
漫夸琼树。
两眉弯,
修鬓绿。
罗裳宛地纤腰束。
信来迟,
春去速。
何处可寻芳躅。
柳摇金,
花似簇。
乳莺雏燕飞相逐。
闭朱栊,
扃画阁,
永昼恹恹人独。
卓女才多含绮思,
当时巧遇临邛。
素琴张罢翠尊空。
兽炉闲炷,
相并小楼中。
光景忽随情意变,
楚天音驿难通。
夜来愁听五更钟。
隔窗寒叶,
零乱舞西风。
轻锁雕笼囚凤鸟,
故抛红豆散鸳鸯。
闺里若应知此恨,
背人偷揾泪千行。
春游待晓妆成。
娇饶媚脸微赪。
相将小会百花亭。
步轻盈。
须臾楚峡朝云散,
含愁为别仙卿。
芳园从此断人行。
绿苔生。
楼影参差见,
湖波宛转通。
香煎豆蔻四支慵。
浴罢晚凉时节出闺中。
蕙带含烟碧,
莲房褪粉红。
木兰双桨倚轻风。
因甚画堤行尽少郎踪。
盘岭过,
趁墟还。
锦绦缠髻两垂环。
递饮筒杯春酒熟。
欢相逐。
日暮芦笙吹不足。


最后修改于2025-10-12

更多推荐

己未九日乌山登高次刘静常郑藏庵东庵韵 其三 次藏庵韵

浮云漠漠拥遥岑,不解为霖空自阴。人事忽看今日改,菊花还作去年簪。庙堂谁是忧民者,畎亩空怀爱国心。万斛闲愁何处遣,盈尊春酒不辞斟。

—— 黄仲昭

寿姚松云翁七十次林见素韵二首 其一

阳月如春昼不寒,稀年寿酒足为欢。蟠桃一实三千岁,青鸟传音约再看。

—— 黄仲昭

寿姚松云翁七十次林见素韵二首 其二

晴曦光映舞衣斑,满面和风动笑颜。俯仰乾坤还自幸,百年青眼有南山。

—— 黄仲昭

送妻弟罗元吉之任汝州司训次林大司成韵

一铎新持教汝州,西风话别岊溪头。骊驹迭奏催行酒,霜柳难将绾去舟。飞梦不离闽岭月,作人有待郤林秋。清时莫叹长才屈,大手还修五凤楼。

—— 黄仲昭

郑藏庵诣下皋访予不遇以诗见贻次韵答之

闻君过访石田隈,自笑尘缘拨未开。春瓮无由酾酒候,奚囊又喜送诗来。待看一雨通溪舫,还约重游扫径苔。地僻衡门长寂寞,可堪嘉客又空回。

—— 黄仲昭

挽林文恢教授

蔗境优游味正浓,黄梁一梦蕙帷空。菊松三径悲元亮,桃李诸生哭马融。高冢麒麟秋草里,穹碑赑屃夕阳中。贤郎无限思亲泪,洒向西风恨不穷。

—— 黄仲昭

次张坦斋作广化山水图

谁写云山著此僧,王维去后让君能。松庭鸟下闻斋磬,萝径烟消见佛灯。春雨小溪流㶁㶁,夕阳孤塔影棱棱。看图便欲离尘俗,共结茅庵紫翠层。

—— 黄仲昭

丙辰九月廿四日致政归寓蒜岭驿次韵二律 其一

宦海何劳叹望洋,东篱犹有菊花黄。惟应鸟倦投林下,遑恤牛伤喘道傍。蕉鹿纷纭怜世路,莼鲈肥美正秋霜。济川舟楫今无数,谁问天涯野水航。

—— 黄仲昭

丙辰九月廿四日致政归寓蒜岭驿次韵二律 其二

食禄无才翼圣朝,挂冠奚敢谓贤劳。渊明只合归三径,贡禹应宜上九霄。满地黄云秋稻熟,连天碧海瘴烟消。尘踪自笑诗怀减,忽见乡山又觉豪。

—— 黄仲昭

和陈吉甫韵二首 其一 春草

似与东君有夙期,阳回便觉蔼晴熙。幽情径路无媒处,诗思池塘入梦时。极浦含烟萦别恨,小窗交翠惬吾私。宦途未了红尘债,醉藉芳茵知是谁。

—— 黄仲昭

和陈吉甫韵二首 其二 春水

积雨平湖水接空,混茫不复辨西东。长桥柳色澄深翠,断岸桃花映浅红。人喜兰亭流玉斝,我怀沂水浴清风。几回江上看湍急,直欲穷源路未通。

—— 黄仲昭

过汾水关和高都宪韵

不待寻看地志文,此关形势昔曾闻。天教闽楚从兹限,水向东西特地分。商旅夜酣山店月,旌旗暮捲戍楼云。时平四海无烽警,守险何须万灶军。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