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侯戎院何方伯张都阃东巡避暑铅山观音洞

骢马出东郊,
缘溪剪草茅。
地分闽越界,
天在夏秋交。
古洞鸣泉籁,
晴烟隐树梢。
纳凉无此胜,
吾欲结新巢。
远水来青障,
横桥锁绿流。
芳溪循曲径,
危石立高邱。
为避无穷暑,
欣逢物外秋。
华胥仙界在,
那更问三洲。
洞外似沃焦,
洞里忽水消。
六月不知暑,
八风常自调。
尘避庾公扇,
泉分巢父瓢。
隔山丛桂在,
何处隐堪招。
古寺嗟零落,
云岩羡寂寥。
有峰如卓笔,
入洞似乘轺。
景胜诗偏壮,
风多酒易销。
不知东道主,
还肯再招邀。


最后修改于2025-09-25

更多推荐

单齐云殁于秦中

久客意何如,别时春水初。犹闻离洛浦,未答入关书。病榻留僧舍,归魂到我庐。无坟生宿草,此恨恐难除。

—— 李宪噩

莱州,赠林郎故人林鸣九孙 其一

倚杖临风思渺然,柴公堤上月娟娟。莺雏啼罢自飞去,城郭如斯悲昔年。

—— 李宪噩

莱州,赠林郎故人林鸣九孙 其二

去日怀中呼幼字,今来海上震才名。与郎三世为投赠,莫厌词场老瘦生。

—— 李宪噩

留别翟照四

故人十年别,须发雪霜新。感慨多谈往,流连遂匝旬。儿童还解恋,奴仆亦相亲。明日青山隔,离思又几春。

—— 李宪噩

与子乔、海明子千溪亭饮宴

闲登此亭望,适乐同心赏。快谈积别多,长歌踞高朗。蛮岭自迢递,松杉正苍莽。始悦夏风清,更当霁月上。落落披襟袖,泠泠照宏敞。坐久夜无声,但闻水流响。

—— 李宪噩

复理东亭,改“归云”,为感旧,示子乔

东皋结亭子,平远眺南陌。映窗植修篁,四面绕松柏。阴晴作明晦,时有云气积。以此名归云,诗酒酬佳日。王子沈幽士,微吟好独立。林君自潇洒,徙倚多风格。任生称善书,挥驰满东壁。张老方外人,叔白之琴客。无闲雪与月,亦复昼连夕。一去百越游,十载遂绝迹。归来寻旧欢,诸君皆安适。松竹尽剪伐,栋宇亦倾侧。稍复理荒秽,渐次事修葺。佳木会重栽,斯人宁再集?更名为感旧,与尔抱长戚。

—— 李宪噩

寄和子乔《湖亭宴集遇雪》,兼问历下诸老友

湖亭别几秋,梦里少年游。遥想当筵雪,还胜载月舟。数行疏柳暮,一片远山收。故旧谁同赏?知应共白头。

—— 李宪噩

东亭览旧,寄李五星、王熙甫

修除事已新,风光喜无减。值此冬景和,频上孤亭览。寒云远汀散,斜照平冈敛。依然爱南山,吐岭三两点。触物兴自发,缅旧情方黯。何当携手来,杯酒同一感。

—— 李宪噩

送单子固游苏州

诗客耽游赏,南州几载还。古风出京口,停棹问吴关。水宿春星阔,舟吟昼雨闲。知君选名胜,先上洞庭山。

—— 李宪噩

冬夜酬单廉夫

对坐孤镫下,深斋夜向残。垂帘炉火静,拥雪竹声寒。胜事年今过,名场兴已阑。惟应冷僻句,寂寞共君看。

—— 李宪噩

东亭晚眺,怀南中友人

空山风雨收,夕曜满林谷。倚杖一舒啸,萧然寄高躅。杳杳春波广,霭霭云树绿。故人不可期,寥天自穷目。

—— 李宪噩

送子乔再官粤西,兼寄岑溪诸文士

早年弄柔翰,骋怀在四方。名场不见收,散置淹穷乡。近益衰且疾,盛志日颓唐。子今气方壮,欲济有舟梁。得位足明义,高卑岂复量?粤西我所游,地远而不荒。民情昔已谙,再历形尤彰。所贵变其俗,莫矜折狱长。离隔虽万里,同心犹一堂。庶酬平生志,勿结儿女肠。行行过岑溪,辍棹少徜徉。士风近如何?吾道应更昌。为我谢诸生,努力爱春光。读书期致用,无取虚文章。

—— 李宪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