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乙卯二月自海上归扬州见新燕赋

燕飞妆懒整。
细思量、
双栖还让恁稳。
屏间翠鬟隐。
问青天碧海,
可能相引。
花梢弄影。
漾愁心、
阑干梦醒。
更楼头、
杨柳依依,
说道好春将尽。
休省风流佳约,
似水钿车,
杜陵风景。
芹泥蹴损。
肠断处、
更谁领。
早归来帘幕,
深深静押,
絮语雕梁昼永。
怕窗前、
又有流莺,
向人巧逞。


最后修改于2025-09-19

更多推荐

题四皓庙四首

强秦失御血横流,天下求君君不有。正是英雄较逐时,未知鹿入何人手。灞上真人既已翔,四人相顾都无语。徐云天命自有归,不若追踪巢与许。汉皇傲物终难屈,太子卑辞方肯出。虽老犹能成大功,至今高义如星日。田横入海犹能得,商至长安百里强。能使四人成美节,始知高祖是真王。

—— 邵雍

谢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户帖仍依元韵

商于飞到一符新,遂已平生分外亲。尤喜紫芝先入手,西南天柱与天邻。初心本欲践臣邻,帝里司回斗柄春。今日得居天柱下,不忧先有夜行人。不将生杀奏严宸,却抱烟岚学隐沦。多谢史君虚右席,重延天柱一山人。一簇烟岚锁乱云,孤高天柱好栖真。从今便作西归计,免向人间更问津。无成麋鹿久同群,占籍恩深荷史君。万古千今名与姓,得随天柱数峰存。

—— 邵雍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云轻日淡天津暮,风急林疏洛水秋。独步独吟人莫会,时时鸥鹭下汀洲。宠辱事多今不见,兴亡时去止堪哀。请观今日长安道,抵暮行人犹往来。凤楼深处锁云烟,一锁云烟又百年。痛惜汾阴西祀后,翠华辜负上阳天。谁引长河贯洛城,銮舆东去此为轻。洪涛不服天津束,日夜奔腾作怒声。阳乌西去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四面远山长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忙忙负乘两何殊,往复由来出此途。争似不才闲处坐,平时云水绕衣裾。人言垂钓辩浮沉,辩著浮沉用意深。吾耻不为知害性,等闲轻动望鱼心。自古别都多隙地,参天乔木乱昏鸦。荒垣坏堵人耕处,半是前朝卿相家。凤凰楼观冷横秋,桥下长波入海流。千百年来旧朝市,几番人向此经由。轮蹄交错未尝停,去若相追来若争。料得中心无别事,苟非干利即干名。烟树尽归秋色里,人家常在水声中。数行旅雁斜飞去,一簇楼台峭倚空。渌水悠悠际碧天,平芜更与远山连。白头老叟心无事,闲凭栏干看洛川。去年桥上凭栏人,今岁桥边骑马身。桥上桥边不知数,于今但记十三春。堤边草色长芊芊,陌上行人自往还。渌水欲净不得净,春风未放柳条闲。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不似世人忙里老,生平未始得开颜。溪边闲坐眼慵开,波射长堤势欲摧。多少水禽文彩好,几番飞去又飞来。名利从来本任才,行人不用苦相猜。壶中日月长多少,闲步天津看往来。地势东南一槩倾,水流何日得安平。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三千里外名荒服,一百年来号太平。争似洛川无事客,何须列土始为荣。绕堤杨柳轻风里,隔水楼台细雨中。酒放半醺重九后,此时情味更无穷。着身静处观人事,放意闲中鍊物情。去尽风波存止水,世间何事不能平。隋唐而下贵公卿,近世风波走利名。借问天津桥下水,当时湍急作何声。前朝无限贵公卿,后世徒能记姓名。唯此天津桥下水,古今都作一般声。云无一缕干明月,桥有千寻卧渌波。料得人间无此景,中秋对月兴如何。郏鄏城中同德友,凤凰楼下会中秋。芳樽倒尽人归去,月色波光战未休。了生始可言常事,知性方能议大猷。只此长川无昼夜,为谁驱逼向东流。

—— 邵雍

闲居述事

一点天真都不耗,千钟人禄是难来。太平自庆无他事,有酒时时三五杯。竹雨侵人气自凉,南窗睡起望潇湘。茅檐滴沥无休歇,却忆当初宿夜航。初晴月向松间出,盛暑风从水面来。己比他人多数倍,况能时复举樽罍。堂上慈亲八十馀,阶前儿女戏相呼。旨甘取足随丰俭,此乐人间更有无。清欢少有虚三日,剧饮未尝过五分。相见心中无别事,不评兴废即论文。花木四时分景致,经书千卷好生涯。有人若问闲居处,道德坊中第一家。

—— 邵雍

天宫小阁纳凉

小阁凭虚看洛城,满川云物拱神京。风从万岁山头至,多少烟岚并此清。小阁于吾有大功,清凉冠绝洛城中。自惭虚薄诚多幸,襟袖长涵万里风。小阁清风岂易当,一般情味若羲皇。洛阳有客不知姓,二十年来享此凉。

—— 邵雍

自况三首

名利场中难着脚,林泉路上早回头。不然半百残躯体,正被风波汨未休。满天风月为官守,遍地云山是事权。唯我敢开无意口,对人高道不妨言。每恨性昏闻道晚,长惭智短适时难。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来身却闲。

—— 邵雍

九日登寿安县锦屏山下宿邑中

烟岚一簇特崔鬼,到此令人心自灰。上有神仙不知姓,洞门闲倚白云开。并辔西游叠石溪,断崖环合与云齐。飞泉亦有留人意,肯负他年尚此栖。

—— 邵雍

过宜阳城二首

六国区区共事秦,疲于奔命尚难亲。如何杀尽半天下,岂是关东没一人。当日宜阳号别都,奈何韩国特区区。子房不得宣遗恨,博浪沙中中副车。

—— 邵雍

十二日同福昌令王赞善游龙潭二首

一潭冷浸崖根黑,数峰高入云衢碧。游人屏气不敢言,长恐雷霆奋于侧。水边静坐天将暮,犹自盘桓未成去。马上回头更一观,云烟已隔无重数。

—— 邵雍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二首

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不向此中寻洞府,更于何处觅藏花。堪嗟五伯争周烬,可笑三分拾汉馀。何似不才闲处坐,平时云水绕衣裾。

—— 邵雍

十九日归洛城路游龙门

伊川往复过龙山,每过龙山意且闲。莫道移人不由境,可堪深著利名间。无烦物象弄精神,世态何常不喜新。唯有前墀好风月,清光依旧属闲人。

—— 邵雍

和王安之少卿同游龙门

生平有癖好寻幽,一岁龙山四五游。或往或还都不计,盖无荣利可稽留。数朝从款看伊流,夜卜香山宿石楼。会有凉风开远意,更和烟雨弄高秋。

—— 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