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之广陵留别汪近晨

君从新安来,
我向广陵去。
归船及南风,
五月一相遇。
五月南风扬子津,
茫茫复作渡江人。
与君笑语苦未了,
江干却立话情亲。
江东诸谢才华盛,
阿大中郎共标映。
中间小谢思更清,
十岁成诗康乐并。
弱冠好文复好游,
吴山越水远行舟。
盘涡七十二滩险,
富春山多逢处留。
钱江八月波涛壮,
回棹蜻蛉向湖上。
秋菊寒泉荐水仙,
栖鸦流水闻菱唱。
南浮震泽下姑苏,
行行却抵丹阳湖。
润州客居无可乐,
北固山前閒钓鱼。
举手鲈鱼四十九,
得意满酤京口酒。
多景栖高会众宾,
晚召邹生与枚叟。
座中末至余最羞,
江天斜照赋登楼。
衡才直等金三品,
重义何论银一流。
海门苍苍隐烟树,
石壁松寥读书处。
我旧栖迟向此山,
闻君方欲将舟去。
爱君五色绚烂惊世骇俗之文章,
秋鹰天马无比方。
山鸡照影不敢顾,
人言此是雏凤凰。
旦暮云霄看搏击,
下帷更爱焦岩寂。
钟鼓山堂鹳鹤惊,
海天风雨鱼龙集。
见此君文变益奇,
独予行路心增悲。
故乡山水反如客,
佳处不得相追随。
追随不得伤怀抱,
横大江兮扬桂棹。
别手秋期无几时,
遇君当在金陵道。


最后修改于2025-10-13

更多推荐

香港沧陷回粤东途中感怀

水尽粮空渡海丰,敢将勇气抗时穷。时穷见节吾侪责,即死还留后世风。

—— 何香凝

题“点头”石刻诗

挂锡西山乐有余,到头到利总空虚。山僧自愧根底浅,天贼纠缠费扫除。

—— 根慧禅师

秋游云山寺

老弱自知愿不知,扶筇犹爱登郊西。黄花岭上金风瘦,绿树桥边玉露滋。知足平生甘淡薄,无求命运任推移。逍遥博得余心乐,古刹梵音雅韵怡。

—— 黄澄波

感时兼怀东北义军

国如桑叶虏如蚕,地许燕云未餍贪。生处无归纥干雀,渡江何往汴京骖?南风振旅孤难竞,北向称儿辱岂甘。父老诸姑双泪眼,白山冰雪战场酣。

—— 孔凡章

平型关大捷喜赋

严城次第鼓鼙催,谁信炎黄有背嵬。战局溃如江决岸,捷书闻似夜惊雷。并刀溅碧凝倭血,董笔留青写将才。惭愧书生难报德,他年一篑覆麟台。

—— 孔凡章

台儿庄大捷喜赋

整衣东向礼云麾,今日真成喜极悲。百战哀兵贱生死,千秋名将系安危。群情共快横磨剑,众口新留堕泪碑。国有长城檀道济,江淮胡马敢重窥?

—— 孔凡章

川陕旅途中夜宿留侯庙

起来廊庑步三更,太息留侯故国情。覆宋岂缘乌禄政,延唐端赖凤翔兵。山连华岳峰含泪,水接嘉陵浪有声。投阙叩阍宁有济,玉关何处请长缨?

—— 孔凡章

送友人郑庆熙从军 其一

旗飘笳动剑光寒,壮士长征誓不还。此去不谈功业事,血花和铁会楼兰。

—— 孔凡章

送友人郑庆熙从军 其二

马向中原日向西,征袍忍拭故乡泥。闺中别泪男儿血,并化江涛壮鼓鼙。

—— 孔凡章

送友人郑庆熙从军 其三

向来共勉请长缨,此日先鞭万里行。我事稻粱君报国,赧颜杯酒饯班生。

—— 孔凡章

过六盘山

极目南云万里阴,江山无地许清吟。馀生虎穴惊回首,负尽中宵舞剑心。

—— 孔凡章

日军围攻衡阳数月

衡阳城头夜深月,衡阳城下鲜红血。匈奴百战敛复张,金瓯半壁完旋缺。城存与存亡与亡,纷纷创病犹登墙。社稷安危视此役,诸姑父老萦肝肠。即墨义旅差可拟,七十二城闻风起。宁付睢阳十日屠,终胜长平一宵死。神州风雨泰山颓,汉室蜩螗一战回。炎黄威灵在天上,甘泉伫见红旗来。

—— 孔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