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留侯传书后

终始心为韩,
美哉文成志。
韩亡乃归汉,
出处必以义。
大义经激发,
曷敢生退避。
副车一击之,
大索咸阳地。
亡命竟保全,
此事关天意。
圯桥黄石公,
踪迹太诡异。
一卷阴符经,
作用判为二。
何须从景驹,
无宁事刘季。
长事帷幕间,
六合收指臂。
复韩宜说楚,
抗论明义利。
横阳君成贤,
敢请归以事。
天心固有在,
成也中道弃。
谒者高阳生,
倡立六国嗣。
窃念六国中,
韩宜拜其赐。
胡为借箸筹,
竟拂此君议。
立韩终不久,
适为楚所饵。
以是知侯心,
计之亦巳閟。
鸟啄既堪悉,
鸱夷更可愧。
鸟尽弓不藏,
终招人主忌。
信何囚且醢,
此事由自致。
百尔方寒心,
况敢居尸位。
四皓荐诸庭,
可代厥躬悴。
岂慕万户侯,
谷城聊自庇。
明哲能保身,
辟谷实虚伪。


最后修改于2025-09-29

更多推荐

次韵子由论书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矉,璧美何妨椭。端壮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好之每自讥,不独子亦颇。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体势本阔落,结束入细么。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尔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 苏轼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岭山。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从戎拟学班。

—— 苏轼

竹?

野人献竹?,腰腹大如盎。自言道旁得,采不费罝网。鸱夷让圆滑,混沌惭瘦爽。两牙虽有馀,四足仅能仿。逢人自惊蹶,闷若儿脱襁。念此微陋质,刀几安足枉。就擒太仓卒,羞愧不能飨。南山有孤熊,择兽行舐掌。

—— 苏轼

渼陂鱼

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紫荇穿腮气惨悽,红鳞照座光磨闪。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滨江易采不复珍,盈尺辄弃无乃僭。自从西征复何有,欲致南烹嗟久欠。游倏琐细空自腥,乱骨纵横动遭砭。故人远馈何以报,客俎久空惊忽赡。东道无辞信使频,西邻幸有庖齑酽。

—— 苏轼

淩虚台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 苏轼

和子由苦寒见寄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细思平时乐,乃为忧所缘。吾从天下士,莫如与子欢。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庙谟虽不战,虏意久欺天。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镮。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最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

官园刈苇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红霞。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誇。年年此厄竟不悟,但爱蒙密争来家。风回焰卷毛尾热,欲出已被苍鹰遮。野人来言此最乐,徒手晓出归满车。巡边将军在近邑,呼来飒飒从矛叉。戍兵久闲可小试,战鼓虽冻犹堪挝。雄心欲抟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呀。迎人截来砉逢箭,避犬逸去穷投罝。击鲜走马殊未厌,但恐落日催栖鸦。弊旗仆鼓坐数获,鞍挂雉兔肩分麚。主人置酒聚狂客,纷纷醉语晚更哗。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青丘云梦古所吒,与此何啻百倍加。苦遭谏疏说夷羿,又被词客嘲淫奢。岂如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农工已毕岁云暮,车骑虽少宾殊嘉。酒酣上马去不告,猎猎霜风吹帽斜。

—— 苏轼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 其一

才贤世有几,廊庙忍轻遗。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见思。故山松郁郁,旧史印累累。惟有同乡老,闻名尚涕洟。

—— 苏轼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 其二

挥手东门别,朱颜鬓未霜。至今如梦寐,未信有存亡。后事书千纸,新坟天一方。谁能悲楚相,抵掌悟君王。

—— 苏轼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其一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 苏轼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其二

千年古木卧无梢,浪捲沙翻去似瓢。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 苏轼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

百亩清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誇。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纵饮座中遗白帢,幽寻尽处见桃花。不堪山鸟号归去,长遣王孙苦忆家。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