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邪教世多有,
张角始汉季。
角一妄男子,
造乱何容易。
外挟万灾黎,
中通十常侍。
伏莽燕寝间,
诸将徒麾帜。
宁知五斗米,
常侍暗为地。
封谞与徐奉,
发觉劳捕治。
斯时天亦怒,
剪除当以次。
张让亟叩头,
怒解仍无事。
古今变虽殊,
往往出所备。
从来忧宦官,
成败灿曩记。
覆车乍惊奔,
继轸还遒至。
咸虞近不逊,
孰料远生怼。
旁皇绎圣言,
弥隙将奚自。
谞等虽伏诛,
让辈繁其类。
骟马不可骑,
饥鹰自然鸷。
谁当守王闲,
?御箴在位。
长庆之四年,
张韶起为贼。
卜者苏元明,
从中傅之翼。
内坊紫草车,
刀仗载叵测。
阑入银台门,
遽有百夫匿。
公然清思殿,
登榻来对食。
挥兵杀阍者,
呼斗势孔棘。
桓桓神策军,
禁厢备番直。
军使康艺全,
入讨不待敕。
渫血到天阶,
扫平战亦力。
遂笞诸门监,
当司递黜陟。
是时方镇谁,
精勤讲供亿。
新进打球衣,
罨画金丝织。
宰相李与牛,
生平工默默。
非无裴晋公,
行吟甘去国。
昌黎悲送穷,
谗诤方交逼。
何况玉溪生,
潦倒无人识。
带剑云龙门,
《晋书》事略录。
持梃慈庆宫,
明臣争聚族。
要其事皆疑,
浅深随所鞫。
有元既崇佛,
演揲变国俗。
因多内道场,
蕃梵往来熟。
缁素久淆讹,
蘖芽遂潜伏。
妖僧高菩萨,
蕴谋成反覆。
千户王著者,
相倚为背腹。
其时驾在行,
诸臣递入宿。
仓猝非所虞,
刀光闪笼烛。
堂堂张九思,
奋起快歼戮。
事平第其功,
忠勇九思独。
衅由用事臣,
祸被宫省酷。
然犹未入中,
亦未惊辇毂。
女子小人间,
前修费商榷。
冢宰领宫中,
《周官》义可复。
滑台故岩州,
魏晋积战争。
本缘滑氏垒,
增之以为城。
兼有逯明址,
未随陵谷更。
坚崄不可攻,
曩牒载分明。
兵法贵攻瑕,
何事以力征。
其民俗刚武,
夏育所自生。
至今雄鸡冠,
上冢祭结缨。
古城筑来久,
或空蒸土成。
不容卓锥刺,
安有一炮轰。
火攻良下策,
穴之讵能倾。
台前赤眉聚,
山上白马鸣。
元戎虓如虎,
分树荡寇旌。
梯登既云属,
烽举亦雷惊。
灭此乃朝食,
不觉老我兵。
宰相须读书,
有将皆韩彭。
谋帅取敦诗,
悦学利师贞。


最后修改于2025-10-10

更多推荐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三

照泪吴王苑里花,山明落日水明沙。谁知覆雨翻云恨,转在寻常百姓家。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四

谁言诗客动星辰,大泽常多失道人。此去风尘宜拭目,任它馀子自纷纷。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五

登高短发愧旁观,吊古忧生苍莽间。事有难言天似海,可知才具本难堪。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六

千秋放逐同时命,山在风声鹤唳中。入世日还深一日,似闻宿鸟诉惊弓。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七

宫阙自天上,鱼龙夜起波。三更方见月,把酒意如何。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八

有人怜我在尘埃,天送满城风雨来。从此飘蓬十年后,逢君仍在越王台。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九

山色将秋绕郭来,逢君仍在越王台。荒城尚窜惊弦兽,半世能狂亦可哀。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十

更曝胸中万卷来,逢君仍在越王台。谙成野性文焉用,百样飘零只助才。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十一

非关惜别为怜才,醉尔飘零浊酒杯。聚散不妨成小劫,逢君仍在越王台。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十二

侧身人海叹栖迟,大海萍踪聚亦奇。万事不如知己乐,今宵杯至总难辞。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十三

只知独夜不平鸣,更值秋来百感并。一日尚存休灭性,不妨明日有狂名。

—— 何永沂

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 其十四

枕边风雨树穿棂,蝉到吞声尚有声。地僻市官多倨傲,非关才士易言情。

—— 何永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