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述今,次晓沧见赠十绝句 其六

海国诗坛旧主盟,
登台坐对玉山清。
斐亭钟绝风流散,
落日寒芜赤嵌城。


最后修改于2025-10-16

更多推荐

甲午感事 其四

二十年前发奋迟,不堪回首太平时。欲消垒块花兼酒,为写衷肠画与诗。碌碌人寰皆我辈,茫茫天意更谁知。秋风秋雨难成寐,挑尽寒灯寄所思。

—— 郭仲达

九日偕兄弟登少岷山作

茱萸红熟霜天晓,兄弟曾无一人少。秋光满地出家园,万仞峰头看浩渺。我家正对少岷山,山作屏风几叠环。雨翠睛岚都在望,廿年惜未一跻攀。年来踏倦锦城路,一棹南旋秋欲暮。联床睡起携樽行,立石渡头截江渡。是时天气久晴朗,稻孙刈尽郊原敞。不须纡道绕溪唇,径越梯田上崖掌。绿崖一线羊肠恶,洞号穿心碥仄脚。仙人仙去已千年,不见白猿还采药。何人好异读书来,石室斜向泸江开。诗碣名字半磨灭,过汝不暇剜苍苔。蜗旋蚁转度丛竹,几曲之溪惊到目。山僧招我倚栏看,万点黄金绽新菊。天风吹衣杯在手,长啸焉知帽落否。乡关易老少年心,惊人诗句空搔首。伯兮叔兮莫辞醉,此间可枕黄花睡。前度刘郎已灰尘,谁向诗中问糕字。狂言未尽晚烟冷,下山踏乱斜阳影。回看笔架三峰齐,新月半钩在东岭。

—— 李超琼

雨中偕仁寿姚景唐(焕文)登江油窦圌山

游山最爱山奇特,怪雨盲风阻不得。攀跻尽处见神工,截断飞崖未倾仄。两崖石笋争参天,铁絙百丈相钩连。西壁巉巉路悬绝,危险更指东峰巅。何年峰头有茅屋,驯虎昼眠当户伏。洞中空说藏神仙,笮桥终古无人蹴。今来山雨呜萧萧,眺久目眩魂为摇。回看脚底上山路,梯楼百转穿僧寮。吁嗟乎,山之奇辟得未有,此行莫恨饥驱走。坐待烟销霁色开,与君俯瞰阴平口。

—— 李超琼

瞿塘峡

蜀江苦被蜀山束,奔流斗入山之腹。滟滪堆前势更横,百万轰雷走深谷。浪花喷薄夔门开,急溜倒射盘涡回。两崖巀嶪一千丈,天光不到阴风来。阴风吼处舟如簸,左转右旋飞箭过。狰狞怪石嵌空悬,欲落不落鬼胆破。何人凿壁缘縆上,铁锁销沉东去浪。荒唐争说孟良梯,不为公孙一悲怆。公孙霸业今何有,逆滩疑挟白龙走。赤甲山高失险巇,封箱更为谁扃守。忽惊黑石江心立,百呼狂叫飞桡急。一瞥安流下带溪,回头尚听哀猿泣。

—— 李超琼

汉口小住旋附轮舶至沪途中杂诗(五首) 其一

庐山真面为谁青,远势如看九曲屏。只惜浔阳江畔水,风来犹似老蛟腥。

—— 李超琼

汉口小住旋附轮舶至沪途中杂诗(五首) 其二

石钟声入舵楼间,湖上诸峰似髻鬟。几幅晴云遮不住,一痕新翠是鞋山。

—— 李超琼

汉口小住旋附轮舶至沪途中杂诗(五首) 其三

双轮激浪突风樯,神力无劳乞马当。正为狂澜思砥柱,小孤屹立水中央。

—— 李超琼

汉口小住旋附轮舶至沪途中杂诗(五首) 其四

灯火蜿蜒指下关,秣陵城郭有无间。六朝金粉如长夜,莫恨经过未看山。

—— 李超琼

汉口小住旋附轮舶至沪途中杂诗(五首) 其五

金山风紧塔铃摇,铁瓮城西未落潮。过客只沽京口酒,不须兴废问南朝。

—— 李超琼

中屯所道中

半日车行只下山,孤云西望首频还。慈亲尚盼都门信,风雪漫天已出关。

—— 李超琼

宽甸城西北有王将军墓相传为明季死绥者而碑仅四字不知其名诗以吊之

六甸城头急皋鼓,六甸城西争战苦。城工未毕烽烟来,螳臂支撑安足数。将军起家果何自,定许军中推壮士。一身战死不知名,剩有残碑留此地。想当铁骑漫山时,深入重围尚不知。肉博短兵亲荡决,万人披靡看英姿。瞋目奋呼重格斗,烈士沙场甘断脰。裹尸马革本初心,笑煞援师终不救。归元先轸面如生,温序衔须怒未平。所部健儿齐恸哭,匆匆渴葬即佳城。如何勒石惟留姓,猿鹤虫沙归一尽。家风不愧豹留皮,铁枪后裔多刚劲。只今荒草深茸茸,鼪鼯窟穴通幽宫。达里未收刘綎骨,谁从边徼吊孤忠。

—— 李超琼

雨后登凤凰城楼晚眺

树色岚光翠作堆,斜阳绿过草河来。溪云也似春潮涨,涌到山腰又退回。

—— 李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