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都

丈夫只手把吴钩,
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须捷足随途骥,
那有间情逐野鸥。
笑指芦沟桥畔路,
有人从此到瀛洲。
频年伏枥困红尘,
悔煞驹光二十春。
马足出群休恋栈,
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
去访京师有道人。
藉此可求文字益,
胡为抑郁老吾身。
局促真如虱处裈,
思乘春浪到龙门。
许多同辈矜科第,
已过华年逐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
半生知遇有殊恩。
壮怀枨触闻鸡夜,
记取秋风拭泪痕。
桑乾河上白云横,
惟祝双亲旅舍平。
回首昔曾勤课读,
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节,
千里家书促远行。
直待春明花放日,
人间乌鸟慰私情。
一枕邯郸梦醒迟,
蓬瀛虽远系人思。
出山志在登鳌顶,
何日身才入凤池。
诗酒未除名士习,
公卿须趁少年时。
碧鸡金马寻常事,
总要生来福分宜。
一入都门已到家,
征人北上日西斜。
槐厅谬附明经选,
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
人情冷暖验笼纱。
傥无驷马高车日,
誓不重回故里车。
黄河泰岱势连天,
俯瞰中州一点烟。
此地尽能开眼界,
远行半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
苏辙来游壮志坚。
多谢咿唔穷巷士,
残年兀坐守遗篇。
一肩行李又吟囊,
检点诗书喜欲狂。
帆影波痕淮浦月,
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纯仁麦,
荆妇同持陆贾装。
自愧长安居不易,
翻教食指累高堂。
骊歌缓缓度离筵,
正与亲朋话别天。
此去但教磨铁砚,
再来惟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
是我文章报国年。
揽鬓苍苍犹未改,
不应身世又迍邅。


最后修改于2025-10-08

更多推荐

送译学靳教授

鲁国多逢掖,周官设象胥。精言通九译,博学本三馀。职冷冰相似,心清水不如。负才宜大用,别有腹中书。

—— 方回

送陆君重五首 其五

起伏难前定,行藏喜自由。足堪娱寿母,幸不乏先畴。酒具饶鱼蟹,郊居少应酬。两无惭事育,何用到壶头。

—— 方回

送陆君重五首 其四

四宝堂空后,归舟有底珍。唯将好山色,可语故乡人。他日公能忆,吾邦俗尚淳。信难臧否遽,早觉是非真。

—— 方回

送陆君重五首 其三

岂不亦分符,圭田廨宅无。一楼栖僦寓,百费仰家租。琴韵消长日,诗盟许老夫。用心自尘外,未觉与同途。

—— 方回

送陆君重五首 其二

谓世无廉吏,吾犹见此人。政声口碑在,阴德□□新。薄俗难开眼,亨途易致身。一清当百浊,端肯混光尘。

—— 方回

送陆君重五首 其一

胥谓真英妙,元来极老成。诗书裁簿领,忠厚胜聪明。熟料乾坤事,难穷九万程。吾衰今已矣,公等付苍生。

—— 方回

送陈正之三首 其三

昔在东原北,高唐一再行。金书儒庙壮,画壁驿亭清。仕宦中年达,亲知远道迎。江南何处好,细话紫阳城。

—— 方回

送陈正之三首 其二

婉画循中道,廉名集美誉。直知能解事,元为饱看书。用法何庸尽,颁条本自疏。酂侯端许继,不问吐茵车。

—— 方回

送陈正之三首 其一

老笔文无害,升堂指顾间。才高心每恕,事遽色常閒。棋局消长昼,诗囊括好山。去时似来日,添得令名还。

—— 方回

送周汉东入都并呈徐学士子方阎学士子静卢学士处道

同是黄山采药人,相逢十载客中身。赘疣天地吾无用,萍梗江湖子亦贫。曳组定趋金马署,扬鞭初闯玉京尘。徐阎卢老如相问,向道犹馀漉酒巾。

—— 方回

送周君之馀姚讲授

绛帐飘然适海涯,月明任意拣南枝。腹中书不烦行李,床上琴堪当侍儿。马队定无元亮句,草堂宁有稚圭移。他年会作安刘事,且向深山茹紫芝。

—— 方回

送周府尹三首 其三

诗家周贺与方干,三载同吟七里滩。晚节我惟甘豹隐,妙年公合快鹏抟。昔叨旧尹迎新尹,今愧前官送后官。朔野炎陬天地阔,寄书会面两应难。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