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子诗

丁徭日繁重,
闾户多逃亡。
文安王氏子,
飘泊辞故乡。
弃我旧井灶,
舍我旧耕桑。
甘心杂匹耦,
各自东西翔。
故乡不能归,
涕泣泪如雨。
一灯何荧荧,
健妇耆门户。
生儿在襁褓,
日夜尚须乳。
儿生未十期,
儿志如成人。
上堂见阿母,
儿有平生亲。
儿生不如父,
儿不如鲜民。
阿母为儿言,
汝父久埃尘。
上天与入地,
欲见愁无因。
孝子闻母言,
含泪声酸辛。
团圞复团圞,
为儿授家室。
登堂见花烛,
吞声哭不得。
儿生未识爷,
何以安枕席。
誓辞连理枝,
永远事行役。
再拜阿母旁,
泣血涴颜色。
出门何所之?
惘惘别里门。
长号感行路,
天地为之昏。
日则望云驰,
夜则戴星奔。
飞篷罥天末,
何处寻本根。
行行大壑旁,
僵卧荒祠外。
精诚动木石,
魂魄交冥昧。
开门撮老叟,
梦中与神会。
午食见指南,
莎羹未粗粝。
当归乃隐语,
不闻附子脍。
迤逦入东南,
山泽形神枯。
黄沙蚀颜面,
疮痍生肌肤。
果然带山下,
梦觉逢精庐。
佛香飘院落,
有客苍髯须。
询知旧乡里,
惊喜立坐隅。
寻声犹识得,
精神相感孚。
父子抱持哭,
泪落千僧徒。
殷勤劝还乡,
缁林戒行李。
入门见老妻,
毁颜已暮齿。
新妇洁盘餐,
为翁具甘旨。
至行格天地,
和气浃乡里。
高曾遗矩矱,
子孙遍朱紫。
至今道旁人,
齐歌王孝子。


最后修改于2025-09-26

更多推荐

题练溪閒居卷

银丝满鬓手扶藜,此日承恩隐练溪。倚槛漫观春浪激,杜门閒对晓云低。上林曾听娇莺啭,御苑空思匹马嘶。最有悠然真乐处,鸢飞鱼跃入新题。

—— 程通

题黄克文先生竹溪图

秀色娟娟翡翠滋,溪边新长拂云枝。明年一日春雷动,正是飞腾变化时。

—— 程通

题白云丹室

白云丹室好修真,云与仙家本自亲。无意从龙施黑雨,有时骑鹤上青旻。只烧鼎内千年药,不著人间半点尘。何日相寻参宝诀,碧桃花下醉长春。

—— 程通

瓜洞钟灵

脉自昆崙体气分,悠悠到此聚瓜英。花开洞口藤馀艳,泉落云根露欲凝。矾石不如些个润,青门何似此中馨。谩矜天意呈佳致,须信人豪本地灵。

—— 程通

寄汪育德斋 其一

独倚江楼思怆然,乡心每与雁争先。吴山楚水隔千里,红叶黄花又一年。自叹微才终后学,敢图清誉继前贤。来书过尔相推许,宁不怀惭祖逖鞭。

—— 程通

寄汪育德斋 其二

霜落吴江锦树稠,数声鸿雁海天秋。来书己尽乡中事,对景惟添客里忧。烱烱丹心思报国,星星白发觉盈头。人间回首深愁困,何日烟尘净北州。

—— 程通

寄汪育德斋 其三

往事休论钓六鳌,乡心日日念同袍。雨馀种药连琼圃,风里听松响翠涛。湖海宦游人独远,丘园养素道弥高。自嗟碌碌成何补,双鬓年来已二毛。

—— 程通

寄汪育德斋 其四

翠眉山下地仙家,门倚清流路转赊。夜静有时瞻北斗,日长无事注南华。橘泉秋雨涓涓玉,杏圃春风树树花。念我江湖为客久,何时归共醉流霞。

—— 程通

寄汪育德斋 其五

公馀閒步楚江滨,何日归舟为问津。千里有怀嗟远道,一官无补赖同寅。岭云关树频年别,岸草汀花几度春。料得故园桃共李,几枝烟雨映城闉。

—— 程通

送赵子艺归侍

赵氏子艺孝且贤,读书胄监当青年。深念重闱垂鹤发,白云缥缈家三千。定省久疏旷,旦暮心悁悁。摅情达天子,优诏许言旋。临风把酒别师友,马首西向敲金鞭。归路梅花发清馥,到家桃李争春妍。上堂奉甘旨,綵衣舞?跹。椿萱照丹桂,斯乐何如焉。愿言奉欢有馀力,青灯黄卷尤精研。寸草春晖志已遂,好树勋业青云边。

—— 程通

挽章生文喜

学不成名志肯休,奈何天意拂人谋。封章未达黄金殿,作记先登白玉楼。夜雨西窗閒笔砚,秋风荒冢自松楸。十年高谊今安在,不觉沾衣涕泪流。

—— 程通

述怀五十三首 其一

登高望八表,世道何悠悠。衰荣无定极,往复更相酬。谁为阳和春,及此肃杀秋。人生忽如寓,百岁苦不周。鹤发每先待,朱颜难久留。彭殇均绝逝,何庸咨短脩。惟当饮美酒,乐从天者游。

—— 周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