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诗为刘延清相公作

医聋却说聋难医,
公年七十听已迟。
归根夙慧空五蕴,
问谁更笑阿翁痴。
兜元国中路识否,
雷鸣蚁斗常纷歧。
公今身历耳聋状,
告余妙理徵新诗。
初如闻秋蝉,
缠绵断续鸣高枝。
复如风涛走,
大块噫气轰相吹。
无弦之琴愔愔默默何所思,
脱底之桶外视不改中已离。
跫然足音至窗下,
槃姗勃窣,
但诧花砖之影纷䙰褷。
客来晤面首方侧,
言犹未及袖如先神怡。
清歌妙舞仿佛知雅意,
但见彩袖翩翻烂熳风前披。
惟公丰采自不聩,
矫矫海鹤争清姿。
芸然群动息方寸,
大扣小扣泛尔肆应无纤遗。
台鼎赞谟略,
黄阁调纶丝。
西园东壁掌枢要,
总持百揆,
清毖庶狱臻咸熙。
乃知所谓异人者,
手口眼耳能兼资。
琐屑外物讵为累,
不聋于心心为师。
明目达聪上正赖,
规圆矩方公自持。
君不见汉相张苍登百岁,
年年社酒应莫辞。


最后修改于2025-09-14

更多推荐

梦夏存良员外

存良豪杰士,二十登巍科。功名与词翰,夙夜心靡他。朝士纷如云,入眼苦不多。谦谦义兴尹,誓言为蔺颇。南宫新陟阶,东广已违和。十年腹中书,埋没荒山阿。孤儿托世父,寡妻依病姑。颛臾未足忧,萧墙起风波。区区蜗角上,白石寻干戈。遂令萱荆诗,翻成长恨歌。质成遇匪人,哀哉泪滂沱。

—— 郑文康

陈处士夫妇同日逝

出世不同年,谢世却同日。同心结生前,同归在兹夕。不作枝连理,定作鸟比翼。异彼中道者,去化山上石。纪载良可书,相期永无逸。

—— 郑文康

挽范苇斋

苇斋奇男子,可望不可羁。平生负孝义,断断无乖离。壮年事文艺,出入黄金闺。供奉三十载,屡将荣遇辞。建安最许可,东里尤相知。萧然一儒冠,朝野瞻容仪。直道老弥坚,清节贫弗移。皓皓方寸地,殷勤付佳儿。念兹不可作,泪洒坟前碑。

—— 郑文康

云林卷

身在云林下,心在云林外。林深白云冷,荷衣不堪赖。牛羊满田野,风露夜未艾。清境固朝夕,幽怀岂能泰。

—— 郑文康

送范义庄北上

北风吹高林,众树枝皆鸣。严霜遍郊野,宿草已雕零。寒气日夕烈,水泽成坚冰。迢迢彭城驿,舟胶不能行。登车走旷远,轮转烟尘生。后山忽相送,前山又来迎。问程借宵炊,听鸡候晨兴。绵袍勿嫌厚,村酤宜自倾。壮游岂不欢,况复观光荣。但念夙昔好,岁晚难为情。

—— 郑文康

送范义庄北上

元昊有事日,尊公在西陲。有谋者三人,负气不受羁。薄游塞上观,经略能自期。长啸示已志,赋就崆峒诗。欲献耻自售,不献无由知。于焉砻大石,铁笔写其词。壮夫拽以行,三人哭相随。尊公忽有闻,惊问何其奇。召之与相见,欲用还踌躇。一人虽肯留,两人竟西驰。尊公恐失士,亟令急骑追。追之不复返,昊也倚为师。家属在随州,官司重羁縻。一朝遣间谍,矫诏来释之。作乐笑迎去,吾曹被其绐。连兵十余年,职此两人为。兹事载杂籍,将信还将疑。君行遇西士,为我问当时。

—— 郑文康

分得钱塘候潮送客还温州

钱塘江流平似掌,云散海门潮未上。村鸡啼遍四郊声,淡月疏星尚微朗。帆樯满目纷如麻,候潮同坐江头沙。近郭钟声识僧寺,隔江灯影是谁家。众中有客相依并,访我里居兼问姓。自言家住乐清邑,从小读书期待聘。先君旧日事文皇,朝朝暮暮趋明光。画笔当朝推第一,房山北苑皆寻常。内外交游多俊杰,老大逢人犹折节。一朝仕路各东西,两地书邮俱断绝。当时一人最知己,道义忘形是君子。年来宦寓在昆山,曾致缄书托双鲤。囊琴载鹤遥相过,旧情不减新情多。花前对酒频教醉,月底谈诗屡听歌。倾倒离怀将一月,上道南还天正热。众山拱揖俯临吴,一水迢遥曲通浙。苏杭相去五日程,野花啼鸟如来迎。前宵梦断松陵驿,昨日帆过槜李城。夜来栖泊依林樾,醉沐江风洒毛发。乡心一片不容眠,早起候潮将晓发。须臾语罢潮已来,舟船尽向江心开。行到江南望江北,欲付相思潮寄回。

—— 郑文康

庐墓儿

神塘山阳敬亭北,三尺高坟土花涩。戚容满面谁家儿,向客未言先掩泣。自言生身才八月,黄口呱呱流乳汁。可怜儿父在鬼簿,催赴泉台趋令急。此时阿母方始嫁,绿鬓红颜踰二十。一朝忽作未亡人,无意独生判绝粒。哭夫横抱似夫儿,夫业有儿还可葺。茹悲饮恨度朝暮,鸾镜凤钗都什袭。澜翻刘向列女传,手写共姜诗暗习。寒灯不厌剪刀冷,暑夜勤将麻缕缉。共嘲壮夫既夭折,弱稚那能保成立。朱门众子多下流,况尔寡妻何所及。母志坚持肯少动,覆水难收终要拾。八龄即遣就外傅,发绾双鬟驱负笈。束修累岁力经营,笔札随时苦供给。三餐同咬菜根饭,井臼甘劳爨躬执。叮咛告诫言满耳,一日辛酸几回集。从此操危又虑深,幸尔成人在乡邑。母能守节儿读书,欢若卑官转崇级。百年光景等须臾,思报慈恩心汲汲。谁知此念竟虚负,母命云殂断呼吸。吁天叩地了莫闻,猛欲下从无路入。空将两眼带血泪,洒浸松根土痕湿。田间来取蓼与荼,覆得新庵大如笠。海枯石烂系哀思,何日何年忘郁悒。我闻此言亦凄惨,下马坟前频慰揖。为儿作歌儿谓谁,关西孙子其名伋。

—— 郑文康

松竹篇

徂徕之山山有灵,四时秀气阴冥冥。中产古松高百尺,头角怪异非凡形。逢时开花吐香雪,一寸坚心一方铁。严霜烈日不改颜,风雨惟闻声激切。梦中肯上丁公腹,浪游之封徒自辱。养成良药在深根,要与苍生济茕独。平生知己独此君,此君乃是虚心人。直节略施何晏粉,清标不污元规尘。般倕伶伦俱未来,相逢尽说非良材。谁知老天有深意,暗施雨露加滋培。一朝使者轺车动,有司取赴明廷贡。自缘生长草莱中,不是朝家迟尔用。

—— 郑文康

姚江草堂

草堂旧在姚江浒,门对清流列环堵。明窗净几似仙家,中有佳人服勤苦。养高懒去干州县,十载将心攻笔砚。兴来不赋散人歌,闲时只读功臣传。珠玑文绣撑心胸,袖携长策朝重瞳。丹墀独对五千字,群英谁敢争前锋。长安陌上恩荣日,从此金门遂通籍。青春衣绣入乌台,寒郤当年读书席。客边日夜长相思,别来庭树生孙枝。清泉白石画中景,凉风疏雨灯前诗。有时高望添惆怅,梦魂飞到姚江上。千树桃花几度红,半庭芳草元无恙。去年怀归奏明主,晓叩天阍听天语。鉴湖赐与贺知章,一棹南还特相许。啸歌重上江边堂,藤花落地莓苔香。纱帽笼头作堂主,坐令蓬筚增辉光。寻踪访旧多零落,只有青山宛如昨。虽云田野久荒芜,且喜松篁未萧索。未归长忆故园春,到得家来兴已分。不为草堂无乐趣,此心一饭敢忘君。

—— 郑文康

题刘氏世荣堂

昔人文献称西江,西江人物多淳庞。山川降神岂无意,生贤用世资家邦。君家旧居鹫溪里,儒业相承近谁比。清风高节满前朝,盛德丰功载良史。省元奋发开后昆,百年子姓俱兰荪。东亭先生德尤厚,天畀令器如溟鹍。令器为谁讳鹗者,早岁词章播朝野。外藩中秘屡迁官,随把丹衷向君写。可怜末路逢坎坷,平时草野皆干戈。间关奉命守韶郡,抚辑能使民心和。无何又挂将军印,驻节边疆靖边衅。忠肝义胆付天知,婢膝奴颜耻时摈。元阼将湮不敢续,大厦支倾非一木。俯知时势两难为,坐取文山传来读。从容赋就绝笔诗,英魂暗逐旌旗飞。舍身下从巡与远,三军血泪齐沾衣。仁声不减泰华重,凛凛孤忠鬼神诵。心田一片无寸瑕,留与后人耕且种。太学儒生乃其嗣,东阳明府为孙子。诗书浸渍卒有获,仁义栽培允堪恃。熙朝启运亿万年,大开科目罗英贤。一时君家五兄弟,齐驱并驾相争先。累世荣通世非少,名节多亏无足道。孰似言言百尺堂,蒂固根深不倾倒。琼枝玉树新成行,后来门户将尤昌。僭题长句庆私幸,还期过尔瞻辉光。

—— 郑文康

烈女陈若英

妾生未识檀郎面,妾貌檀郎未容见。两家名姓各相闻,妾始加笄郎突弁。阿翁读书官作郎,儿郎从之亲笔砚。寒灯暑帐不辞劳,饱学醉经将领荐。阿翁迁官向南返,子父相随共家眷。淮阴城下驿亭边,谁料因缘事成变。珊瑚枝向掌中折,道上人看泪如霰。青天白日愁无光,野魅山妖寒欲颤。铭旌高表异乡魄,襦裤空留慈母线。妾家遥隔西江水,讣入深闺心胆战。不知眼底有人间,望近黄泉离一箭。横插郎家双股钗,勇系兰房三尺练。但求同化穴中土,肯作孤栖梁上燕。从容顷刻毕此身,烈烈清风湖海遍。乃知天性无古今,尧舜涂人同一善。请歌女子若英诗,莫看太师长乐传。

—— 郑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