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诸峰间作

紫盖峰头弄白云,
朱陵洞口谒玄君。
湘妃竹点苍梧泪,
神禹碑传玉薤文。
未遂著书藏石室,
空嗟提剑傍人群。
中林散发何由得,
徙倚西岩到日曛。
蓝舆晓御八风轻,
重叠青山接续迎。
画壁倚空看石势,
玉琴喧涧得泉声。
人疑天上重开地,
峰向云中自现名。
试傍紫霄瞻绛阙,
崔巍如见九重城。
岩松挺挺大夫身,
石涧泠泠静者神。
云盖不迷韩刺史,
书堂曾隐李山人。
英贤旧迹风俱逝,
旌节初游雪正新。
唤取邹阳吹暖律,
愿教寒谷转阳春。
丹山碧水傲仙真,
绝涧荒途隔世尘。
道学共尊胡父子,
衣冠能避晋君臣。
长镵采药知何日,
白发游峰有夙因。
肯许移家分一壑,
为君当面解朝绅。
南岩元居大火功,
霜寒松桂自青苍。
穿林马踏烟霞色,
煮涧茶分药草香。
天畔星缠窥翼轸,
雪馀风景忆朱张。
衰残万事皆慵懒,
独有登临兴尚狂。
玉书金箓纪先贤,
野老都无一二传。
石上剜苔寻古刻,
岩阴开雪引灵泉。
销沈盛事堪长叹,
料理閒情只自怜。
问讯邺侯三万轴,
不知埋向若峰前。


最后修改于2025-10-19

更多推荐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二 百街岭

遥街百磴转嵚嵜,落日扶舆下岭迟。与树蔽亏湖冉冉,因山高下屋累累。俭勤成俗从知富,灵秀钟人信有奇。十载一行殊恨晚,分金不见橘黄时。

—— 文徵明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楼

抱被何缘三宿恋,烧灯一笑两人俱。秋山破梦风生树,夜水明楼月在湖。尽占物华知地胜,时闻人语觉村孤。不烦诗句追清赏,太史楣间记是阇。

—— 文徵明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四 游能仁弥勒

郁然台殿锁芙蓉,见客山僧自打钟。小槛浮空秋水阁,虚庭随影夕阳松。泗州名在池无塔,饭石师归寺有峰。欲扫南墙留半偈,白云回首愧尘踪。

—— 文徵明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五 宿灵源寺

夜随钟梵入灵源,一笑虚堂解带眠。旋接僧谈多旧识,偶依禅榻岂前缘。离离松桧摇山月,兀兀楼台宿暝烟。尘句何年传到此,篝灯试读已茫然。

—— 文徵明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六 翠峰寺

空翠夹舆松十里,断碑横路寺千年。遗踪见说降龙井,裹茗来尝悟道泉。伏腊满山收橘柚,蒲团倚户泊云烟。书生分愿无过此,悔不曾参雪窦禅。

—— 文徵明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七 游洞庭将归再赋

城中遥指一螺苍,到此依然自一乡。晓鼓隔溪渔作市,秋风吹枳橘连墙。名山更倚湖增胜,清赏刚临月有光。正尔会心空又去,不如僧住竹间房。

—— 文徵明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一 自胥口入太湖

蒹葭缭绕带胥塘,百里沿洄笠泽长。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

—— 文徵明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二 缥缈峰

薙草遥遵鹿兔踪,飞岚拂袖映疏松。平湖万顷玻璃色,落日千寻缥缈峰。烟树吴都晴上掌,秋风云梦晚填胸。无烦咋指伤韩愈,尽有閒情在短筇。

—— 文徵明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三 下缥缈峰小憩西湖寺

回岭悬藤稍倦攀,税鞍中路得禅关。百年清净山中债,半日浮生竹院閒。小雨磬声延午梦,方池云影淡秋颜。此行别有堪誇事,得与高僧共往还。

—— 文徵明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四 经桃花坞

夕阳下马桃花坞,不见桃花坞亦蓁。溪壑春风空旧梦,柴扉流水或秦人。图经可按桑田异,诗客多情燕麦新。不用苦辛仍买种,梁园金谷总成尘。

—— 文徵明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五 左神洞

裹粱怀炬探幽玄,稍即唅呀复旷然。荡潏微闻头上浪,光晶别有地中天。千年何物扃丹刻,一勺怜君负紫泉。莫叹虚酬十年愿,秪应凡骨未能仙。

—— 文徵明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六 左神道中

玉虚灵府千年秘,恣讨知君眼境新。平日登高推短赋,西来济胜有轻身。湖山四面天开寺,橘柚千家土著民。他日菟裘如有意,愿㩦书册作比邻。

—— 文徵明